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四史微讲堂|井冈山精神:红色井冈,英雄山脉(下)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张科进 段江山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11-17 00:54:24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二百五十六

井冈山精神:红色井冈,英雄山脉(下)

■解放军报记者 张科进 段江山

03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陈列着一只棕色的陶罐。听完介绍,才知道里面发黑的结晶体是食盐,这其中还有一段令人感动的往事。

井冈山斗争时期,物资匮乏,尤其食盐和药品更是紧缺。红军把缴获的食盐分给了村民,村民李尚发分到食盐后舍不得吃保存下来,以备红军不时之需。1959年,老人将这罐珍藏了31年的食盐捐给了博物馆。

而在“井冈名言录”的一块展板上,则记录着朱德同志当年在井冈山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一罐盐、一句话,正是当年红军与群众同甘共苦的生动写照,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重要法宝,让红色政权在白色恐怖的缝隙中生存下来,让人民军队在浴血奋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博物馆中有组雕塑,反映的是当年井冈山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的一场战斗——龙源口大捷。在七溪岭,红军与敌人打成胶着状态,当地党组织一声召唤,宁冈、永新两县2000名农友走上战场,冒着炮火帮助红军运送子弹、转移伤员,生动演绎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人民战争威力。

2016年,习主席在井冈山八角楼慎德书屋内,和龚全珍等6位革命烈士后代、先进人物代表亲切交谈。谈话中,习主席向大家提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简简单单的八个字,饱含期望、意蕴深远,体现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担当。

在井冈山市坳里乡渡陂村,一栋客家风格的三层小楼房映入眼帘,楼内党建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会议室、图书室一应俱全。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是东部战区出资援建的项目。2016年,东部战区机关将渡陂村确定为定点帮扶对象,扶贫工作组一次次进村入户,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商对策,帮助渡陂村融入湘赣红色旅游圈。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如洪钟大吕在记者的耳畔久久回荡。

站在黄洋界上极目远眺,山风扑面、满目青翠。顺着毛泽东同志当年指点红军战士的方向望去,记者不仅看到了江西、看到了湖南,还看到了中国革命的过往,看到了昭示着星辰大海的远方!

(本文选自《解放军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专版,略有删减;该专版通过实地踏访红色地标等方式,回溯这些伟大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感悟精神伟力、传承红色血脉、担当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