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四史微讲堂|抗战精神:万众一心,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下)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卫雨檬 龚伟 孙天依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12-06 08:42:26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贯穿于改天换地的壮阔征程,熔铸于惊天动地的英雄伟业,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二百六十八

万众一心,血肉筑起新的长城(下)

■解放军报记者 卫雨檬

特约通讯员 龚伟 孙天依

“如果有一天战斗真的来临,我也要吹响冲锋号”

血与火的战斗年代,一声嘹亮的军号就可以掀起冲锋的巨浪。

黄铜的金属光泽变得暗淡,喇叭处有所变形,表面布满磕碰的痕迹——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陈列着一把历经战火硝烟洗礼的军号。这把军号原收藏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小英雄崔振芳参加黄崖洞保卫战牺牲时留下的遗物。

黄崖洞,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险要地带,被选作八路军总部兵工厂的所在地。抗战时期,黄崖洞兵工厂是在敌后建立的最大的武器弹药生产基地。八路军研制的第一款步枪就出自这里。

1941年11月,日军为了摧毁兵工厂开始向黄崖洞强攻。八路军战士们始终坚守阵地。战旗引领的队伍中,总有一名司号员昂首挺立在高处,迎着战火吹响号角。

这名司号员叫崔振芳,不到20岁,不久前刚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伴着一次次军号吹响,他和队友多次将敌人打退。然而,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崔振芳身旁的战友都倒在了日军的枪林弹雨中。

敌人就要往上冲了!崔振芳勇敢地跳进了防御点,接替牺牲的战友。居高临下,他孤身战斗在陡崖上,投出了100多枚手榴弹,阻击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然而,就在增援部队即将赶到时,他却被炮弹炸开的石片击中喉咙。小号兵倒下了,与他相伴的只有那把心爱的军号。

亲历过黄崖洞保卫战的张书祥老人,每每提起崔振芳,总是深情地说:“那是个多好的孩子啊!每天早早地起来站在鸡冠山的顶尖上吹号,红绸穗子在他胸脯上来回地飘……那次战斗前,他一连写了五份决心书,首长才点头同意让他上的前沿阵地……”

现在,小英雄崔振芳吹响的军号依旧回荡在太行山上。

跨立,持号,昂首。3大类21种号谱,早已镌刻在上等兵余祖磊的脑海深处。在武警山西总队武乡中队,迎着每一个朝阳,他准时吹响军号。嘹亮的军号声飘向远山,传到八路军曾经坚守过的前沿阵地。多年以后的今天,伴着军号声,余祖磊和战友们不忘先辈遗志、苦练制胜本领。

“同在司号岗位,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崔振芳一样顽强。如果有一天战斗真的来临,我也要吹响冲锋号。”余祖磊坚定地说。

在黄崖洞兵工厂旧址,看到那一把把在艰难困苦中生产出来的枪械,记者感慨万千。当时,靠着这样简单的装备,八路军在大山里进行游击战,打退了不可一世的敌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如今,随着一批批由我国自主研制、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列装部队,我军的武器装备水平早已今非昔比。同样在太行山麓,空军地导部队某营秉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在近年的多次实弹打靶中弹无虚发,以过硬能力护卫祖国空天安全。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时代,人民军队始终听党指挥,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在任何时候,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必将汇聚起磅礴力量,筑就新的钢铁长城。

(本文选自《解放军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专版,略有删减;该专版通过实地踏访红色地标等方式,回溯这些伟大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感悟精神伟力、传承红色血脉、担当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