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光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3-11-29 10:23

吴继光,原名吴绍琳,字铁夫,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嘉山县三界镇“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吴克恒前清秀才,颇不得志。吴绍琳自幼受父亲影响,心怀效法民族英雄戚继光守土杀敌的崇高志愿,故改名吴继光。少年时,他目睹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萌发了舍身报国之决心。1917年,年仅14岁的吴继光抛开四书五经,毅然投笔从戎,到南京充当了一名备补兵。

两年后,吴继光虽然被转为正式兵,但是军阀部队腐败,使他深感前途渺茫。

护国战争打响后,袁世凯的统治被推翻,具有忧国忧民意识的吴继光,愤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霸道。当得知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时,便离别爱妻,只身投奔广东,参加革命。他在追随中山先生的革命斗争中,历经艰难险阻,多次出生入死,表现甚为突出。因此,1924年孙中山创建黄埔军官学校时,吴继光被选为军校第一期教官,为初创黄埔军校做出了贡献。任教期间,他看到当时军校大多数教官是保定军官学校和日本士官学校出身,而自己没有学历。于是他要求放弃教官职位,军校第二期招生时当了学生。

1925年9月,吴继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任连长。在平定陈炯明叛乱中立有战功,升任营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与军阀孙传芳作战中,英勇顽强。尤其是龙潭战役中,建立功勋。孙传芳被彻底打垮后,吴继光升任团长。

1931年,陈诚任十八军军长兼十四师师长时,吴继光任十四师八十二团团长。十八军为蒋介石嫡系部队,一切装备均优,军官都穿呢制服。可是吴继光终年和士兵一样穿着,饮食粗淡,不嗜烟酒,对下属官兵,则百般体恤,经常毫不吝惜地接济有困难的官兵。

1933年,吴继光升任陈诚中路军总指挥部少将特务团团长。1934年,调任十八军九十八师二九二旅少将旅长。1935年调任五十八师一七四旅为少将旅长。五十八师是由浙江省保安团改编而成,部队素质较差,师长俞济时又是蒋介石的亲信,骄横跋扈,颇难相处。由于吴继光带兵有方,到任不久就将部队整训得十分整齐。俞济时极为器重,将吴升任为副师长兼任一七四旅旅长,倚为臂膀。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国民党军第九十八师于8月14日进入上海市区,先布防于新市区马玉山路,进攻窜入公大纱厂之敌,随后调往宝山——月浦一线作战。

吴继光所在的第五十八师,亦奉命参加淞沪战役。他亲率一七四旅攻打窜至八字桥的敌人。该地是日军在闸北的一个重要据点。一七四旅等进攻部队首先肃清外围之敌,然后分三路向敌猛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先攻克通往宝山的铁路桥,继续挺进,向八字桥守敌靠近。

当前沿阵地距离敌人仅有200米时,战斗相当激烈。日军不仅以飞机大炮为步兵掩护,而且有黄浦江中的兵舰助战。吴继光部白天只能隐蔽在阵地内,利用夜间向敌猛攻,敌人被打得畏缩不前。但由于五十八师装备缺乏重兵器,进展十分困难,而且伤亡也极为惨重。

五十八师带着重大伤亡收复了几条马路和桥梁。而日军更加疯狂,每日轮番出动二三百架次飞机轰炸扫射,弹坑遍地。五十八师利用弹坑作掩体,一次又一次地痛击敌人。17日晚上,敌人接连放出的照明弹照得五十八师阵地通明,大批敌人在震耳的敌炮声中,向五十八师阵地扑来,吴继光亲临第一线沉着指挥部队反击,终将日军击退。

与此同时,吴继光指挥部队,展开全面进攻,经过极为惨烈的反复肉搏战,不仅攻克了八字桥,而且打进了日租界,大扬军威,大长了中国军队的志气。

随即,第一七四旅又星夜奉命增援吴淞,堵击浏河登陆之敌。在部队尚未到达之前,驻守吴淞的保安总队已将阵地失守。日军已从浏河登陆,占领了罗店,并沿着浏罗公路进犯。日军发现增援的一七四旅部后,便顺势猛扑过来。

吴继光面对这一突然变化,镇静自若,从容指挥,命令部队以重机枪的密集火力为掩护,分左中右三面迎击来犯之敌。经过反复冲杀,至深夜12时左右,敌被迫回缩,一七四旅猛追不舍,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终于收复罗店,缴获战利品4000余件。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均登载一七四旅攻克罗店的战绩,人心振奋,官兵欢跃。

日军不甘心失败,再次调来野战重炮增援。敌人在战车、大炮、飞机的掩护下,又向罗店猛扑过来。富有作战经验的吴继光,总是在日军飞机大炮轰炸时,命部队撤离阵地,隐蔽起来,等敌机、大炮停止轰炸的瞬间,即命部队火速返回阵地,正好把敌人引到面前,遂指挥部队用大刀、手榴弹同敌进行肉搏、拼杀。敌人几次冲锋,均被击退,遗尸遍地。尽管在日军飞机大炮攻击下,罗店已成一片焦土,但一七四旅仍顽强坚守五六天之久。

由于连日的激烈争夺战,吴继光所部伤亡很大,疲劳不堪。因此,军部将吴旅撤离罗店,休整补充待命。罗店阵地,由六十七师一一○旅蔡炳炎部接防。

25日,日军用连珠炮猛击,向一一○旅罗店阵地反扑,激战至次日中午,蔡炳炎旅长及全旅官兵壮烈殉国,日军攻占罗店和胡家祠堂的阵地,并沿着公路向大场进逼。第十一师迎头堵击,十四师也相继冲上去。吴继光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顾不得部队尚未整补完毕,毫不犹豫,振臂高呼,指挥部队率先冲向敌人。经过反复冲杀,几面夹击,日军抵挡不住,纷纷溃退,罗店失而复得。中国守军以河为屏障,挖壕固守。敌人仗着空中优势,频繁轰炸扫射,掩护部队过河进犯,但一次次地都被中国军队击退。中国军队也向敌人发动多次进攻,均未得手。一七四旅因伤亡严重,来不及补充,人数大减。就这样,吴继光指挥部队与兄弟部队一道,坚守罗店一带,与强敌相持达三个月之久,大大地起到了牵制敌人的作用,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

日军于罗店、月浦、宝山一线不得进展,转从其他战线包抄上海,柳州平助率领两个师团和80余艘战舰,在杭州湾金山卫登陆,占淞江,袭青浦,从侧面迂回,迫使上海中国守军仓猝撤退。

第一七四旅奉命于青浦掩护大部队撤退。为友军安全起见,吴继光一方面命令部队迅速向青浦转移,做好掩护准备。另一方面亲自率一部分官兵,布施疑阵,扰乱敌机空袭目标,堵击尾追的敌人。

11月,上海、淞江相继沦陷,日军集中兵力两路夹击青浦,处境极为险峻。吴继光深知战况严重,仍然坚持完成掩护任务,浴血抵抗了三昼夜,直至友军全部撤退。但一七四旅却已陷入了日军的重重包围之中。11月7日,日军以钳形合围攻势,向吴继光阵地猛扑,吴继光被迫率部向白鹤港转移。白鹤港对岸之敌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强行架桥渡河,吴亲自带队,多次击退敌人进攻。但终因部队伤亡惨重,难以抵抗两路夹击的敌人,激战至11月9日,一颗炮弹落在吴继光身旁,吴当即殉职,年仅34岁。吴继光为抗日卫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实践了他生前的“埋骨何须桑梓地”的誓言。

(斯风民程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