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八一评论丨精于预判“对手的预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高凯 周伟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4-03-18 06:48:31

精于预判“对手的预判”

■高凯 周伟

《孙子兵法》记载:“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战争是不确定性的王国,基于不确定性对作战进程、作战态势展开预判,在敌未动之时出招慑敌,在敌已动之后先敌一步摆兵布阵、快敌一拍调配资源,时刻掌握主动权,应是指挥员必备的素养。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预判对手的预判要研习敌史,能够进入对手“角色”进行思考,在系统学习对手军事思想、作战理论、条令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一种“直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注重研习日本民族文化、日军操典及日军战例,在《论持久战》中对日军侵华的战略企图、行动方向作出精准预判,并科学地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3个阶段。历史如镜,鉴往瞻今。战争经验告诉我们,不知对手,哪来对策?要从敌战史战例中思考敌不同场景、不同样式战法的具体运用,研透敌作战理论映射于战法上的具体体现,进而反推出对手思维惯性、摸清对手行动规律。

我们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打仗的实质就是“打将”。预判对手的预判核心是研透敌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都是在研透曹操、司马懿的基础上出的奇招、妙招。“草船借箭”中预判曹军不善水战,在起雾之时必不敢贸然出兵,只能以“箭”退敌;“空城计”中预判司马懿为人多疑谨慎,其必不敢进兵来探,索性大开城门。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给国民党团以上军官写个传。”在作战中只有真正研透敌将,了解其运用信息、兵力、火力的基本招法,了解其组织侦察情报、指挥控制、信火打击、综合保障等行动的基本套路,才能最大程度上预判对手出招后的后招、惯招后的杀招,真正拿出应敌之法、破敌之策。

用兵之要,先谋全局;常胜之师,先悉敌情。精于预判“对手的预判”,需要研清敌情。刘伯承元帅在作战筹划上有一句名言:“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他所说的“五行”,即任务、我情、敌情、时间、地形。这些因素是打仗下决心的基础,也是夺取战场胜利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未来战争双方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搞清对方,同时又会制造种种假象来迷惑敌人,隐藏自己的企图,所以在“五行”中最重要的就是研清敌情。近年来,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的深刻改变,各类强敌对手的兵力构成、战术运用、装备性能等持续翻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入研清敌情是完善自身的重要举措,能够帮助各级指挥员预判出敌人的软肋,找到对付强敌的办法。今天,做到研清敌情,更加需要大力开展先期侦察、战场勘察、临战侦察、反敌侦察等课目训练,更加需要丰富感知手段。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到位了,才能“五行明,仗仗赢”。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朱可夫元帅曾自信地说:“我不知道德军将要行动的计划,但是根据对情况的分析,他们只能这样,而不会有别的做法。”预判对手还需不断研实敌法,逐渐产生熟悉的感觉,在作战中能够形成果断处置情况的快速反应。当前,一些军事发达国家已建成多个作战实验室和众多的训练设施,里面既设对手的情况,又设自身的现实条件;既能重演昨天的战争,又能预示明日的战场。平时,把部队放到这些紧贴对手、紧贴实战的“准战场”中去练技术、练战术、练指挥、练心理;战前,把作战方案放到“准战场”反复进行模拟论证战前演练,切实可行后才付诸实施。这启示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先进训练手段,预知对手行动“套路”、预悉对手作战“路数”、体会对手惯用“招数”,进而达到顺势而为的效果。

预判“对手的预判”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军事学家富勒说过,打仗要“时刻观察细枝末节,看透敌人的灵魂”。对于指挥员来说,应当充分学习分析以往战争实践、军事理论和外军军事概念,同时积极提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能力,学会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预判对手。例如,从世界上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来看,未来无人作战将是发展趋势。在这一结论基础上,可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预测未来无人力量的最优配比,并结合对手新型武器发展现状,推算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作战力量及力量模块编成、武器装备编配等,把敌阵算明白,进而实现先知先胜。总而言之,只有熟知对手的“昨天”、看清对手的“今天”、预判对手的“明天”,像熟悉自己的部队那样熟悉战场对手,才能做到料敌如神、胜敌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