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依靠基层、建强基层这一条永远不能丢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作者:刘正斌 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0-01-01 06:56:47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定了基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习主席强调指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依靠基层、建强基层这一条永远不能丢。”这是对我军90多年建设发展规律和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依靠基层、建强基层这一条永远不能丢

■刘正斌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我军基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规定了基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习主席强调指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依靠基层、建强基层这一条永远不能丢。”这是对我军90多年建设发展规律和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

基层建设从历史深处走来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此时的部队已不足千人,用贺龙后来的话形容,“那时候的部队,就像抓在手里的一把豆子,手一松就会散掉”。著名的“三湾改编”应运而生。经过组织缩编、政治教育、连队建立党支部、班排建立党小组、在优秀士兵中发展党员、设立士兵委员会、推动建立新型官兵关系等一系列旧军队闻所未闻的新举措,这支军队被赋予了政治灵魂,面貌焕然一新。一定意义上说,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全面建设的真正起步就是从三湾改编、从基层建设开始的。

从南昌起义部队的“赣南三整”到红四军的“新泉整训”,从红军时期的《连指导员工作须知》《红军士兵会章程》到抗日战争时期《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的训令》《关于整理与巩固新部队的训令》,从解放战争中被誉为“打开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钥匙”的诉苦运动、立功运动、团结互助运动,到朝鲜战争中开展的“三视教育”以及轰轰烈烈的杀敌立功运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展创“三手”、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和大比武活动,到1977年广泛开展“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学航空兵一师”活动,从改革开放之初开展“得失观”“金钱观”大讨论,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四个教育”……我们党在长期建军治军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基层建设,从抓基层入手推动军队全面建设,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和军队建设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贯彻到每一个基层单位,形成了一整套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

回首过往,我军发展的历史星河中,先后诞生了大渡河十七勇士的红二连、新四军刘老庄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导弹发射先锋营、航天报国模范地面站、模范轰炸机大队、372潜艇……数不胜数的先进基层单位及其模范事迹,浓墨重彩地记录着军队基层建设的卓著成就,也映照着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拼搏奋斗、所向披靡的历史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统筹全局,深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扭住党的组织抓基层、扭住战备训练抓基层、扭住官兵主体抓基层、扭住厉行法治抓基层,推动我军基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部队战斗力得到历史性提升,基层建设开创出崭新局面。

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

如果把一支能打胜仗的一流军队比作宝刀,基层就是锋利的刀刃。刀身的坚韧,刀背的厚重,刀柄的称手,刀穗的灵动,都要在刀刃的削铁如泥、穿甲透骨中实现其价值。

基层官兵中蕴藏着部队建设最强劲的生机活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广大官兵是强军兴军的主体。一切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最活跃的创造力、最牢不可破的意志力,从根本上来说,都蕴藏在广大官兵之中。我军在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实践中创造的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其要义就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官兵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总结的经验时至今日依然具有伟大的时代价值。今天,重视基层建设,就应重视“三大民主”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抓基层建设,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强军兴军的动力源泉和智慧宝藏。

基层建设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一项伟大事业,不仅要描绘在领导机关的规划书、路线图上,更要在军队的每一个基层单位化为具体可感、实实在在的成果;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靠每一个基层单位的点滴汇聚、跬步积累。“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基础、强基层是强军工程的起始,基础打牢了,方能建起高楼大厦;基层战斗力强、能打胜仗,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最终落脚点,落脚点真的落实了,“世界一流”方可期待。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是联合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每个基层单位、每名一线战斗员的短板弱项都得到补足增强,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扎实的基层建设就是最末端的备战,就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微观呈现,而基层建设的好坏则是衡量领导机关工作成效最根本的标准。

大抓基层是贯彻落实军队改革举措的必然要求。经过这几年的改革,我军军事力量体系进行了整体重塑,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从“动棋盘”到“动棋子”再到“动棋规”,我军基层建设在使命任务要求、建设内涵、日常运行状态、部队组织形态、官兵成分结构、外部社会环境等方面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部队的精简、定编、转隶、移防以及军转文等,都要落实到基层单位;政策制度改革逐次出台,其中有许多涉及官兵的切身利益,都要贯彻落实到基层的一兵一卒;改革所激发的活力要在基层战斗力提升中得到体现,所取得的成效要在基层建设中经受检验。大抓基层,既是改革的必要步骤,又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新起点。

锻造“三个过硬”基层

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官兵;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使基层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锻造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以严明的法治和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三个锻造”,一个主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这是党和人民提出的时代要求,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提出的基层建设的目标任务。

何谓过硬?能经得起严格的考验和检验。什么样的考验最严格?长期和平条件、艰苦复杂环境等都是严格的考验,任何一个坎过不去,都算不上“过硬”。什么样的检验最严格?对军队来说,实战的检验最严格,打胜仗是硬道理。习主席提出的“胜战之问”时时在我们耳边震响:“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是信仰忠诚之问,这是使命担当之问,这是克敌胜战之问,这是作风精神之问,全军上下无论是领导机关、高级干部,还是基层部队、普通士兵,都必须给出明确的、肯定的、坚决的回答,不能有丝毫犹豫彷徨、模棱两可。

何谓全面?就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无一处不过硬。简洁地说,就是政治上过得硬、军事上过得硬、作风上过得硬,切切实实做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政治上过得硬,就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连育人,打牢听党指挥、献身强军事业的思想政治根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军事上过得硬,就是把备战打仗指挥棒在基层牢固立起来,提高基层建设质量和用兵效能,实战实训、按纲施训、从严治训,把官兵带得很有血性,把部队带得虎虎生威,把战斗力提升到能打胜仗的水平。作风上过得硬,就是使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把基层搞得清清爽爽、严格有序,确保高度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使作风优良这一“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在新时代得到保持和发扬,永葆红色基因不改、政治本色不变。

关键在一个“抓”字

2013年1月29日,习主席在视察部队时强调:“各级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大抓基层,一个“抓”字,生动传神、直击要害。

抓基层,党委机关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领导机关是为领导基层而设、为服务基层而存在的。没有基层就无需机关,基层的工作没做好,责任首先在领导机关。因此,要坚决反对高高在上、远离基层的不良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重心下沉、深入一线,加强和改进指导帮建基层工作,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指导帮建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基层自建能力上。要不断提高指导和服务基层的能力,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

抓基层,必须正确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好抓特色与抓全面的关系,在重视特色、保持优势的同时,更要破除“靠特色打天下”的思维定式,实现由少数过硬向全面提高的转变,切实消除短板弱项。处理好抓“有形”与抓“无形”的关系,既重视硬件建设,更重视软件建设,对组织建设、风气建设、官兵素质提高等貌似无形却影响全局和长远的东西,舍得下细功夫、慢功夫。处理好抓成绩与抓问题的关系,抓成绩以推广弘扬,抓问题以纠错改进,防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藏忧。处理好抓基层与抓机关的关系,坚持机关、基层一起抓,在抓好基层建设的过程中促进机关自身建设,实现共同进步。处理好抓安全稳定与抓创新发展的关系,创新发展是基层建设的主旋律,不能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而要通过发展和提高战斗力来从根本上实现真正的安全。

抓基层,必须坚持依法治军、按纲抓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全军上下必须强化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增强军事法规制度执行力。抓基层同样离不开“法治”二字。党委和领导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做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单纯靠行政命令开展工作、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单纯靠突击式运动式方式抓工作的做法,让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主导基层建设,努力养成依靠条令条例、法规制度开展工作的习惯,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贯穿于基层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之中。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