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姚旭东2013-11-06 16:06

蒋云,原名陈流,字宇中,又名陈淑文、蒋蓉、蒋雄,1903年生于江苏省江阴县周庄镇陈家仓。其父陈继轩,是个有名的中医。陈宇中1925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北伐战争时期,陈宇中受五哥陈叔璇的影响,放弃了去上海泰康食品公司就职的机会,毅然投身参加了革命,并于1927年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化名蒋云。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云和五哥转入江阴农村,联络党内同志,秘密发展党员,积极寻求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同年10月,中共江苏临时省委委员、省委特派员钱振标被派回江阴组建县委,并委任蒋云为县委书记。蒋云、陈叔璇和钱振标等按照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于11月15日在后塍成功举行了第一次农民暴动。由于当时缺乏武器弹药,蒋云应用自己所学化工的专长,负责调配炸药。他制造的土炸弹,在农民暴动中发挥了威力。蒋云能写一手好字,张贴在后塍街上的革命标语,悉为他所写。其后,他灵活机智,多次成功地从上海买回许多枪枝弹药。在轰轰烈烈的农民暴动中,蒋云机智沉着,富有才华,颇具组织才能,在党内威信较高。1928年1月,在周庄召开的中共江阴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上,蒋云当选为县委书记,并由他宣布成立了江阴红军,组织领导全县的农民武装斗争。

在以蒋云为首的江阴县委领导下,江阴农民先后举行了后塍、扬舍、峭岐等多次大规模武装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气焰,在大江南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江苏省委充分肯定了江阴的农暴斗争,在分配中共六大代表时,特别指定江阴县委书记蒋云和县委委员朱松寿为正式代表。5月,蒋云、朱松寿两人从上海乘船到大连,又转乘火车到哈尔滨,在瞿秋白夫人杨之华的周密安排下,又转车到满洲里。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蒋云、朱松寿坐上一辆北去俄罗斯的马车,穿过中俄国境线,安然到达俄罗斯境内的一个火车站。经过十多天的旅程,他们到达莫斯科。随后,被接待人员接送到郊外一个叫兹维尼果罗德的小镇,走进庄严肃穆的中共六大会议大厅。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为期20余天的中共六大,把蒋云的视野一下子从江阴的局部迅速扩展到了全党、全国的大局。六大结束后,蒋云回国担任江苏省委巡视员,到京沪沿线澄、苏、锡、常等地巡视,指导各地的武装斗争。无锡秋收起义失败后,县委机关屡遭破坏,一直未恢复工作。1928年八九月间,蒋云和吴治国、陈志芳等重建了无锡县委。是时,江苏省委为了加强对秋收起义的领导,决定组建徐海蚌特委,派蒋云赴徐州,担任徐海蚌特委书记。徐海蚌地区是军事上的咽喉要地,地跨苏、皖、鲁、豫四个省十多个市、县。在蒋云的领导下,党在徐海蚌地区的工作发展到更大范围,在津浦、陇海铁路工人和贾汪、枣庄、烈山煤矿及周边县市的苦力、手工工人、贫民中发展党员,组建党的组织,农民运动在斗争中得到了壮大和发展。1929年春,共青团徐海蚌特委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为了不使党组织受到损失,省委指示取消徐海蚌特委,原辖各县直属省委领导,蒋云调回江苏省委,负责上海郊区淞浦特委的巡视工作。这年11月,在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蒋云当选为省委委员。1930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改组,成立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把党、团、工会合并起来,由李立三任书记。这时,蒋云任省总行动委员会委员。

1930年8月27日,中共江阴临时县委书记陈唯吾受尽酷刑,壮烈牺牲。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决定,蒋云第二次出任江阴县委书记。1930年8月,蒋云回到一片白色恐怖的家乡。在省军委书记李硕勋的支持下,蒋云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自己兼任军长,并把朱松寿从南通调回江阴,参加县委班子,负责军事工作。这支部队在江阴东乡石牌、南沙、占文桥一带开展了武装斗争。

1930年10月,江苏省总行动委员会改为江南省委。10月29日,蒋云参加了江南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不久,继陈云后担任外县工作委员会主任,领导上海市区以外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农民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正当蒋云在广阔的政治舞台施展才华,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扶植下,王明掌握了党中央领导权,并自任江南省委书记。为了巩固他的地位,王明毫无理由地否定了江南省委上报党中央的新领导班子名单,把一批忠于党的事业又富有斗争经验的领导干部打下台去。于是,在中共党史上就出现了以何孟雄为首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反对王明的党内斗争。王明一边利用掌握的权力,无情打击反对他的人,一边又竭力推行比李立三更“左”的盲动主义路线,以博得米夫的赏识。蒋云也加入到反对王明的行列。不多久,蒋云和他同一战壕里的人,都被王明撤了职,离开了各自的领导岗位。蒋云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仍以革命事业为重,接受了王明让他担任上海五金工会主席的职务,继续为党忘我工作。此时,蒋云化名为姜志行,同时,与淞浦特委的交通联络员姜辉麟结为夫妻。

1931年12月11日,蒋云在上海三和里参加产业总工会主席联席会议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经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法院十余次审讯和严刑拷打,在叛徒到庭指认、极力劝降面前,蒋云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严词斥责敌人,坚不承认自己的身份,并于1932年4月6日写了上诉书,“恳请从事昭雪,宣告无罪”。1932年7月,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判处蒋云三年四个月徒刑,于9月28日押解南京。这时,大叛徒顾顺章正在南京为蒋介石卖命,得悉蒋云之事,设法将其转移到自己建立在南京边营的一个特务室里,企图劝说蒋云为他效劳。蒋云表面上与之周旋,暗地里设法避开特务的监视,秘密写信给姜辉麟,与在上海的江苏省委取得了联系,在敌人的心脏里继续从事对敌斗争。但不久,蒋云的秘密被顾顺章发觉,并将从上海赴宁准备与蒋云接头的姜辉麟抓获。

眼看自己向上爬的阶梯将崩溃,大叛徒顾顺章恼羞成怒,终于伸出罪恶之手。1932年冬的一个深夜,顾顺章命令特务把捆绑得结结实实的蒋云押到一间屋里,台上放着一杯“酒”。蒋云知道顾顺章要干什么了,两眼凝聚了对叛徒的全部仇恨,射出两束利剑般的寒光,直逼敌人。站在旁边的几个特务,走过去用力撬开蒋云的牙齿,强行将“酒”灌进了他的嘴里。蒋云立即昏倒在地。特务们又取过绳子,套进了蒋云的脖子,然后,将他温热的身子,拖到古城墙脚下,丢进早已挖好的土坑中。第二天,特务又用同样的手段,将姜辉麟处死,埋在了蒋云的旁边。

蒋云和姜辉麟是一对革命的伴侣,他们长眠在金陵古城墙下。60多年的风风雨雨,抹去了土坟的全部痕迹。但后人打开被历史尘封的纸片和幸存者们记忆的帷幕,就看到了这位热血青年对党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郁福兴徐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