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溯源中华文明》:追溯文化自信之源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震中 责任编辑:益西拉姆
2024-04-20 08:12:40

追溯文化自信之源

■王震中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有着极为悠久璀璨的文明史。它不曾中断、不断革新,它多元一体、兼容并蓄。《溯源中华文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一书,阐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的历史脉络,解释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成因,引导读者深化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用考古学来溯源中华文明,是本书的鲜明特色。4位作者均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亲身参与者。本书重点阐述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就是以距今5000多年前至3000多年前之间,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4个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中心性遗址为研究重点,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和对周围地区聚落分布的调查。这一工程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书中“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一文,在探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阐明古代都邑、都市是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物化载体,进而阐明中华文明内部凝聚力与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可以说,本书是我国考古学在中华文明研究上的重要成果。

本书作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学术著作,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学术理论性、思想性强。书中“古国时代”一文,在论述上古广泛存在的“国”的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就目前资料看,古国极有可能在开始对周邻开展大规模整合的时候,其社会的演进才算到了可以称之为国家的程度。“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一文,则系统分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并强调中华文明这五个特性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互为因果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客观辩证地分析中华文明,对中华文明中的负面因素亦做出了深刻剖析。书中“论原始宗教与祭祀在王权与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一文认为,原始宗教在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中,特别是在王权的出现和强化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它畸形、过分的发展,超出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所能承受的极限,可能也成为一些地区早期文明夭折的原因。读此书,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学术研究者治学的严谨、深入和睿智。

中华文明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明,国内外对其研究很多。将中华文明放在世界文明的大视角中探讨,才能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华文明,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明的特性,更加科学地衡量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

本书不仅多处评析世界各国学者对全球文明、中华文明的研究,还通过中外文明的对比研究,在更为宏大的时空中解读中华文明。在“文化上和政治上早期中国的起源与形成”一文写道,早期中华文明可称为“天下文明”模式,以区别与两河流域的“城邦文明”模式和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模式。“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一文则指出,在世界历史上,也曾有过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地区与国家,甚至有些地区的文明历史更为久远,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北非的古埃及文明等,但是世界上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历史的国家或地区只有中国。翻阅此书,我们不禁感慨世界文明的博大与沧桑,更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悠久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