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脚“写”的第一本游记
■罗维孝
我早年当过兵,后来在家乡四川雅安电力集团公司工作,因身体不好提前退养。医生说,冬泳可以预防、治疗多种疾病,我便把冬泳培养成最大爱好,寒冬腊月依然在青衣江里“扎猛子”。
我从小有一个愿望:沿着川藏公路走到拉萨,走最想走的路,看最想看的景。于是我和几位冬泳爱好者相约:骑车上“屋脊”!
2005年5月22日,我们一行7人踏上了骑行青藏高原的旅程。
骑游青藏高原,说起来轻松,等真迈出第一步,才知其中的艰辛。途中要翻越折多山、海子山、唐古拉山等多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瞬息万变的恶劣气候,一路上随时可能遭遇暴风雪。突遭藏獒袭击、路遇激流险阻、遭遇暴风雪挣扎求生、路遇塌方差点被埋、为探路一脚踏空险些掉下深渊……这诸多真实而惊险的情景,让我想起来都觉得后怕。这些不但挑战着人的体能,更挑战着人的意志。
6月25日,我们抵达拉萨。7人的队伍只剩下我和梁辉、郭绍奎3人。后来,我和梁辉又从拉萨出发,骑行青藏公路返回。骑至羊八井,青藏铁路轨道正在铺轨。施工负责人执意请我们参观刚刚铺就的最远端铁轨,称我们是“青藏铁路的第一批游客”。
途中,我们登上了唐古拉山口。雨雪过后的唐古拉山雄伟壮丽,不远处是即将竣工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我俩“聊发少年狂”,任由自行车一路飞驰而下,痛快地尽享在天路上“飞翔”的感觉,半天时间,我们竟一口气“飞翔”了127公里。
7月22日,我们经成都回到了出发地雅安。历时62天,我用自行车画出一个万里圆弧。
从青藏高原回来后,很多省内外的“驴友”找到我,向我打听骑游青藏高原的相关事项。这让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把这次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呢?记录下行程的豪情与欢乐、艰难与痛苦,记录下青藏高原磅礴的气势,记录下沿途纯粹的自然美,记录下旅途中的那一个个瞬间。
但我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水平,写作的艰辛并不亚于重上一次高原。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六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创作。
“这是一本充满真情实感和心路历程的好作品。”四川民族出版社编辑听说后,主动上门索稿。在第十七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问道“天路”——骑游青藏高原六十二天》一书举行了首发式。
此后,我开始“轮走天涯”,骑着心爱的单车遍游神州大地,其间3次踏上青藏高原,用轮迹丈量了4条进藏公路(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公路)。继而从大熊猫发现地四川雅安宝兴县邓池沟出发,穿越8个国家,行程1.5万多公里,最终抵达大熊猫发现者阿尔芒·戴维的故乡法国艾斯佩莱特。骑行归来,我又开始“脚写的游记”,先后完成了《逐梦行者》《悟道丝路》等书的创作。
我今年75岁了,除了每天坚持游泳和在市郊短途骑行健身外,还办了一个公益的骑行游历博物馆,陈列我的创作手稿、拍摄的照片、骑行过程中收集的纪念品。我每天都在博物馆“上班”,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博物馆已成为雅安的网红点、游客的“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