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0-21 17:09

杨达,原名杨先达,字闻非,1902年出生于四川彭县(今彭州市蒙阳镇)一个农商兼顾的家庭。1919年就读于彭县中学14班,并与13班、17班进步学生何秉彝、杨石琴交往甚密。1921年,杨达、何秉彝、杨石琴等先后毕业,去成都求学。1923年,杨达考入成都华西大学医科班。1924年4月,杨达冲破家庭重重障碍,与杨石琴同赴上海求学。到上海后,杨石琴考入上海法政大学,杨达考入同济大学医科班。在上海读书后,杨达便对上海大学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时还专门到上海大学去听邓中夏、瞿秋白等人讲演,接受党的教育,开始意识到中国人民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派,科学技术才能发展。杨达目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祖国,反动政府助纣为虐,深感国难当头,医术只能治人,不能治国。于是,他改变过去的志向,毅然放弃学医,怀着救国救民的满腔热忱,于1925年初同何秉彝、杨石琴一起转入中共主办的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杨达进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后,与当时在上大执教的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等共产党人有了直接的接触。他在这些共产党人的指引下,一面刻苦学习马列主义,追求真理;一面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实际斗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久,杨达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达离家后,父母不断托人捎信,嘱其回归故里。但杨达不动摇,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说明了自己不回家的原因,并告诉父母:“现在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是自相残杀的社会,是污浊的臭不可当的社会。”“现在中国,上至总统,下至警察,那一个不是吃人的禽兽”?“社会如此黑暗,家庭如此恶劣,过去我不知道,如入鲍鱼入肆,久而不闻其臭,固然不说了,现在我知道了,就要去掉臭不可当的东西。我的紧急任务,就是预备这种力量。换言之,我要改造家庭,改造社会”。“怎能再坠入黑海,陷入粪坑呢?”信中表示出坚决走上革命道路,义无反顾的决心。

1925年5月15日,日本资本家枪杀了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同时还打伤10余名工人群众,这一事件激起了上海各界民众的反帝怒火,在上海学生界反响更为强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于28日在上海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在5月30日这天举行全市的反帝示威游行活动。29日,各校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迅速组织了2000多人的讲演团,准备次日到租界进行反帝宣传,声援工人斗争。杨达同何秉彝、杨石琴等积极投入到这一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中,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五卅”这天,天气炎热。午后,各校学生,手举小旗帜,带着传单,高呼口号,如势不可挡的洪流,向租界涌去。他们向租界当局提抗议,要求日商赔偿工人损失,惩办凶手。此时的杨达,与同学一道,到租界讲演、散传单、贴标语,参加组织游行群众队伍。游行时,群众队伍受到英军巡捕开枪镇压。何秉彝当场中弹,身负重伤,牺牲在医院。杨达到医院探视,被一外国人推下医院大楼,不幸负伤。杨达不顾个人伤痛,即将何秉彝惨遭杀害的详情,写信给家乡的彭县中学,激起了家乡母校师生对帝国主义暴行的无比愤怒,推动了彭县的爱国主义活动。这年6月,他又同阳翰笙、李硕勋、余泽鸿等四川籍在上海大学的同学,作为上海大学代表出席了全国学生联合会召开的第七届代表大会。会后他们又投身于大革命洪流中。

①AB团:系Anti—Bolshcvik即反布尔什维克之英语缩写,是国民党顽固派——右派,反共反左的一种秘密组织。1926年春,杨达与部分同学奔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被编入第三军,后任朱德的军官教团参谋长兼秘书。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三军驻防江西,军长王均任南昌卫戍司令。朱德经早年讲武堂同学、时任江西省长朱培德的推荐,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杨达亦随朱德兼任秘书。不久,朱德前往临川,杨达代理公安局长。一个月后,朱德由临川来电辞职,杨达亦随即离开南昌公安局。北伐军进驻南昌后,蒋介石亦窜到南昌从事反共活动。他伙同陈果夫指派反共分子段锡朋,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名义进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网罗反动分子和国民党右派,组成反共组织“AB团”①,用武力夺取江西省党部领导权,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蒋介石在南昌又指使新编第二师国民党代表倪弼杀害了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面对猖獗的敌人,江西革命群众激于义愤,捣毁了段锡朋集团主持的江西伪省党部。杨达、方志敏、刘九锋等共产党人在南昌总工会开会决定:在南昌新舞台召开群众大会,举行反“AB团”的示威游行。他们一面在新舞台召开大会,一面挑选军官教育团部分学员和少数公安局警察,组织一支以党团员为主体的精干的战斗队,攻打伪省党部。杨达亲自担任指挥。他率领战斗队,身藏短枪,在中山路一带巡逻,暗中保护新舞台大会的顺利进行和游行队伍的安全;同时战斗队又捣毁了伪省党部,当场抓获程天放、罗时实、许鸿、曾华英等“AB团”首要分子;(被抓的AB团分子后被王均释放)漏网的“AB团”分子丧魂落魄,逃离南昌,从此结束了“AB团”把持江西省党部的历史。

为配合八一武装起义,杨达奉命离南昌前往丰城,担任杨池生部师政治部宣传科长,抑制杨池生部的行动并开展瓦解敌军工作。南昌起义枪声打响,杨池生部被击溃,杨达即隐蔽下来。8月3日,起义军按计划撤离南昌。南昌卫戍司令王均,便开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白色恐怖顿时笼罩整个南昌城。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杨达奉组织命令留下,没有随起义军撤走,坚持在丰城至南昌一带从事秘密的革命活动。1928年2月1日,杨达在南昌联络工作后,正欲乘船返回丰城,不幸在船码头遇上在此值勤的原在南昌公安局相识的熟人,现为南昌公安局五分署署长燕秩。燕即以拐带民女为借口将杨达逮捕,并送交卫戍司令部。卫戍司令王均得此消息,即派司令部法官杨给华严刑审讯。在敌人屠刀面前,杨达始终坚贞不屈。后被反革命分子蓝仲和指证杨达是共产党员,遂被杀害于南昌,时年25岁。杨殷杨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