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知识分子的时代答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来源:新华社 作者:陈聪、白国龙、林晖、白瀛、吴振东 等 发布:2018-08-15 17:15:5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勇于创新创造

——一代代知识分子历经磨难、勇往直前,在中国梦的圆梦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7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赵忠贤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40多年里,他的团队用自制的炉子或淘来的二手“土炮”,在“不及今天百分之一”的硬件条件下,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突破,让世界物理学界为之震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他带领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团队跻身国际前列。

1953年的湘西安江,最少见的是粮食,最常见的是乡亲们挨饿。

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湘西安江农校教书,一天,他偶然间目睹了“靠田吃饭的农民饿死在田间”的凄惨一幕。

好几个晚上,袁隆平辗转反侧。知识分子的火热初心,让他无法漠视因饥饿而消逝的生命。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带着这个梦想,袁隆平钻研如何用知识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六十多年来初心不辍。

有播种必有收获。1976年,杂交水稻开始在中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人。这项科研成果让中国人有了彻底摆脱饥饿的希望。

1964年8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席卷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岗底村,村民们的天在一瞬间崩塌。一位村民因为身体有病患,又看到田里遭灾,没有了收入怕给家人添累赘,喝农药自尽了。

1 2 3 4 5 6 7

责任编辑:岳修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