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基淳,1914年3月21日出生,河北景县人。幼年时,聪颖好学,喜读历史故事,热心革命事业。从北平志成中学毕业后,为实现航空报国的梦想,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历任中央航空学校飞行教官、暂编驱逐队队员。1936年10月,任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分队长。11月,随队长李桂丹援绥远抗战之役,即崭露头角。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14”空战之后,第4大队转战于京沪杭各地上空。吕基淳每战争先恐后,先后在南京、上海、太湖等地击落敌机5架。他率队与日本木更津航空队多次交锋,将该队大部歼灭。他最为擅长夜袭战术,并认真总结和摸索实践,被誉为空军中的“夜猫”。8月21日,第4大队奉命以9机携带100磅炸弹及燃烧弹护送第二大队,并轰炸杨树浦裕丰纱厂至明华糖厂之间的敌人。是日15时,23中队6架飞机飞抵目标上空,自7000英尺一次投弹,未经命中,但在大战山发现敌水上机两架准备起飞,吕基淳和队员姜世荣不顾敌防空炮火密集,遂降低高度数次进行射击,随后安全撤离战场。8月24日,吕基淳在句容附近击落敌机一架。8月26日,日军两架轰炸机乘夜色偷袭南京,他受命驾机升空迎击。其中一架敌机尚未飞抵南京上空,即被他击落焚毁,另一架见势不妙向东逃窜,他紧追不舍至天长上空又将其击落。9月4日,吕基淳又于上海击落日机一架。9月7日,他率4架战机与多架日机在无锡太湖上空相遇,虽然我寡敌众,我机性能上也处于劣势,但他临危不惧,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带领队友奋勇冲杀,率先击落日机1架。经过激烈战斗,日机相继败逃。战斗中,他臀部受重伤,当返回南京大校场机场时,因飞机起落架被击坏,油也消耗殆尽,迫降时飞机打了一个滚,他侥幸得以生还。
1937年10月16日,吕基淳任空军第4大队第23中队副队长。1938年1月16日,升任上尉本级队长。因战果辉煌,获颁四星星序奖章。
1938年2月18日,日军重轰炸机12架、驱逐机26架袭击武汉,空军第4大队第21、22、23中队的29架战机起飞拦截。吕基淳率第23中队8架伊—15战斗机自孝感飞回支援。在重创敌机后,吕基淳于滠口上空中弹牺牲。因生前战果辉煌,被追赠为少校。2月20日,武汉各界在汉口总商会公祭在“二一八空战”中殉国的空军将士。次日,武汉三镇举行了盛大的空战祝捷及追悼殉国空军将士大会。
在吕基淳的遗物中,留有吕父家书,其中曾言道:“至此次是两大民族的拼命战争,为我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那是尽人而知的,无庸提它在这种战争上留个名字,在这种战争里参加工作并且要显显身手,叫那些自诩文明先进、军备机械化,而专以侵略为目的底野蛮国家,不敢把我们估价太低,这是多们露脸!这是多们有趣!——比当赵子龙还有趣些!……如此在家即为孝子,在公即为忠实国民。盖国若不存,家亦无托,努力前进,为国即是为家也。”吕基淳奋不顾身保家卫国,血战长空与敌拼杀,正是将父亲的谆谆教诲铭记在心。
2015年8月24日,吕基淳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