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鸿钧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李行知2014-01-20 16:23

秦鸿钧,原名秦相猷,1911年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世和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全家靠租种庙里的田地为生。由于家庭贫困,自幼失学,10岁时才在伯父的资助下进私塾读了几年书。16岁时在家乡参加组织了农民协会,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经葛德孚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秦鸿钧坚持地下斗争,参加了莒沂两县农民暴动,不幸被捕,受尽苦刑,后由家里亲友多方筹措了一笔钱款,才将他解救出来。出狱以后,秦鸿钧继续参加革命斗争,在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下,沂南地区党的组织迅速发展。1933年春,由于叛徒出卖,秦鸿钧被迫离开家乡先后去青岛、哈尔滨,通过地下交通员贺伯珍重新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

1936年,党组织决定委派秦鸿钧去苏联学习电台技术。在苏联半年的时间里,秦鸿钧起早睡晚,以惊人的毅力提高技能和强化记忆,将全部技术武装在自己的脑袋,熟练在自己的手指上,以别人无法夺走的方法,不凭借任何只字片纸的资料、笔记,回到了祖国,来到了上海,开始了为党架设秘密电台工作。

为了工作的方便,秦鸿钧和早已参加革命的小学教师韩慧如结了婚,在上海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48号一幢小楼里建立了小家庭,并以永益糖果店(开设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莱市路,今顺昌路口)老板兼跑外的公开身份作掩护,开始筹建电台,秦鸿钧只能利用“跑外”的时间到处寻觅旧的零件,而不能到无线电行购买现成的器械。经过多时的努力,终于拼装成了一台收发报机。电台建成后,秦鸿钧便在密不透风的阁楼里开始工作。1939年,秦鸿钧带领全家赴哈尔滨工作,不久,又因形势变化,奉调回到上海。

秦鸿钧回到上海,租住了打浦桥新新街新新南里315号一幢旧式里弄房子的二楼。组织上指示秦鸿钧在这里建立电台,任务是与中共中央华中局取得联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接通,组织上又决定他暂时先到苏北解放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盐城地区去工作。1940年夏秋之交,秦鸿钧便告别了妻子和孩子离沪去苏北。

两个月后,刘长胜和有关领导研究决定仍要秦鸿钧回上海建立电台。临行时,华中局领导交给他一份重要文件,让他转交上海地下党领导。于是秦鸿钧装扮成贩猪商人,搭乘一艘贩猪的货船返回上海,不想途中又遇到海盗,他机智地躲过了海盗的搜查,回到了上海。到家时,浑身上下,又是猪粪又是土,狼狈不堪,可是身上的文件,却是安全完整地带到了上海地下党领导的手中。

回沪后,秦鸿钧根据新电台架设的方位,重新调整了频率与呼号,终于和中共中央华中局取得了联系,使华中解放区与当时敌人的占领区上海,又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蒋介石又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随着反共高潮的掀起,白色恐怖又重新笼罩上海。为了保证电台的安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及时总结了上海局机要译电和电台工作的经验,重新作出规定,过去由秦鸿钧直接送的文件,改由韩慧如承担。秦鸿钧又仔细地教给她传递文件的方法,韩慧如也十分机警、安全地完成了每次交给的任务。

1947年底,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秦鸿钧的工作也更加艰苦。他除了要排除由于机器破旧而造成的技术故障外,还必须不时地排除反动军警、特务的侦察干扰。韩慧如回忆道:“当时经常可以听到他在阁楼里不安地来回走动的脚步声,有时几个钟点,有时甚至整个晚上。这种情况,往往是机器发生了故障,电台接不通。”

秦鸿钧的工作室是一间矮小的阁楼。为了隐蔽,楼板隙缝都用纸条糊住。天窗和电灯也用厚布遮住,密不透风。夏天,小阁楼里闷得像蒸笼一样;冬天,薄薄的屋顶又挡不住严寒的侵袭,秦鸿钧长期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得了关节炎,又由于长时期的夜晚工作,视力也大大减退。妻子韩慧如心疼丈夫,为他着急,他却乐观地指着自己的耳朵说:“只要这个不坏,就行!”

在敌人的眼皮下工作,得应付各种社会环境,必须十分注意与周围居民和群众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掩护;此外也常常变换职业,以应付日益复杂的环境。所以这许多年来,秦鸿钧当过老板,也当过卖苦力的伙计……;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电台的任务也更加繁重了。组织上决定秦鸿钧成为一个“失业者”,以便白天可以在家适当休息。这时,周围的邻居们不免会感到秦先生“没出息”,“靠女人家养活”。但是秦鸿钧依然乐呵呵地烧饭、洗衣、带孩子,空暇时还不停地为居民们做点杂事。时间一长,邻居们也都认为“秦先生是个好人,虽然找不到工作,这也没有办法。”

1948年夏天以后,国民党政府陷入了覆灭的绝境,便疯狂地对共产党的地下电台加强了侦捕活动。11月,李白被捕,电台也同时被破坏了。刘长胜将此事告诉了秦鸿钧,并指示他要密切注视敌人的动向,防止电台再受损失。当时,秦鸿钧的电台既要配合大江南北的游击战争;又要配合百万雄师渡长江和解放上海的战斗。如果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减少电台活动时间,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此时的秦鸿钧完全忘记疲劳,完全抛开了个人安危。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断地从小小的电台接受党的指示,再通过电波,传送各种情报。而对此电台频繁活动将会发生的一切后果,他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1949年3月17日深夜11时,秦鸿钧和往常一样,在小阁楼里全神贯注地工作,韩慧如则在二楼的窗台前注视外面的动情。突然,楼下传来了急促粗暴的敲门声。韩慧如心中一紧,立即向阁楼发出警报。秦鸿钧听到警报后,不慌不忙地发出了最后一组电码,通知对方停止发报,并随手拆坏了机器,销毁了刚刚收下的密电稿。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十几名凶神恶煞般的特务已经出现在秦鸿钧的面前。他的电台据点,终因使用过多而被敌人侦悉。秦鸿钧此刻面对敌人镇定自若,表现了共产党人临危不惧的革命气概。就在这晚,秦鸿钧被捕,妻韩慧如也未能幸免。

国民党上海警备部第二大队特刑庭对秦鸿钧进行了秘密审讯。秦鸿钧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仍坚贞不屈,不吐真情。敌人又故意安排了他们夫妇见面的机会,企图从他们会面机会中获得一点情报,但未能得逞;敌人又耍花招,派一名假扮的囚犯押进监狱,企图套取秦鸿钧的话语,但秦鸿钧始终缄默。

1949年5月7日,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决定对秦鸿钧下毒手。这天,秦鸿钧和李白、张困斋等12位难友被提出监狱,用汽车押送到浦东戚家庙秘密枪杀了。这天晚上,附近的老百姓听到烈士们在就义前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在悲壮的歌声、口号声中,烈士们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秦鸿钧烈士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伟大的。在他的革命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独处”中默默度过的,由于革命的需要,他不能参加浩大的革命运动,甚至不能和更多的同志共处。他天天面对的是一架没有生命的机器,然而,他用毕生精力传播着永不消失的电波,建立起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和党中央间的秘密通讯桥梁。这不也是伟大的斗争么?那喷发着特有节奏的电波不正透着悲壮激烈么?今天,他的革命精神仍然涌动在我们的眼前,仍然不断地鼓舞我们前进!

(瞿作君王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