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时风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4-01-02 11:37

田时风,1913年9月出生在河南省沁阳县西万镇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尤爱文学和体育。在中国大学附中读书时,日军侵占东三省,国难当头,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之下,他和许许多多进步青年一起,走上街头,宣传抵制日货,不做亡国奴。在中国大学地下党的培养下,加入中国青年反帝大同盟,并和田新亚、张永乐、张国栋、秦子云、靳庭槐、李宏贲等7人组织北斗社,创办《北斗季刊》,组织北斗篮球队,宣传“五四”新文化,宣传革命文学,宣传民主爱国救亡思想。田时风以“矢锋”笔名发表《一个弱女的呼声》、《沁阳西北乡的农民斗争》等文章。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人生贵在识大众,

扭转乾坤向光明,

惟有众志精诚在,

敢叫日寇全撤兵。

田时风任队长的北斗篮球队从北平打到沁阳,从沁阳打到开封,以球会友,联络感情,宣传革命,结交了不少进步人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如王廷正、刘聚奎、史向生等,既是球场上的朋友,也是革命道路上的战友。1935年,他21岁,正在北平中国大学读政治经济系。一二九运动中,他和学校进步师生一起走上街头,冒着零下20°C的严寒,振臂高呼:“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高唱:

我们手挽着手,

我们肩并着肩,

向前,向前,

中华民族的子孙,

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兴衰,

勇敢地站在斗争的前列……

田时风和同学们进行卧轨抗议,又扒火车赴南京请愿。他冲锋在前,风风火火,头部负伤了,嗓子喊哑了,忘记了吃饭和睡觉,同学们亲昵地戏称他为“抗日疯子”。他说:“我不是疯子,是红花!今日的风夜红花,明天的朗朗乾坤!”自此,“风夜红花”的雅号便在同学中间传开了,并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成了他的代号。1937年初,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决心响应党的号召,到乡下去,唤醒工农,投身抗日运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出了“六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这年10月,日军的炮声像闷雷般炸响在豫北平原。

一列火车喘着粗气,鸣着长笛,自南而北,呼啸而来,缓缓地停靠在杂乱破旧的新乡车站,就不能北上了。顿时,一批批旅客怀着沉重的心情,涌向出站口。一位举着浅红色藤条箱子的青年走在人群中,他就是田时风。来到新乡八路军驻国民党第一战区办事处还没坐稳,田时风就向办事处主任朱瑞申请任务。朱瑞见他还是老脾气未改,知道劝他休息也没用,就说:“你的任务就是回到沁阳老家,发动群众抗日。国民党军队败退了,只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就能把日本赶出中国去。”

田时风的家乡是号称豫北“小江南”的西万镇,位于豫晋边界,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太行山,村前是广袤的牛角川平原,村周竹树环绕,郁郁葱葱,甘甜的九凤泉水从山中淙淙流来,沁人心脾。这里是豫晋交通要冲,山西的煤炭,山中的药材、皮货,山下的粮食、蔬菜、竹货都在此聚散。这个扼守太行山口的村镇紧邻晋东南抗日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所需的医药、器械、枪支弹药,乃至兵员的补充,情报的传递,来往干部的护送常常通过这里联系,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门户,至关重要。

田时风回乡后,由地下党组织通过内线关系在沁阳七区区政府谋得区员兼区助理的职位,不久,任区长。他利用这个合法的职务,重新组建了北斗篮球队,接着又组织了读书会,一边以球会友,一边介绍抗日进步书刊给青年们读,还给青年们讲“朱德的扁担”、“毛泽东湘西脱险”、“贺龙一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由他教唱的“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国共合作打日本……”等歌曲,回荡在太行山间;他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排练《卢沟桥头》、《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去》等剧目,亲自登台伴奏,深受群众欢迎。七区先后有600多名青年人参加八路军。田时风与史向生、杨柏生、侯松林等又发起组织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恢复发展了西万、山王庄等村的中共地下党支部,建立了由田时风任书记的中共西万区委,抗日群众团体如农救会、妇救会、青抗先、儿童团也纷纷成立。

1938年春,日军侵占沁阳、博爱、焦作等县城,并准备向太行山区“扫荡”。时值国民党第四十军第三十九旅进驻沁阳太行山常平、窑头村一带。为箝制日军向太行山区“扫荡”,田时风奉命做该军的统战工作。该军第三十九旅黄树勋旅长是个爱国军人,胖敦敦的个头,性格开朗。但他瞧不起七区联防队这支小小的地方武装。一开始与地方不睦,还常常出现点小磨擦。当他得知七区有个号称“群众抗日领袖”的田时风时,心里并不服气:“一个小小的池塘还会有什么大鱼!”

一天,田时风和田兆风、田新中、田新华、田新亚几个人正在球场打篮球,突然一个区丁飞快来报:“黄旅长来到!”

田时风心想,来的正好,便笑笑说:“不去管他!”又在球场上冲锋陷阵起来。黄旅长径自来到球场前,见两边队员红白两色,一律印着“北斗”字样,红队4号,瘦长身材,中分头发,尤为矫健活跃,只见一个鲤鱼翻身跳龙门,投中了!黄旅长不觉失声叫道:“好球!”4号队员过去对黄旅长说:“见笑,见笑!”又很有礼貌地拱拱手说:“敢问尊座——”

“这是我们黄旅长,要找你们田区助赛球!”

“在下正是田时风。”4号队员说:“我们区区乡野小民,哪敢跟国军黄旅长阁下比试?”

黄树勋并不答话,一声令下:“上!”立刻脱衣上阵,一场鏖战便开始了。

两场下来,黄旅长这边输得很惨,怏怏退出球场。但黄树勋并不服输。双方约定,第二天在黄部驻地窑头村再赛。田时风对队员们说:“我们跟黄旅长赛球,不是为了赢,是为了借此结下友谊,共同抗日,弟兄们这次要手下留情。”果然,这次下来,打了个平局,黄旅长兴奋异常,邀请田时风到他办公室小憩。

这是个很简朴的办公室,简单的桌、椅、电话之外,正中墙上除了一张军用地图,便是一幅醒目的横幅:“还我河山”。

田时风惊叹道:“黄旅长打一手好球,不想还有一手好书法!佩服!”

“哪里,哪里,时风兄才是球场健将,书坛圣手哩!我正想要时风兄留下墨宝哩!”,黄旅长在办公桌上铺下宣纸,要田时风写字。田时风并不推让,握笔在手,略加思索,便疾书文天祥《过零丁洋》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好,好字!”黄旅长说着,紧紧握住田时风的手。

“黄旅长,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驱逐日寇,收复我们的大好河山。”

黄旅长热泪盈眶:“精诚团结,与日寇血战到底!”

田时风那天晚上没有走,两个人谈到深夜,达成了共同抗日的协议。

1939年6月,日军从平汉、道清铁路沿线调集3万余人、百门火炮,企图向晋豫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田时风根据上级指示,亲赴第三十九旅旅部,和黄树勋商定共同对敌。黄部扼守窑头和常平一线,田时风的抗日区团队主要是袭扰钳制敌人,并在前山凭借栈道、险峰阻击敌人。还负责组织民众当向导,帮助修工事,送给养,救护伤员等工作。这次战斗坚持了50多天,有效阻击了向山西进犯的日军,保住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太行导报》以头版头条通栏报道:“中国军队在太行山以南拖住日寇一个师团,消灭日寇二千余名,粉碎了日寇几路进攻……”

常平阻击战后,第四十军即因抗日被调防,国民党第九十七师第一六六师进驻沁阳,各种反动势力卷土重来。他们谣传“田时风是共产党”,“七区赤化了”。他们策划国民党九十七军第一六六师参谋长胡××到区公所寻衅闹事,强求田时风在三天时间内送去50石粮食。田时风设计焚烧了一六六师的军需仓库。结果,各种反动势力再也不敢寻衅滋事了。

第三天黄昏,几十名联防队员挑着大袋小袋的粮食向刘彦峰队部走去。刘彦峰洋洋得意地抽着香烟贼笑,田时风心里骂道:“得意忘形的王八羔,看谁最后笑……”

1939年9月,中共沁阳中心县委(辖沁、济、温、孟、博五县)召开首届党代会,田时风被选入县委领导班子。10月,田时风根据党的指示,带领抗日武装工作队到山西阳城接受整编,被编入八路军豫晋游击大队新五营,肖梅溪任营长,田时风任教导员。12月,新五营转战大阳、高平、壶关、安阳、林县一带,战斗数十次,打垮了阎锡山的独立八旅,威震太行。在百团大战中,田时风带领部队冲锋陷阵,破坏铁路,炸毁桥梁,高喊:“不留下一条铁轨给日寇,不留下一根枕木给日寇,不留下一座桥梁给日寇!”百团大战胜利后,田时风在安阳任村镇召开的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大会上,以京剧曲调谱词,创作《破路炸桥歌》,献给大会,并登台演唱:

墨黑的夜晚,是谁点亮了一束火把?

哟,火把把铁轨照得闪亮。

火把连片,号声高,军民破路炸桥了:

一根根铁轨搡下沟,一根根枕木架火烧。

桑孔大桥抛上天,一段段路基挖平了。

日寇再横,火车汽车不能动,

光等着我们去消灭它!

抗日军民力量大,敢叫日寇怕我们!

——这就是百团大战的大胜利,全体军民共庆贺!田时风的演唱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鼓掌欢迎,《破路炸桥歌》传遍太行山。

1940年春,新五营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一旅,田时风任旅部统战科长;1942年4月,又调任太岳第二分区敌工科科长,兼任沁济抗日民主县政府县长。同年秋,田时风又任晋沁县民主政府县长。

晋沁县民主政府所在地衙道村,座落在晋豫交界的崇山峻岭中,三四百户人家散落在一道山梁上,县政府设在村东一个四合院里。当时,晋沁县正遭受着旱灾蝗祸,树叶吃尽,庄稼绝收,饿莩遍地,十室九空。田时风上任后,即组织全县人民进行抗灾自救。他为首的县政府首先发布了《告全县人民书》:“我全县军民,要协力同心,克服困难,生产自救……一手拿枪抗日寇,一手拿锄度灾荒……”。

在纪念抗战6周年大会上,田时风大声疾呼,号召:“政府工作人员,要处处着眼群众;部队要给地方壮胆,齐心协力搞生产,度过难关……”。他组织本地和外地流入的灾民开荒种地,成立伐木组、运输队、竹编社、铁匠炉……生产自救,运动搞得热火朝天。他带领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一起干,激越的《大生产哥》在太行山上下回荡:

太行山上闹嚷嚷,

军民生产忙。

扛上镢头背上枪,

上山去开荒!

1943年8月,田时风参加军区党校学习。

不久,为粉碎日军的疯狂“扫荡”,太岳军区在山西省阳城县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田时风参加了会议。会议因日军的突袭而中止,与会人员紧急疏散,田时风匆忙赶回衙道。路过塞树腰村时,不幸被前来“扫荡”之敌杀害。

田时风牺牲后,晋沁县委在土河村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主要负责同志刘锋主持会议,马子明致悼词,号召广大军民学习田时风烈士为党为民的高贵品质,并一度把晋沁县改名为时风县,抗日县大队改名为时风大队。

(林夕寿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