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两封托孤书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朱胜楠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3-03 16:15:36

两封托孤书

■朱胜楠

前段时间,读到两封特殊的家书,其中内容不断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准确来说,这是两封托孤书。两封信虽时隔多年,但依然能辨认出发黄的纸上娟秀的笔迹。这笔迹来自两位柔弱且坚强的女子:一为杨开慧,一为江竹筠。

1927年,毛泽东告别亲人,去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杨开慧则带着三个幼小的孩子前往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杨开慧身边很多优秀共产党人相继惨遭敌人毒手。接二连三的噩耗也让杨开慧感到不得不早做打算。1929年3月,杨开慧给堂弟杨开明写下了一封哀婉的托孤信。她在信中写道:“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她清楚知道革命之路的坎坷和胜利所需付出的牺牲。那时,岸英7岁,岸青6岁,岸龙才2岁。她痛恨着自己的“懦弱”,“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我蜷伏着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我颤栗而寂寞”。父亲已逝,丈夫不在身边,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需要照顾,同时还要带领板仓的乡亲们开展地下斗争,28岁的杨开慧不得不独自担起重担。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信中的杨开慧同时也表现出刚强的一面,她写道:“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若是牺牲小我,能够成就大我,对国家有益,这是再令人“欢喜”不过的事情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开慧甘愿为信仰献身。

她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同是共产党员的堂弟杨开明。但是让人悲叹的是,杨开明于1930年2月先于杨开慧从容赴死,而她的这封信由于种种原因最终也没有寄出去。

1930年10月24日凌晨,国民党“清乡”团将杨开慧在板仓的住处重重包围,带走了杨开慧和长子毛岸英。敌人认为杨开慧就是用来要挟毛泽东的最好砝码。狱中的杨开慧被敌寇百般折磨。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奔走呼告,想要营救杨开慧。迫于压力,敌人表示只要杨开慧和毛泽东脱离关系,就可以回归自由。杨开慧大义凛然,对此嗤之以鼻:“要想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敌人气急败坏,仓促中下了决定:执行死刑。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昂首挺胸,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慷慨赴死。枪响之后,杨开慧应声倒下,双手紧紧抠进泥土里,仿佛对这片大地还心怀留恋和遗憾。虽然这封托孤书并未寄给杨开明,但是三个孩子也被党组织秘密送往了上海抚养。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听闻杨开慧的死讯后心痛不已,在给杨家的信上写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另一封托孤书的主人是江竹筠,小说《红岩》和电影《烈火中永生》里江姐的原型。说到江姐,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常是一个铮铮铁骨、大义凛然的女英雄形象,但是这封托孤书中所展露出的江姐,不仅是一位巾帼志士,同时还是一位柔情如水的母亲。

1939年,江竹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负责重庆的通讯联络工作。1945年,为了掩护共产党员彭咏梧在重庆的革命活动,胆大心细的江竹筠与其结为夫妻,协助他完成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从那时起,“江姐”的称号便叫开了。

1946年4月,江竹筠和彭咏梧的儿子彭云出生,但是一家人并未温存多久,夫妻俩因为党的事务无法分身照顾孩子,彭云被江竹筠留在了战友身边,后托付给亲戚谭竹安抚养。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斗争中不幸牺牲。坚强的江竹筠在悲痛之余,主动承担下丈夫未完成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因为叛徒出卖被捕。在重庆的渣滓洞中,她遭受了种种酷刑,竹签扎进她的十指也未能让她开口求饶,而是顽强不屈地喊出:“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肉体上的疼痛并未让江竹筠屈服,阴险的敌人又想出了一招,下令搜捕她的孩子,企图用孩子要挟其就范。1949年8月26日,江竹筠在狱中给谭竹安写下一封托孤书。她首先在信中表达了对谭竹安的愧疚:“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这“苦难的日子”让江竹筠感到无比痛恨,但是对于革命,江竹筠充满着必胜的信心。“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去年6月被捕)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地)在学习,希望我俩见面时你更有惊人的进步。”即使身陷囹圄,她仍在学习,甚至向看守人员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盼望着光明的日子到来。同时,她也做好了不幸牺牲的打算,信中说:“话又说回来,我们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万一他作破坏到底的孤注一掷,一个炸弹两三百人的看守所就完了。这可能我们估计的确很少,但是并不等于没有。”生命垂危之际,江竹筠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孩子的成长。“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江竹筠期待着孩子能够像自己和丈夫一样,像千千万万前仆后继的革命者一样,树立远大理想,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这不仅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殷切叮嘱,更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对后辈子孙刻骨铭心的嘱托。

1949年11月14日,就在重庆解放的前夕,江竹筠就义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年仅29岁。这封用竹签蘸着棉灰制成的“墨水”写成的托孤书,在三个月后由江姐策反的看守人员转送到了谭竹安手中。

读着这两封托孤书,我心中波澜起伏:杨开慧和江竹筠的人生命运竟如此相似,同是29岁英勇献身,同是在11月14日就义,同是在敌人的折磨下坚贞不屈,同是饱含热泪舍弃幼子赴刑场,同是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托孤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会让她们如此义无反顾?我想唯一的答案就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信仰。对于黎明的期待,铸就了她们的赤胆忠心;虔诚的信仰,激发了她们灵魂的高贵和伟大。

见字如面,大爱无疆。两份手稿久经岁月侵蚀,笔迹模糊,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两位伟大女性在生死抉择之际坚定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