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星火燎原|顶着狂风、迎着冰雹,战士们征服玉龙雪山!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 作者:杨珊 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1-08-07 23:50:57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作者简介

杨珊,文中身份为红2军团第5师15团3营2连战士。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一百六十六

翻过玉龙雪山

■杨珊

一九三六年五月,我们红二军团五师十五团三营二连,胜利地渡过了金沙江后,继续沿着北岸北进。一天晚上宿营的时候,指导员告诉我们:“明天要爬一座大雪山,叫玉龙雪山,据老乡说,山上终年积着好几尺厚的冰雪,连鸟都很少上去,从来没有人敢走。”

第二天出发不久,忽然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小道上尽是雨水,又稀又滑,大家都加紧了脚步,才到达山脚,雨停了,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登山。

一尺宽的羊肠小道,沿着山崖曲折地盘绕上去。往上一看,山峰一直插到天上,一朵朵白云浮在山腰,走在前面的同志,就好像悬在半空中似的。同志们心情都紧张起来,一点也不敢大意,抓住岩石和树根,往上攀登。我们都想快点爬到上边去,在下面看好像快到山顶了,爬上来一看,前面又是一个更高的山峰,一个连一个也不知爬了多少山头。

这时,天已逐渐黑下来了,前面传来了命令,要求就在山腰的丛林里露营。我们找个合适的地方一坐下来,就三两个人一堆,背靠着背,掏出炒米一把一把地往嘴里填。那时红军没有水壶,大家爬了半天山,一滴水都没有进,现在又嚼着这些干炒米,口渴得难受,喉咙干燥得像火烧一样。因为怕暴露目标,晚上我们不敢生火,山上很冷,裹在身上的薄棉被挡不住严寒,只好几个人紧紧靠在一起,蜷缩着,靠身上的热气来取暖。因为实在太疲乏,不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

半夜,我被冻醒了,睁开眼一看,黑色的山峰像巨人一般矗立在前面,把天都遮去了一半;山风呼啸着,带着寒气一阵阵袭来,我们的军衣在白天让大雨淋得透湿,贴在身上冰凉冰凉的,下午爬山又是一身大汗,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干,让这冷风吹袭着,直刺肌骨,身上起满了鸡皮疙瘩,浑身打寒战,我再也睡不着了。

天亮以后,我们又继续往上爬,越往上,树木就越稀少,只剩下很少的几棵松树,从岩石缝中生长出来,山风越来越硬,大雪山最艰苦的一段路程摆在面前了,大家都鼓足了勇气,一步一步向上爬。正爬着,天气突然变了,狂风猛烈地刮起来,大风吹起雪粒,在空中乱舞,直往嘴里脖子里钻,霎时间,天色暗下来,接着像鸽蛋一样大的冰雹,夹杂着雨点没头没脑地打下来,打得浑身疼痛,又没有地方躲避,我们只好硬着头皮挨打,忍着痛,咬着牙,顶着狂风,迎着冰雹,一步也不停地慢慢向上爬。不一会儿,风忽然停住了,冰雹也不下了,太阳出来了,去得这样突然,就和来得非常突然一样,大家都感到神奇,这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奇观。

要到最高峰了,山顶上空气非常稀薄,只觉得胸口像压着铅块一样,沉甸甸的,心跳得厉害,呼吸也感觉困难。这时由前面小声地传来话:“闭紧嘴,不许说话,千万不能坐下休息,跟紧别掉队。”我的脚沉重得就像拖着千斤重的石头,只是凭着意志的力量,在淹没膝部的深雪里,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

忽然什么东西在我背上戳了一下,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班长张来跟我打招呼,他对我使了一个眼色,用手向后一指,我顺着他的手看去,只见小吴脸色惨白,两眼发直,额头上挂满黄豆一般大的汗珠,两手扒在雪地上,摇摇晃晃地往上爬,眼看就要躺倒了。张来把他的背包一扔,把他扛着的两支枪一齐递给我。我接过枪,张来过去一把抓住小吴,将他背在背上,小吴也就在这时昏迷过去了。“红军战士不会扔下战友,也不会扔下武器。”我咬了咬牙,又继续走,一步一步也不知走了多少时候,突然前面开阔了,我一看,原来我已经爬到最高峰了。

前面的山头,一个比一个低,向下急速倾斜下去。向后一看,那些曾经使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来的险峻山头,现在都变成矮子了。这时,我高兴极了,浑身又有了劲,连跑带滑地向山下奔去,很快就下了几个山头。

休息一会儿之后,我们又出发了,同志们一个个都精神百倍,轻松愉快地向山下走去。我们又向后看了一眼大雪山的顶峰,夕阳照耀着雪白的山顶,映射出耀眼的光芒,好像在对我们微笑,在欢送这些征服了它的英雄们。

也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歌:“英勇的红军,北上打日本……”大家立刻合唱起来,雄壮的旋律,长久地在山间回响。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