搜索 解放军报

忧患意识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丁晓春 责任编辑:孙智英
2019-05-07 02:24:05

今天的《解放军报》刊文指出,忧患意识在我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基本内涵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坎坷磨难而形成的精神特质和生存智慧。

忧患意识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丁晓春

●历史昭示我们,使命越光荣、目标越宏伟、发展越顺利,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在我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其基本内涵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坎坷磨难而形成的精神特质和生存智慧。

忧患意识,其表在担忧,其里在担当,其源在情怀。习主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忧患意识源自对党、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正如艾青诗中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因为深爱所以深忧,所以才会有担当。每名共产党人的岗位有不同、职责有大小,但初心和使命是一致的。只有爱党爱国,才会忧党忧国,将党、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萦系于心,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抱有关切,从而担当起报党报国的历史责任。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在这安危存亡的辩证法里,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底线思维和前瞻意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心怀忧患,才会有“常回头看看”的历史自觉。习主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常回头看看,才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做到既不忘初心,又不墨守成规,在对历史的学习思考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同样,有忧患意识才会有底线思维,才能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明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突破,稳妥审慎,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发力。时代发展一日千里,不进则退,没有忧患意识,就很难站上时代的风口浪尖,去前瞻和洞察前路的风险和挑战。

忧患意识与敬畏之心,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心怀忧患,才会心存敬畏,以戒惧之心为官从政,在权力面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减少类似“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拍屁股走人”的现象。有敬畏就会自觉努力提升自己,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心系家国的情怀。总之,心怀忧患,才能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

国运艰难时保持忧患易,胜利前进时避免陶醉难。70年前,一句“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穿越时空,言犹在耳。70年后,当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时候,同样有一句话如醍醐灌顶:“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之所以要在形势大好的时候保持忧患,是因为此时容易思想麻痹,容易沉醉在鲜花掌声中,容易盲目乐观、自我膨胀,感觉不到困难和风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容易大行其道,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容易滋生蔓延。如果不增强忧患意识,精神上的“钙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思想上的警觉就会很快弓断弦松。

无事深忧,有事不惧。习主席指出:“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正是这种长期的“深忧”,造就我们党能够面对任何风险挑战而“不惧”。历史昭示我们,使命越光荣、目标越宏伟、发展越顺利,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必须警醒起来”,党员干部应谨防自满、安逸、懈怠的倾向,居安思危、戒骄戒躁,不断强化担当精神、问题意识和科学预见,修炼“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智慧,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和自信,如此方能使我们的事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