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值此之际,解放军报微信“熄灯号”特别推出“四史微讲堂”栏目,讲述红色经典,弘扬先辈精神。
作者简介
张开基,文中身份为红四方面军第30军89师267团4连排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倾听经典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系列之一百六十
包座之战
■张开基
包座之战是扫除长征路上障碍的重要战斗之一。
一九三五年的秋季,我在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四连当排长。我们部队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就向松潘前进。沿路不断与敌人进行战斗,翻越过海拔五千米、五黄六月气温也在零下的雪山,越过了一望无际长年积水的草地,到达了班佑。几个月的连续行军与战斗,大家以为可以住上房子歇口气了,谁知刚歇下几个钟头,半夜里师部就来了命令,要我们立即向巴西救济寺方向前进。
老天爷好像故意与人作难,一个劲儿地下着大雨,同志们的衣服、装具全部湿透了,像从河里刚捞出来的一样,被冻得浑身紫青,满是鸡皮疙瘩,但大家情绪还是很高涨。
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前面遇上了敌人,我们奉命向敌人把守的一个山头前进。快接近敌人的时候,隐隐约约发现敌人都是穿着灰制服,大家都很高兴:这一定是敌人的正规部队,保险有弹药、枪支,还会有吃的东西。大家一心要换支好枪,多弄一点子弹装备自己,所以加速前进。这时敌人也发觉了我们,拼命地射击,用机枪封锁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天还下着大雨,子弹也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但为了快速消灭敌人,同志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敌人还没来得及还手,我们就用一排手榴弹把前哨敌人的一个排消灭了。正要继续向上冲时,我们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巩固已得阵地,等下午交给兄弟部队接守后,马上撤回班佑去。“撤回班佑?”当时同志们都很奇怪,弄不清是什么原因,当晚回到班佑后,大家还议论纷纷,有人估计:可能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交给我们去完成。
第二天中午,团政委来到我们连队,大家都围住他问长问短,他把大家集合起来,介绍了情况,说昨天打的不是主要敌人,要我们去包座,并说那里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我们。他的话刚讲到这里,不知是谁喊了声:“服从指挥,坚决完成重要任务!”大家的情绪立即沸腾起来,许多人举手报名,要求给自己分配最艰巨的任务。
当天夜里,部队就出发了,急速向包座挺进,我们很快地赶到了目的地。这里已经住着中央机关的首长和许多部队,好多部队都在雨地里露宿。我们干脆坐在雨地里暂时休息,因为时间紧迫,我们没有多停,就从右面一座山上爬上去了。
这座山就在包座眼前,到处是悬崖陡壁,形势险要。因为要突破敌人的阻击,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全通过包座,这里就成了军事要地。
这天傍晚的时候,在我连前面山头的五连阵地上首先发生了战斗。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五连同志已连夜打退了敌人几十次冲锋,杀伤了几百名敌人,同时五连伤亡也很大,急需支援。当时因为我们阵地不能离开,一时又抽不出人力支持,所以只好用火力阻击来杀伤敌人,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时,敌人才勉强占了五连阵地。另一面的敌人,在下午三时,倚仗着密集的火力和集体冲锋,突破了我连的第一、二道前沿阵地,把我们压到最后一道堑壕内。
敌人向我们最后一道堑壕发起了进攻,一个两个,一群两群的敌兵,弯着腰冲过来了。临近的敌人投来一颗手榴弹,冒着烟落到我跟前,我立即拾起它投回给敌人。随后,敌人又接连不断投过来手榴弹,我和指导员都用同样的办法回敬了敌人,敌人有些慌乱了。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我身后那挺打不响的轻机枪(因为常常没有子弹)忽然“哒哒哒”地叫起来,惊慌失措的敌人乱成一团,我一看这正是反冲击的好机会,就高声喊道:“同志们,冲呀!”趁着弥漫的硝烟和尘土,就冲出了堑壕,立即和敌人展开了搏斗。我一个大跃步冲到敌人一个连长跟前,双手拦腰把这个家伙紧紧抱住。这家伙大概吓糊涂了,枪也打不响了,只用它对着我的头乱敲打。我这时也不知道痛,死死地抱住他不放,决心要干掉他!但我因为几天没吃饭,身体很虚弱,眼看就要被敌人摔倒时,突然跑过一个人,端着刺刀对着这家伙就是一刀,随后又打了一枪。我就又同大家喊着“冲呀!杀呀!”冲向敌人群中。
一时枪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敌人纷纷溃退,根本不敢抵抗。我们越打越猛,哪里有敌人就向哪里冲,狠狠地追击,一直把失去的阵地全部夺回,并把敌人追赶得看不到了才停止。战斗结束后,我们获得了两挺崭新的机枪和一大批子弹,大家空了的子弹袋又被装满了!
(相关链接:包座战役,1935年8月底红军右路军到达班佑、巴西地区。班佑以东地区的上、下包座地势险要,是红军进入甘南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以第49师驰援包座,堵截红军。右路军用围点打援的战法,歼灭包座地区守敌及援敌5000余人。此役扫清了红军北上的障碍,打开了红军向甘南进军的通道。)
(本文选自《星火燎原》,略有删减;《星火燎原》是毛泽东题写书名,朱德作序,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红色经典,生动再现了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基因血脉,蕴含着伟大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