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读王树增著《朝鲜战争》有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雷锦涵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11-13 06:32:29

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读《朝鲜战争》有感

■雷锦涵

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的热映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思考。影片中,导演以第九兵团七连发生的故事为切入点,折射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壮举,描写了一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令人潸然泪下。

长津湖只是一个缩影。其背后反映的抗美援朝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王树增所著《朝鲜战争》中,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阅读这部作品,读者不禁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回到那段充满硝烟与战火的历史中去,感受那段岁月的厚重与温度。

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时,美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位居世界之首。美军在装备、技术上的巨大优势,使很多国家很难相信美军会在战争中失败。穿越历史的烟云,谁都无法想象,经济产值居世界首位的美国,以及在二战中所向披靡的美国军队,怎么会输给了刚刚获得独立自主、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输给了一支武器装备落后,甚至连粮食都十分紧缺的军队。

答案就写在中华文化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是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的哲学思想。“世间万事万物,人的因素第一”,这是毛泽东战争艺术的核心。“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这句话总结出了志愿军胜利的根本原因,也回答了战争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命题。“气”是志气、士气,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把战争留给下一代”的承诺,是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与守护,是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

伟大胜利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党的军队,代表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营长曹玉海在接到抗美援朝战争打响的消息之后,很快意识到这场战争对新中国和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他毅然放弃复员后优渥舒适的生活,告别了两情相悦的未婚妻,重返部队投身战场。几个月后,曹玉海牺牲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在党的号召下,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放弃个人的得失,这样的例子在志愿军中还有很多很多。打仗是为了什么?为了祖国能够和平发展,为了人民能够幸福生活,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过去的屈辱!在这样崇高的信仰面前,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无畏牺牲,在战火的考验中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威武雄师。

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美国军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在飞机轰炸的地方,他们挖坑道;在炮火覆盖的地方,他们挖战壕。敌人越强大、越冷酷,他们就越勇敢、越坚毅,这是志愿军官兵克敌制胜的军事密码。志愿军官兵凭借不胜利绝不后退的信念,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阴谋,打出了新中国的威名。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彭德怀在胜利之后的宣言。这就是“气”,敢打必胜、不畏强敌。没有这种勇气和毅力,就没有如今日益强大的中国。

面对险恶的环境,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毫不退缩,坚守阵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这是革命英雄杨根思、537.7高地上的战士、长津湖畔的冰雕连等英烈发自内心的呐喊。美军物资丰厚、保障全面,但面对失败却抱头逃窜;志愿军战士在天寒地冻中穿着单衣草鞋,吃着炒面、冻土豆,却爆发出坚不可摧的顽强意志!

长津湖、上甘岭、白马山……战争的硝烟渐渐远去,但革命英烈的事迹将永远在世间流传。当烈士的骨灰回到家乡,安葬在烈士陵园,我们仍能感受到那气势雄浑的革命意志。今天,当建党百年的伟大钟声敲响,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再回到王树增在《朝鲜战争》中提出的那个问题,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今天,我们可以坚定地回答,战争的决定因素是人,是永远屹立不倒的红色旗帜,是永远在革命军人身上赓续流淌的英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