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0-24 15:00

徐英,字紫衡,曾化名徐瑚琏、于凤鸣,1907年8月19日出生于浙江武义县溪里乡水碓石村。

徐英6岁时,父母双亡,由两位姐姐抚养。两位姐姐生活也很贫苦,徐英只读过五年书。14岁那年由二姐夫介绍到武义石竹一家南货店当学徒。次年,徐英由舅舅介绍,到武义桐琴染布店当杂工。18岁那年,徐英经远房姑夫介绍到了宁波,在宁波美球针织厂当了工人。

宁波是五口通商口岸,20年代,已有一批新兴工厂和一批产业工人队伍。美球针织厂规模不大,还不到200工人,设备也较简陋,资本家对工人剥削很重,工人工资低,待遇差。徐英发现工人和农民都一样受苦,内心充满着矛盾和不平。

1925年,上海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五卅反帝斗争。当时徐英和一批新工正在上海福华丝边厂培训,看到了帝国主义的横行霸道,又看到了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力量,回到宁波后,发动了全厂工人成立工会。徐英在厂里,不但技术熟练,而且性格豪爽,乐于助人,威信很高,他被选为第一任工会主席。他领导全厂工人与资本家开展斗争,要求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迫使厂方接受工人们的正当要求,逐步改善了工人的生活福利。徐英还以工会名义,成立了“工人之家,办起了工人识字班,培养了一批工人骨干。徐英在织布车间做工,他和同厂拉纱车间的女工许兰,在斗争中志同道合,逐渐产生了爱情。

1926年1月,中共宁波地方委员会成立,加强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组织部主任王家谟(王小曼)在8月介绍徐英入党。徐英又发展了许兰和其他几个工人入党。1927年2月,中共美球针织厂支部成立,徐英为支部书记。宁波市总工会成立后,徐英又协助市总工会委员长王鲲工作,在江东修船厂、通利源榨油厂等几个较大的工厂发动和组织工人。王鲲因工作较忙,就把南门和西门一带工厂的工会工作,全部交给徐英担当起来;许兰则由地委分配去筹办市中心区工会联合会,以后就担任这个联合工会的副主席。徐英和许兰结为夫妇,他们一边做工,一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26年10月中旬,北伐军挺进浙江,徐英协助王鲲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制订了《优待工人条例》,鼓舞工人斗志,全市先后成立了80多个基层工会,会员增加到了80000余人,而且还筹建了一支工人纠察队。徐英和王鲲一样,深受工人拥护,成为宁波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

宁波是蒋介石的老家,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就派来了心腹王俊到宁波担任宁台温防守司令。王俊勾结豪绅恶霸,收买流氓打手,先寻衅闹事,放火烧了总工会。继而又以《民国日报》载文攻击蒋介石为借口,扣留了报社社长庄禹梅(国民党左派)、中共宁波地委委员杨眉山(国共合作国民党市党部负责人),王鲲(总工会委员长)前去交涉,也被王俊扣留。4月9日,王俊秉承蒋介石命令正式宣布戒严,发动“清党”。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宁波市党部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市总工会、农民协会等革命群众团体,全被王俊派出的军警占领、查封;许多革命人士被扣留拷打;参加抗议示威的游行队伍,遭到反动军警的武装镇压。宁波出现了一片白色恐怖,党组织不得不由公开转入地下活动。形势的急剧变化,革命队伍中也有些人惊慌失措,有的甚至逃之夭夭。在这关键时刻,徐英和许兰毫不动摇,徐英担任地委机要联络员,许兰负责经管地委的机密档案。他俩的住处,成了地下党的秘密机关。

6月22日,蒋介石又派“清党”要员杨虎、陈群从上海来宁波“清党”。当天下午,杨眉山和王鲲惨遭杀害。不久,胡焦琴等四位党员也被杀害。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徐英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改名为瑚琏,经常化装成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巧妙地避开国民党便衣密探,四处了解情况和进行秘密联络。他还通过永耀电力公司的党员和同情党的革命群众,利用外出检查线路的机会,暗中传递情报,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开通了一条秘密的地下联络线,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着无声的战斗。

国民党反动当局也嗅出了宁波的共产党还在继续活动,而且已知道王小曼(王家谟)和徐瑚琏(徐英)是两位不好对付的对手,所以贴出了“生擒王小猫(王小曼),活捉徐狐狸(徐瑚琏)”的反革命标语。美球针织厂的老板出来告发徐英在厂里组织工会“闹事”,结果,徐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徐英在监狱里坚贞不屈,面对敌人的审讯和严刑,他一字也没有吐露真情。厂里的工人,听到徐英被捕,义愤填膺,纷起向厂主交涉、抗议,提出“若不释放徐英,我们就都不上工。”老板惟恐事态扩大,只得答应保释徐英出狱。根据组织上决定,徐英和许兰从宁波城里转移到郊区隐蔽。

1927年夏天,根据省委意见,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把宁波一些暴露的同志调离。徐英、许兰和王家谟等同志一起到了杭州。11月间,根据省委的决定,徐英回他的家乡武义,担任临时县委书记。徐英回到武义后,先调查分析了情况,秘密串联,和失去联系的党员接上关系,召集了邵李清、倪云腾等同志在下王宅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传达了省委指示精神,推选邵李清为县委书记,倪云腾为团县委书记,会上确定了武义县委当时的任务是:积极开展宣传工作;恢复和发展党团组织;组织农民协会,筹建农军。

1928年8月,浙西特委派邵薄慈来武义检查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徐英协助县委在金畈村召开扩大会议。徐英在会上分析了革命形势,就整顿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农运领导提出了意见。他派地下党员蒋卓南打进县农会去当了主任,利用农会来开展工作。会议根据他的意见,决定在武义成立东、西、南、北四个党的区委,分头从事农运和筹建农军工作。

1928年冬,徐英奉命调回杭州,担任浙江省委常委,负责工人运动。1929年1月16日,浙江省委召开扩大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意见,由工人出身的徐英担任省委书记。

这一时期,杭州及各地白色恐怖愈加严重,不少党员被捕,党组织被破坏,由于有人向敌人自首,中共浙江省委机关也受到严重威胁。于是省委决定委员们分头到各地巡视,以便直接指导各地工作。徐英先后到嘉兴、浙西一带检查和指导工作。1929年4月,党中央在上海召开浙江省委及各重要地区的负责人会议,17日作出《浙江问题决议案》,决定暂时撤销浙江省委,另行建立杭州、宁波、湖州、台州、温州和兰溪六个中心县委(或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并决定徐英负责巡视浙东、浙南一带党的工作。5月,徐英来到宁波,再次领导宁波地区革命斗争。

5月下旬,党中央巡视员卓兰芳也来到宁波与徐英一起,恢复宁波党组织的工作。徐英化名于凤鸣,先后和一批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接上了关系。8月,中共宁波特支成立,徐英以中央巡视员的身份兼任书记。

鉴于宁波城区白色恐怖严重,特支成员难于集体活动,在执委之间实行单线联系,传递信息。徐英不顾个人安危,仍住在城里特支机关里。特支机关因当时经济十分困难,只在君子道三街4号楼上租了一间房子。但由于徐英有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安排巧妙,方法得当,各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党的组织迅速恢复发展,到了10月底,宁波特支,已在镇海、鄞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地以及鄞县警察局教练所内建立起党支部,有党员30多名。

在七八月间,徐英作为中央巡视员还前往台州、天台、温州等地对党的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将当地党组织恢复和活动情况及时报告中央。他参加了台州地区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共台州中心县委。

1929年9月上旬,浙西特委邵溥慈来武义布置秋收起义。9月13日,永康、武义两县党的领导人在桐琴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10日两县举行农民武装暴动。但敌我力量悬殊,暴动很快就失败了。国民党省防军派出一个团来武义配合县自卫队,到处搜捕参加暴动的同志。徐英指派倪云腾及时做好难友家属的善后救济工作。为了狠煞敌人的嚣张气焰,徐英和邵李清商量,派人镇压了抓人凶手林金良。

正当徐英领导宁波党组织努力工作之际,国民党当局对地下党加紧了破坏和搜捕活动,特支机关终于被特务发现,12月17日凌晨,徐英在君子道三街4号楼上被捕,押解杭州。当时上海《时报》在头版登出了消息:“宁波捕获共产党重要分子工人徐英。”

敌人从查获的党的文件和名册中,知道徐英曾任省委书记和宁波特支书记等重要职务,动用各种酷刑,企图从徐英嘴里得到党的秘密和党员名单。徐英不吐一字。1930年4月28日,国民党浙江高等法院判处徐英死刑,把他关在浙江陆军监狱内。

1930年7月,工农红军攻打长沙,各地农民暴动风起云涌,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屠杀监狱里的政治犯进行报复。8月27日,敌人将徐英、裘古怀等19位同志杀害于陆军监狱操场上。

全国解放后,宁波市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工人出身的24岁的省委书记和宁波特支书记,在出版的《宁波革命史迹画册》中专门印出徐英烈士的照片和事迹。武义县人民政府在风景如画的壶山脚下,修建了一座高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纪念徐英以及其他为革命而献身的英烈!

(王泰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