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长篇小说《长津湖》作者王筠谈创作体会:关注并着力刻画人物的情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筠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12-05 06:46:00

穿透时光的铜墙铁壁

——长篇小说《长津湖》创作谈

■王筠

长篇小说《长津湖》是我创作于2011年的一部作品。为什么是写长篇小说而不是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文体?我想,长篇小说的特长是有故事和人物,能够容纳的东西更多,更容易走近读者。如何还原这一场大战的全貌,如何让一个个遥远的志愿军将士形象穿越历史来到我们面前,是当时摆在我面前最直观的问题。

在写作之前,我已经有了10多年抗美援朝战争史的研究经历,走访了为数众多的亲历者。当他们将冻残截肢的空空的裤管松开时,当他们把伤痕累累、瘦削的胸膛裸露在我眼前时,当他们回忆起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泪流满面时,我受到了强烈震撼。我在想,还有什么手段能比讲一个真实的长津湖更能呈现这场大战的原貌?还有什么“技术”能比真实还原的办法更能走近先辈们的情感世界?刻骨铭心的寒冷、坚不可摧的意志、温暖人心的情感,是先辈们最为真实的昨天。缺少了这些,长津湖那个地方,他们可能一天也呆不住,更别说与“武装到牙齿”的敌军作战了。经过酝酿,我决定老老实实地把长津湖的故事讲出来。我写下“信仰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照耀着我们的归乡之路”。这句话后来被印在《长津湖》的扉页上。

《长津湖》首先要让读者了解真实的长津湖战役。同时,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它的人物和故事又是虚构的。如何让虚构的故事和人物在真实的背景上生长起来?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关注并着力刻画人物的情感。

前卫营营长吴铁锤和教导员欧阳云逸是《长津湖》的主要人物。与通常我们所了解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场面有所不同,前卫营的过江另有一番情景:在中国一侧的鸭绿江边,即将过江的欧阳云逸用手绢包裹了一包江边的泥土装在帆布挎包内,祖国的泥土将陪伴着他踏上异国他乡的战场。另一边,“大个子”机枪班长孙友壮带着班里的战士趴在江边喝凉水,因为这边的水是中国的水,等过了江,就喝不上家乡水了。此时此刻,马夫班的老王头则驱赶着骡马在江边撒尿。资历很老的老王头念念有词:“猫记千狗记万,无论千里万里,循着一路撒下的尿迹,骡马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吴铁锤见此也在江边撒开了尿。他说哪怕身体回不来,他的魂儿闻着这个味照样能摸回来……

吴铁锤、欧阳云逸的前卫营就这样跨过鸭绿江,踏上凶险莫测的朝鲜战场。及至残酷而惨烈的战斗中,在一次出击前,孙友壮告别同乡李桂兰,并将刚刚缴获的大衣脱给了自己的沂蒙老乡。他知道,此一去,可能很多人都不会再回来。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一件大衣就是一个人的生命,他要让战友活下来。文工队员蓝晓萍立志要为欧阳云逸织一件天蓝色的毛衣。她想象中,当心爱的欧阳云逸穿上这件毛衣一定非常帅气,但是当她终于织完这件毛衣并托付吴铁锤带给欧阳云逸时,欧阳云逸和战士们已经冻死在最后的阻击阵地上,化为永恒的冰雕。战斗中,孙友壮失去了一条腿,他心里难过,因为以后再也不能端着机枪冲锋陷阵了,回老家也种不了地了。李桂兰为孙友壮输血以报答曾经的救命之恩,还为他唱起家乡的沂蒙山小调。在天寒地冻的长津湖,李桂兰的歌声婉转明丽、韵味十足,好像不只是从她身体里发出的声音,而像是长津湖畔的风鸣,是沂蒙山老家牵牛花朵的开放。

人性的力量是美好的,时常熠熠生辉。因为家国情怀,人性的力量注入了更多的养分,滋养出更加强大的动力。时隔多年,当我们站立在新时代的经纬线上回望和书写7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字里行间所呈现的当然不只是有关长津湖战场的记忆,更是对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和民族力量的守望。我想这也许正是我们的志愿军先辈们能够战胜强大对手的力量源泉。

今年10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版了长篇小说《长津湖》,获得许多读者的喜爱,登上多个畅销书排行榜。文学评论家马季为此写下一段文字:“时间是一部文学作品最有力的见证者,能够穿透时光铜墙铁壁的文字,里面一定深藏着令人敬佩的灵魂。”

此当是我不懈努力和追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