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明,1901年生于湖南省桃源县双溪口一殷实农民家庭。郭天明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1922年,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一人到武汉求学,在同乡的帮助下,入湘省旅鄂中学就读,他主修自然科学。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大量的机器和精良的武器,立志学好本领,走一条科技强国之路。他课余常阅读各种社会思潮的书籍,与同学们热烈探讨强国之路。他发现,马克思主义最适合中国国情。在懂得了不解决社会制度问题,科学是救不了中国的道理后,他毅然投身革命运动,于1925年上半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冬,郭天明受组织委派回到桃源,应聘为桃源中学(今桃源县第一中学)教员。在向学生灌输进步思想的同时,他常常走乡村,串城镇,不辞辛劳地向工农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把革命的种子撒向群众的心中;并与外地回县的共产党员一道发展党员,于1926年6月创建了中共桃源支部。同年7月,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统一领导全县的工农运动,郭天明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参与改组国民党桃源县党部的工作,并当选为县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协助工人运动组织者周维城领导工人运动。他经常深入码头、工厂、作坊,组织工人、学徒开展争取8小时工作日、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环境的斗争。9月,他与周维城组建起工会筹建处,作为领导工人运动的临时机构。1927年2月县总工会成立,他被选为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会委员。
1927年5月下旬,常德发生反革命“敬日事变”后,郭天明被桃源县国民党右翼组织“救党委员会”列为28个要犯之一而加以通缉。他来不及与爱妻和一岁的娇儿以及年迈的父母话别,就匆匆出走他乡。
是年6月,石门县的官渡桥、西周一带来了一位卖笔的商贩,他不顾天气炎热,四处叫卖。此人即是远离家乡的郭天明,利用卖笔作掩护,四处寻找党组织,并很快与中共石门县县委委员曾庆轩等取得了联系。7月,他又与常德地方行动委员会委员陈昌厚等一起重建了中共石门县委,并任县委委员。此后,他依然身背皮囊,在石门县南乡六高、崇秀等地以卖笔和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先后配合中共湘西特委委员袁任远等恢复和发展了白洋湖、湖田等10多个党支部。
1928年2月28日,郭天明与袁任远等在福田乡秘密召开南乡党员会议,研究在南乡发动武装起义的问题。会后他与袁任远积极为武装起义作准备,把南乡的积极分子按区组成暴动队和游击队,秘密赶制长矛、大刀。
石门县国民党反动当局得悉南乡起义的情报后,赶忙向南乡增派警备队,准备重点“清乡”。郭天明和袁任远当机立断,于5月5日提前举行暴动。当晚9时,他与袁任远等10余人夜袭佘家饭店,揭开了南乡暴动的序幕。不到一个月,武装起义浪潮席卷南乡,很快形成了以太浮山为中心的纵横二百余里的武装割据局面。湖南国民党当局为此惊恐不已,慌忙派一个整编师并纠集桃源、常德、临醴、慈利等县团防数千人气势汹汹前来“进剿”。他与袁任远等率领起义后成立的湘西工农革命军第四支队与敌人展开了鏖战,终因寡不敌众,严重受挫。郭天明与曾庆轩等突围转移来到西北乡,与当地的革命同志汇合,坚持武装斗争。同年秋,他参加了中共石门县委与中共湘西前委的联席会议。会议制定了以西北乡为中心,发动武装暴动,夺取石门进而向桃源、常德发展的计划。由于湘鄂西红军在渫阳、泥市连连失利,计划搁浅。他随红四军转移至桑(植)鹤(峰)一带的重山峻岭中。这时,他奉命在中共湘西前委做政治工作,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爬山涉水,来往于中共湘西特委和前委之间,传达中央和省委的指示。
1929年初,冬雪还未褪尽,鹤峰县人民的春天却已来临了,红军一举攻克鹤峰县城。郭天明受前委派遣,参加鹤峰县苏维埃政权的组建工作。县苏维埃成立后,他又到离县城一百余里的北佳从事兵运工作。同年夏初,前委派郭天明到问题较多的桑植县樵子湾指导农民运动。他发动群众,清除了一批混入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中的不纯分子,吸收“农协”中的骨干分子入党,加强了区乡领导机构,使樵子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同年10月,他奉命返回鹤峰,出任县苏维埃主席,负责农运工作。
1930年2月,郭天明出任鹤峰县苏维埃主席。3月间,他根据当月召开的全县第二次党代表会议的精神,主持召开了县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布置开展全县的土地革命工作。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土地革命在鹤峰全县展开了。郭天明夜以继日地工作,负责组织举办了党员和土改干部培训班,选派了一批有经验的党员到各区乡从事建党、建政和土地革命工作。他还具体指导了各区乡土地革命委员会的成立,组织领导了全县分配土地、焚毁地契的土地革命工作,使鹤峰全县的土地革命工作,成为当时湘鄂边苏区土地革命工作搞得最好的县。获得土地的贫苦农民,热情歌唱:“分地盘,给工农,自己耕,自己用;设政府,苏维埃,工农好登台。好快乐,好欢喜,共产党万岁万万岁!”
1931年3月,郭天明负责主持全县的“肃反”、镇反工作。在“肃反”过程中,他认真负责,从不乱捕乱杀,保护了一批遭受冤屈的同志。同年4月,他奉调到五县联县苏维埃政府工作,被任命为联县政府土地部长。经过调查,他发现五县的土地分配存在不少问题,便领导土地重新分配,纠正了土地革命中的错误做法,促进了苏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同年5月,中共湘鄂边特委成立,他被选为特委委员,协助特委书记周小康领导湘鄂边苏区工作。
1932年夏,湘鄂边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郭天明随湘鄂特委和独立团退出鹤峰县城,转移到桑植、石门一带打游击。9月以后,形势更加险恶,他随特委向洪湖一带转移。10月,他们到达江陵沙岗,与湘鄂西中央分局机关汇合,不久,竟被湘鄂西中央分局领导人错定为“改组派”而遭被杀害,时年31岁。
(湘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