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汉江记》:飞跃生命的表达
■秋杰
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秦岭汉江记》是一部历史文化散文集,在澄怀观道中,作者楚建锋通过对人们熟悉的秦岭、汉江的书写,传达了自己的历史思辨、美学观察、人类学观照,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叙述,令笔下静穆的山水有了飞跃生命的表达。
楚建锋以生于斯、长于斯的秦岭、汉江为中心,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胸襟以及喷薄欲出的豪情,将所见所思所想所感化为52章19万余字的上篇“秦岭岁月”、下篇“汉江泳思”。正如作者在该书开篇所写,“一万个人的心中,有一万个秦岭。是为‘秦岭之子’的我,有了自己的‘秦岭岁月’”,这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心灵独白。下篇,作者写道,“‘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中的汉江,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祖祖辈辈饮着这江水长大,血液里融入这江水之美——格物而后知、‘富润屋,德润身’的我的‘不可泳思’之地”,亦表现出对故乡浓厚的感情。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厚重永恒的山和灵动变化的水,一直是中国人的审美意象、道德比附、心灵镜鉴。翻开上篇,作者从华夏脊梁、文明薪火、大秦帝国、千年皇都、心灵家园等角度书写巨龙秦岭,将黄帝、后稷、西王母、龙首山、皇人山、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黑鹳等纳入笔端,气象万千。展读下篇,作者聚焦汉江天下锁钥、膏腴之壤、汉有游女、以水论道、两汉三国等横断面,书写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淋漓尽致地呈现汉江泽及万物而不以为德,利及万民而不以为功,爱物无遗而不以为仁,舍己为人而不以为惠的一面。
历史文化散文书写,既是怀古幽思的心灵之旅,又是求知求真的“真刀真枪”之战,容不得马虎。写作中,楚建锋努力跨越时空,让历史的肌理融入静态的山水,呈现有血有肉的自然。作者以探秘者的姿态,让心灵与山水同游、与历史碰撞、与天地相交,在见山见水、见景见史、见物见理中,引读者进入一方审美天地。
识山水而明天理、见历史而知大义、话人文而晓中国,是历史散文的价值追求。掩卷而思,仿佛灵魂与秦岭汉江有了一番神交,或许也会促使你拿着书本、收拾行囊,开启一次崭新的山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