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全,1904年出生于湖北省咸丰县龙潭司一地主家庭。幼时念私塾,稍大兼习武艺,后负笈施南(今恩施)和省城武汉求学。在此期间,他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和共产党的主张,积极投身到工人阶级的斗争之中,1924年加入共青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与其堂叔黄兴武等成为施鹤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是党在鄂西领导革命的骨干。
1927年初,黄子全进入由共产党控制的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二期学习,聆听过董必武、陈潭秋、钱介磐等著名共产党人的教诲。他对从黄埔军校出来的恽代英等共产党人十分钦佩。5月,他参加了阻击夏斗寅叛军进犯武汉的战斗。经过党的培养和战火的洗礼,他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才能均有很大的进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省党部派遣黄子全等党部学员返原籍县,出任县党部改组委员。黄子全对国民党的叛变行径极为愤慨,将所携带的国民党反动文件全部抛入江中,偕同杨维藩(党员,来凤籍)径直到宜昌参加中共鄂西党团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杨、黄等返施鹤七县,建立组织,发动农民暴动。
12月,黄子全与杨维藩、黄兴武、金裕汉及(恩)施、建(始)、利(川)、来(凤)、鹤(峰)、宣(恩)等县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代表,齐集咸丰龙潭司秘密开会。根据鄂西特委的指示,正式建立了党在施鹤的第一个组织——中共施鹤临时特委,杨维藩为书记,黄子全亦为主要负责人。同时还建立了共青团施鹤委员会,黄子全兼书记。他将王家湾的一栋房屋全部腾出给党团机关办公。会议决定在龙潭司举行农民暴动,先占领咸丰,再取恩施。黄子全、黄兴武在当地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公开号召:“要吃饭、要穿衣,大家起来打主意”,“打倒土豪和劣绅,才得享安逸”。黄子全同自己的封建家庭决裂,带着15岁的兄弟黄子部参加革命,发展他加入共青团;在开展“吃大户”的斗争中,黄子全恳切地对群众说:“我家也是大户,粮食是剥削来的,父老兄弟们先到我家去‘吃大户’!”并亲手开仓分粮,杀猪砍肉。其父气得破口大骂:“逆子,逆子!”他一笑置之,又同黄兴武带领群众到别的土豪家去了。
1928年1月末2月初,在黄子全的发动组织下,龙潭司一带土家农民踊跃参加革命,达1200多人。于是,黄以龙潭司300名精干的农民为骨干,正式组成“施鹤农民武装总队”,黄子全为总队长,杨维藩任党代表,黄子全兴武总管后勤。下辖四个大队,聘请宣恩大岩坝乾善统联英会头目为教练。黄子全慷慨捐资打造梭标、大刀,装备部队,还配有土炮一门、土枪30余支。一时,王家湾一带整天舞刀弄枪、尘土蔽日,黄子全兄弟俩还把自家的粮食拿出来充当军粮。这是在施鹤地区我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随着又先后成立了施鹤青年协进社、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少先队等组织,革命声势轰轰烈烈。
2月上旬,黄子全受施鹤临委委托,到来(凤)、鹤(峰)指导工作。他指示来凤的共青团员要深入农村,迅即成立组织,扩大革命影响。在他的协助下,成立了以何世雄为书记的共青团来凤县支部。在鹤峰,他同党员徐锡如在县城组织了有工人、学生、市民共两三百人参加的示威游行,抗议当局的暴政。李秀峰等土劣贪官缩在宅院内不敢露面,大灭了反动当局的威风。
2月底,黄子全返回龙潭司,施鹤临委开会贯彻两湖省委关于举行“年关暴动”的指示,决计马上举行暴动。3月6日,农民武装总队在龙潭司庙前宣誓,黄子全鼓励大家奋勇当先,打进咸丰城,建立苏维埃,并宣布没收乡长黄明浩(是其三叔)、地主周远奎的粮食和财产,没收无边寺的全部田地和庙产。随后率领队伍,高擎红旗(一面绣镰刀、一面锈犁铧、一面绣“青年协进社”五字),拿起刀矛和土枪,高唱《农民联合起来》歌,浩浩荡荡开过龙潭河,驻扎在无边寺、青岗岭一带,等候宣恩、晓关神兵一到,便协力攻打咸丰。咸丰县长秦国达闻报大惊。3月7日,调集邓仲礼、冉彩平、李可端、颜希之四个团防,又通过颜希之收买龙坪联英会神兵头目陆耀弟共千余兵力,在老里坝堵住农民武装进攻去路,一面又派人劝黄子全解散武装。黄子全回信说:“把你秦国达的脑壳提来,我就解散武装!”秦国达恼羞成怒,3月8日一早,命令分兵三路,进攻总队无边寺阵地。其时,宣恩、晓关的神兵均未赶到,农民武装总队被迫孤军应战。黄子全指挥农军用惟一的土炮轰击,无奈最前面是陆耀弟神兵100余名亡命之徒,自恃神符护身,毫无顾忌。黄子全率队避开正面敌人的锋芒,迂回到洗场附近,堵击秦国达,将秦困在山堡上。各路团防闻讯一齐赶到洗场,总队以低劣的武器与真枪实弹的强敌激战两个多小时,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但此役却揭开了党在施鹤地区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黄子全不顾自家房子被烧,与杨维藩、黄兴武率30余名暴动队员掩护临委机关撤至宣恩大岩坝一带。
3月底,临委鹤峰会议决定在宣、鹤、咸、利等县继续开展对神兵的统战工作。黄子全率施鹤游击大队(由暴动幸存骨干在大岩坝所组成,黄任大队长)到宣咸边界活动,很快同乾善统神兵联英会武装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联合神兵武装三四百人大败宣恩团防秦汉章大队,并乘胜攻占宣恩县城,杀了县长施雨田,火烧县政府后撤出,震慑了反动势力。
11月上旬,以贺龙为首的湘鄂西前委和红四军在石门遭敌袭击,损失惨重,黄子全致信贺龙,请他率部到宣、咸一带活动。11月29日,贺率部91人、72条枪抵晓关,黄首先率游击队加入红军。随后又协助收编了晓关乾善统的联英会和黑洞王锡九的神兵李大菩萨(李长清)部近200人。这时,杨维藩闹独立,不愿带自己所控制的50余名神兵参加红军,黄子全以老战友关系说服他,协助贺龙使杨就范。这为处于极端困难境况的红四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施鹤游击大队和黑洞神兵并入红四军后编为特科一大队,杨维藩任大队长,黄子全任党代表。此后,黄子全跟随贺龙转战鄂西,取汪营,袭建始,屡建功劳。12月24日,黄子全奉命率30多名特科大队战士,化装成赶场的山民,身揣短枪,混入建始城内潜伏,清晨袭入县衙门,捕杀了县长陆祖贽,配合主力内外夹击,30分钟占领县城。1929年1月8日,红四军攻打鹤峰城,黄子全担任主攻。激战一小时,县长唐庭耀带残部弃城而逃,红四军进驻鹤峰。休息两日,又向退守在太平镇一带的敌人进攻。黄子全率部冲锋在前,追至洞长湾与顽敌展开白刃战,当场杀死唐庭耀等反动官吏四名。在此战斗中,区队长刘胜林腿部中弹负伤,黄子全亲自背他下火线,并日夜护理。黄子全这种勇敢杀敌爱憎分明的表现,受到贺龙的赞赏。
之后,特科大队编为第三特科大队,仍以杨维藩为大队长。但他此时因“不努力于党务”,“阻碍前委工作进行”,受到短期开除党籍6个月,并撤销其军职的处分。1月16日,杨对处分不满,同军需官杨在田(非党)在长坪煽动部属90余人,30余枪,向宣、来方向而去,脱离红军。尚在太平镇安顿伤员的黄子全得知后,立即带副官雪夜抄小路追赶,天明在雪落寨(宣恩境)追上了杨,他严厉斥责杨的叛逃行为,同时从大局出发规劝其悬崖勒马。但杨拒不悔改,黄子全与王德斌同志(党员)会商,遂将杨维藩处以死刑。随后,黄子全派王德斌回湘鄂西前委报告,自率队返太平镇寻找主力。此时贺龙率红四军主力已下湖南,国民党正纠集重兵“围剿”鹤峰苏区。黄子全只好率部先撤至宣恩椿木营,后又杀返咸丰,拟再以龙潭司为据点开展斗争。
1929年2月7日,黄子全率第三特科大队80余名战士、32支枪回到家乡,打开地主周远奎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穷人过年。周远奎逃到清水塘联防处报信,新任县长李永忠即带千余枪兵“进剿”,分三路从中寨坝、青岗岭、青苔坡向龙潭司进攻。黄子全部提前撤至晓关,李扑了个空。2月12日晚,黄子全又率部赶回龙潭司,偷袭未遂,便转移到黑洞,以后去利川、石柱等地。6月下旬,他率部并联合利川神兵共1000余人杀进利川城,县长仓惶出逃,击杀了蔡营长以下敌100余人,获枪百多支,并破狱放出被囚的无辜。
但是,在接二连三的胜利面前,黄子全对斗争的复杂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在“神兵窝”里停留太久,以致后来神兵头目不服调遣,并要挟他交人交枪,使之陷入困境。利川反动军队乘机向黄子全部进攻,南坪一仗,黄子全兵败。6月底,黄子全率部进入川东,在黄水坝(石柱境内)遭团防冉光寿袭击,突围出来,黄子全身边仅剩20余人、13支长枪、11支短枪,驻扎在利川老屋基。7月底,毛坝联防大队长团总刘清平以重金收买了黄子全的两名护兵,于9月12日将黄子全杀害,割首送往县城,向上头邀功请赏。黄子全牺牲时年仅25岁,其遗体由龙潭司乡亲要回,葬于锅厂沟。
建国后,人民政府追认黄子全为革命烈士,并刻名记事于烈士纪念碑上,让后世永远瞻仰。(刘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