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爽:拒绝担任伪县长 抗敌牺牲留英名
■曹友林
沈爽(1896—1942),字子儒,满族,吉林省双城县镶黄五屯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立志弃笔从戎,化名白涤非,组建起1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军,自任司令。1933年,奉党的指示转移到北平。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国民抗日军参谋。同年12月,国民抗日军改编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任参谋。1940年夏,调到中共平北地委做敌工工作。1941年11月,任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1942年4月8日,在震惊平北的“臭水坑惨案”中壮烈牺牲,时年46岁。
为抗日叔侄反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在公立小学任教的沈爽再也无法安心教书。他辞掉教职,化名白涤非,经多方努力,拉起了一支1000余人的抗日自卫军,活跃在黑龙江双城县东西部地区,开展游击活动,攻打伪警察所,袭击日军巡逻队,镇压铁杆汉奸,给日伪统治造成很大威胁。
日伪多次“清剿”不成,便想用高官厚禄诱降他们。敌人探听到这支自卫军的白涤非司令是本地人,便放出风去:如白司令率队归降,立即授以双城县县长之职。沈爽闻之淡然一笑,笑称:“让鬼子见他的鬼去吧。”但他的一些家人却心动了。
一天,他的四叔来找他,劝其归顺。沈爽自小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四叔,但这次却直斥四叔老糊涂。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咱是中国人,绝不能当亡国奴。侄儿抗日是为国尽忠,战死可以,投降不成!”四叔不死心,又劝:“听说你归顺了就当县长,这可是好事。抗日不缺咱一个,见好就收,当了县长也好光宗耀祖。”沈爽大怒,拂袖而起,斥道:“你心里要还有祖宗,就说不出这番混账话!我抗日难道是为了升官发财吗?要当汉奸县长你去当,我不稀罕!”说罢昂然而去,从此叔侄决裂。
扮先生径闯密云
1940年7月,沈爽来到丰滦密联合县做敌后工作。当时,根据地初建,不仅敌特汉奸猖獗,而且缺少情报网,物资匮乏。要获取重要情报和购买军需物资,只有到密云县城去。
这天,他扮成教书先生,头戴礼帽,身穿长袍,暗藏手枪,来到密云县城西门。守城门的伪军盘问他,他自称是教书先生,与县城大士绅苏俊峰是亲戚,乡下闹八路,来县城谋点事干。伪军见他长相儒雅,神情淡定,没搜身就让他进了城。
他打听到伪县政府要员苏俊峰家,径直而入,直接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并对其晓以大义,最后说:“我今天不请自来,要抓我请便。只要不怕血溅厅堂,你家就是我的坟场!”苏俊峰本就是被迫做伪事,又被沈爽所讲道理和他的过人胆量所折服,答应帮忙。
沈爽在苏家住了几日,通过他接触了伪县政府、伪新民会、伪商会、伪警备队的一些人,做了大量抗日宣传工作,获取了一些情报,然后大大方方出了城。
此后,沈爽又多次进出县城,购买药品、布匹等,还在伪职员、伪军中发展了一些秘密情报员。一次,他通过伪商会征收到一大笔救国捐款,塞满了两个点心盒子,他镇定自若,以走亲戚为由,大摇大摆地带出了城。
披肝胆策反敌伪
沈爽注重对伪军、伪组织的瓦解工作,不放过任何可利用的机会。
1940年底,沈爽了解到密云县伪警备大队有个中队长叫张博,河北沧州人,穷苦出身,他的部队很少祸害百姓。沈爽便通过县城内关系约其见面。两人见面后,张博方知眼前人是八路军,很紧张。没想到沈爽开口就肯定了他不与鬼子汉奸一道祸害老百姓,是个有良心的人,接着表明此来只是谈谈心,交个朋友。
疑虑消除,二人谈了很久。沈爽从日本入侵谈到中国人民的苦难,从抗日救国谈到八路军的所作所为,从民族大义谈到怎样做才算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话到深处,说得张博痛哭失声。从此二人成为朋友,张博向沈爽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并在沈爽进出县城时提供掩护。
过了一段时间,沈爽觉得条件成熟,便劝说张博弃暗投明,张博也有此意。1941年8月,在八路军10团的接应下,张博率本中队70余人借跟随日军“扫荡”之机,携两挺机关枪、数十支步枪战场起义,加入八路军10团。
自饮弹宁死不屈
1941年11月,沈爽被任命为丰滦密抗日联合县县长,上任后正赶上日伪军对丰滦密进行两月余的“万人大扫荡”。日伪施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以所谓“民匪隔离”为目的集家并村修“人圈”,制造了方圆200余里的丰滦密无人区,使根据地抗日斗争面临了空前严酷的局面。为稳定民心,沈爽要求干部县不离县、区不离区、村不离村,“哪怕只剩了一个村庄,一个山头,也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1942年3月底,沈爽率县政府和10团团部一起隐蔽在黄花顶山下一个叫臭水坑的地方。由于居住日久,被敌人发现。4月8日,1000余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臭水坑。听到报警枪声,沈爽立即命令将机密文件埋掉,然后指挥干部战士突围。但敌人太多,封住了所有出口,他们只能且战且退,一直退到东沟的东北角,被悬崖拦住。沈爽和警卫员背靠背对敌射击,一直打到只剩一颗子弹。沈爽对警卫员讲:“出去告诉同志们,多大困难也要坚守住我们的根据地。”然后枪顶头部扣动了扳机,饮弹自戕。
战后,残忍的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悬挂在大水峪据点示众,妄图震慑抗日军民。但适得其反,沈爽的牺牲精神和临终嘱托激励着丰滦密抗日军民更加顽强地斗争,直至取得抗战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