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孤岛为家铸海魂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夏董财 宗旭阳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20-08-25 16:58:33

孤岛为家铸海魂

■夏董财 宗旭阳

“山有山魂,海有海魂,军有军魂,国有国魂,中华民族应当有着民族之魂。”或许这是作家刘晶林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的最深感触。孤岛为家,海水为邻,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开山岛上铸就了为祖国奉献一生的海魂。

曾在一座名叫达山岛的小岛上担任连队指导员的刘晶林,对守岛的艰辛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远离大陆,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生活枯燥而又寂寞。在多次奔赴开山岛深入采访的过程中,作家被英雄的成长历程所感染:“我觉得,大海是有灵魂的。通过寻找,我找到了它,并把它记录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英雄的故事是一首32年驻守开山岛的长诗。海魂的存在,让那片海和那座岛成为灵魂的栖息地。

作家用细腻而又饱满的笔触,真实还原了王继才夫妻的守岛岁月。从王继才受领军令、初上开山岛,到夫唱妇随、伉俪情深、以岛为家,再到掌声响起、涛声依旧,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成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传奇。作家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情景再现般地讲述了王继才夫妇在开山岛上抵御风暴、消灭群蝇、栽种苦楝树、海上守夜、靠海吃海等生活细节。在艰难的守岛日子里,他们以苦为乐,举办两个人的周末晚会,根据日出时间升国旗,创办“开山岛小学”教儿子王志国读书……作家全景式地向读者展示了这对民兵夫妇32年守岛的漫长光阴,而他们守岛的初心就是,“小岛好比是一根定海神针,有了它,大海就被牢牢地固定在祖国的版图上了”。

尽管当时“孤岛夫妻哨”的事迹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但作家并没有采取英雄主义的叙事基调,而是注重描摹主人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本来面貌。王继才独自守岛时遭遇强台风,与寂寞作对抗,也经历过极度恐惧、打过退堂鼓。但想到国防事业的需要,“当国家把你这颗棋子摆放在需要摆放的地方,你就要在那个位置履行应有的职责”。王继才想清楚后又有了守岛的决心和信心。当很多人开始把金钱和财富当做成功的象征时,王继才夫妇断然拒绝了金钱的诱惑,协助公安部门和边防武警破获了多起走私、偷渡案件。

在这种比较之下,主人公的坚守愈显珍贵。作者深入剖析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当“大姐”和“李老大”劝说王继才换一种活法、做生意赚钱后,他也迟疑过,也有不再守岛的想法。找到县人武部王长杰政委时,卧病在床的王长杰对他说:“我知道,你很辛苦,常年驻守在开山岛,从个人方面来讲,肯定失去了很多,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你却做出了大的贡献!这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王继才重诺守信,最终没有吐露自己的想法,选择继续守在开山岛上。经由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成为作家挖掘人物精神内核的重要依据。

没有天生的英雄,但有挺身而出、不忘初心的普通人。王继才夫妇最开始都很平凡,但成为开山岛的哨兵后,家就是岛,岛就是国。当这种爱国奉献精神成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后,便具有了干事创业的蓬勃力量。当一个人将工作事业与祖国的命运绑在一起后,他便具备了成为英雄的资质。作家并不只是在写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的故事,深层次的创作用意是在传递民族之魂的正能量,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个体便是民族之魂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需要、时代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王继才夫妇的爱国奉献精神更应该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就像作家写的那样:“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当你成为开山岛的一名哨兵之后,你就不再是具体的一个人了,你是国家和平与安全的象征;在你的身后,是广阔的大陆,是军队和人民。整个国家都是你的强大后盾。”

品读《海魂:两个人的哨所与一座小岛》,王继才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会一直守到守不动为止。”作家力透纸背的书写,让读者看到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山,驻守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英雄已逝,但海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