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在解码生命过程中,激发对生命的敬畏,重塑对自然的谦卑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王美华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4-29 14:02:27

《生命密码》——

揭开基因的神秘面纱

■王美华

明代发生过一桩趣事。

榜葛剌(今孟加拉国一带)向永乐皇帝朱棣进贡了一只外形奇特的生灵,只见它“前足高九尺,后六尺,颈长丈六尺有二,短角,牛尾,鹿身。”在此之前,多数国人从未见过这样的生物。大臣们纷纷进言,认为这是麒麟的化身,是天降祥瑞。一番颂词,捧得朱棣龙颜大悦,于是传来画师,作画一幅,名曰《明人画麒麟沈度颂》。这幅画流传到今天,画工精细,写实程度极高。

然而,当现代人翻开这幅画时,却忍俊不禁——画中的“麒麟”分明是一头长颈鹿!

初读这段典故,正是在尹烨的科普著作《生命密码》中。尹烨是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也是一名生物科学工作者。在《生命密码》书中,他不仅介绍了长颈鹿独特生理构造背后的生物学真相,更引领读者重新审视生命演化的奇迹。

书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令人大开眼界的冷知识:原来银杏树的寿命长得惊人,最古老的银杏树树龄约有5000—6000年;鳄鱼的血液中含有强效的杀菌肽,即使在非常不清洁的水中,鳄鱼的伤口也能够快速恢复;温顺乖巧的小白兔猎食和反被猎的能力都非常弱,这样的种群持续生存靠的竟然是超强的繁殖能力;牡蛎可以雌雄同体,也可以雌雄异体,甚至可以雌雄转换……正如书中所述:“生命如此美妙,我们却知之甚少。”生命奥妙无穷,密码就在于基因,许多看似寻常的生命现象,背后可能藏着惊心动魄的生存史诗。

提起基因,不少人觉得它过于高深、过于专业。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胚胎冷冻……这些词让人云里雾里。但是,它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有些人千杯不醉、有些人却一杯就倒?为什么有些人一喝牛奶就容易拉肚子?面对基因缺陷带来的罕见病,人类真的束手无策吗?如何让“肿瘤君”滚蛋?人类可能永生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便在遗传与环境中。

尹烨的这本《生命密码》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他用通俗的语言揭开基因神秘的面纱,将人人都关心的基因科学知识娓娓道来,让知识像爆米花般噼里啪啦蹦进读者的脑袋——比如,他在书中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解答了“我们是谁”:人是具有23对染色体、基因组为30亿对碱基、基因总量约为22000个以及携带了10倍于人体细胞数量的微生物的有机体。

书中最具冲击力之处,是将地球46亿年历史压缩成人类的一年: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不过是地球这一年中最后一分钟的一支短小插曲。当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染色体的数量并不比马或驴子更多,人类的基因组甚至比小麦还少时,我们就会明白,人类只不过是自然界万千生物中的一种,能站上食物链顶端实属幸运。

在解读生命密码的同时,这本书始终流淌着人文主义的温暖潜流。当讨论试管婴儿技术时,作者的笔锋陡然严肃,并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作者在憧憬科技缔造未来的曼妙图景时,也不忘敲响伦理的警钟,这种清醒的辩证思考贯穿全书,让人意识到,没有科技的人文可能是愚昧的,但没有人文的科技一定是危险的。

认识生命,就是认识自己。或许这正是科普阅读的终极意义——在解码生命的过程中,激发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重塑我们对自然的谦卑和对万物生灵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