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式哲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1-15 13:25

杜式哲,祖籍广东省澄海县深城村,1905年出生于泰国曼谷一个贫苦的华侨工人家庭。生母是泰国人,父亲在家乡成家后飘洋过海到泰国谋生。杜式哲11岁时,父亲将他送回家乡读书,由家乡的母亲抚养。他先后在深城崇实初级小学和北里村懋德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他考入金山中学。他因学习过于刻苦,导致病魔缠身,在金中才读了一年半,不得不于1924年底赴泰医治。不久,他又从泰国回到祖国家乡,从金中转到澄海县立中学,一如既往地勤奋读书而不喜交往,被同学称为“怪人”。

1925年,大革命风起云涌,浪潮澎湃。年初,进步人士杜国庠从上海回到澄海中学任校长,还聘请了一起从上海回来的共产党员李春藩等一批进步人士到校执教,加上第一次东征在潮汕的影响,澄海中学发生了根本变化。杜式哲也在李春藩老师的亲自教育和影响下,渐渐认识到:国家兴亡,学子有责,要振兴中华,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必须外御列强,内除国贼。从此,他精神大振,从书堆中钻了出来,开始读现实社会这本大书,积极参加学校的反帝、反军阀的宣传活动。由于他热情能干,与同学林灿、陈澄等被选为澄海县学生会负责人,领导全县学生运动。

下半年,李春藩带领杜式哲前往海丰参观学习彭湃开创的农民运动。通过参观学习,他深深认识到:海丰是农运的榜样,农运是农民的出路,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回澄海后即被吸收加入共青团。他多次和同学到苏南区宣传海丰的农民运动,使苏南区在“二五”减租、打土劣的高潮中成为澄海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1925年1月,经过锻炼和考验的杜式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杜式哲入党后,调到共青团汕头地委任文书。4月,代表岭东学生会赴广州出席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被选为省学联执行委员。4月26日,又被选为共青团汕头地委学委委员。

4月底,中共汕头地委派杜式哲到饶平县开展工作。他与饶平县党支部负责人林琮璜、农会特派员王兆周深入农村发展和巩固农会。当时的饶平县长蔡田,对人民“屡施虐政,额外征收钱粮”;在5月7日饶城各界举行的群众集会上,又“纵卫兵捣乱秩序,虐女生,侮纠察”,群众十分愤激。于是杜式哲同王兆周、林琮璜组织农会会员和新学生社成员为主体的各界群众数千人,于5月12日在饶城举行驱逐蔡田运动大会,通过《驱蔡宣言》,群众游行到县署门口,高呼“打倒蔡田”,“打倒贪官污吏”等口号,还冲入县衙内,迫使惊慌失措的蔡田仓惶出逃。杜式哲趁热打铁、乘胜出击,到各僻壤山区发动农民参加农会,使三饶、上饶、浮山三个区及辖下33个乡建立起农会,共有会员1917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饶平县农民协会,还相继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和儿童团等群众组织。

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张贞部在进军福建途中,遭军阀孙传芳所属张毅部的反扑。两军于饶平茂芝地方展开激战,张贞部伤亡甚重。杜式哲即动员组织农民自卫军和农会会员1000余人,于12月在饶洋协助张贞部抗击敌军,有力地支援了国民革命军,因而名声大振。杜式哲因势利导,在饶城詹厝祠举办饶平农民自卫军训练班,从各乡农会挑选出来的46名骨干参加训练,时间为四个月。杜式哲亲自到训练班讲课,并在学员中发展占锦云等11人入党,为饶平扩大农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为保存革命力量,杜式哲率农民武装撤入北部山区的上饶区,继续开展斗争。5月初,杜式哲在新丰的丁坑村召开党团员大会,提出以武装暴动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镇压。会后,杜式哲等几位负责人研究了攻打县城的部署。5月5日清晨,杜式哲率领以上饶农民自卫军为主力的1000多名农民武装暴动,发起了攻打县城的战斗。县长蔡田早被吓破了胆,慌张地带部分军警从西门逃窜。农军奋勇冲入县署内,砸开监狱,放出在押人犯,烧毁文书档案、捐税簿册,随即主动撤离县城。暴动胜利后,饶平县党团组织进一步发展,7月,中共饶平县委员会在上饶祠东大坡楼正式成立,杜式哲任县委书记。

县委成立后,杜式哲一方面继续抓干部培训,另方面抓农民武装建设。9月30日,杜式哲派张碧光、余丁仁带农军偷袭高陂,缴获20多支枪。又逢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驻大埔县三河坝,起义军给饶平县委来信说有枪可支援。杜式哲即派张碧光前往三河坝,受到朱德接见,并领回40多支枪。朱德的指示和大力支援,武器装备的改善,极大地鼓舞了饶平人民的革命斗争热情。

10月4日,为牵制敌人,配合朱德率领的起义军在三河坝同敌钱大钧部的激战,杜式哲率领农军再次攻打饶平县城。由于敌人火力强大,当天攻城不克,杜式哲把队伍撤回上饶。5日凌晨,朱德率领的起义军从三河坝退入饶平,杜式哲一面派人为起义军煮饭,一面向朱德汇报农军攻打县城受挫的情况。朱德即派周士第带第九军教育团300多人协助农军,一举攻下了县城。10月7日,朱德率起义军离开饶平,杜式哲带县区干部前往送行,朱德鼓励杜式哲带领干部和群众奋斗到底,又送给县委十多支枪和一些光洋。二打县城后,农军力量得到壮大。10月下旬,根据上级指示,饶平县农军组建为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杜式哲任党代表,张碧光任团长。他们将革命运动从山区向平原地带推进,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更为广大的地区。

1928年1月28日,敌饶平县长亲率驻军和民团数千人围剿中共饶平县委所在地上饶祠,制造了饶平历史上有名的“正月初六惨案”。县委机关和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四团退至九村山后,由于100多人的给养无法解决,杜式哲于1月29日召开干部会议,决定暂时解散第十四团,各自带枪支疏散隐蔽,伺机再行集中。杜式哲在大埔县委帮助下将县委机关转移到上饶的石井村,继续领导干部群众坚持隐蔽斗争。

1928年6月下旬,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潮梅特委和东江特委合并,成立新的东江特委,彭湃任特委书记。8月,杜式哲调特委工作,任特委委员。在1929年9月东江特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又均被选为东江特委副书记。

1930年,李立三“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广东省委召开贯彻“左”倾错误的扩大会议,作为东江特委副书记的杜式哲参加了会议。由于他在会上提出了不同意见,受到大会主持者的批评和责骂。但他不随波逐流,仍坚持不同意“左”倾错误的观点。4月,广东省委考虑他是华侨,便于来往省港两地(当时广东省委在香港),调他到广州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当时,广州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国民党反动派正大肆破坏共产党组织,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杜式哲到任后,鼓励市委其他同志要经得起严峻环境的考验,胆壮心细地坚持斗争,还要求大家利用各自的公开身份和职业条件,谨慎地做好工人和市民的宣传工作。为了向省委汇报和请示工作,他经常去香港。当时,在广州和香港都有不少在大革命时期从潮汕逃出来的土豪劣绅,有的还当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探。家住香港的好友杜式通常为杜式哲的安全担忧,叫杜式哲务必十分小心。杜式哲深知自己处境危险,但更懂得党的事业高于一切。他对杜式通说:“如果我被捕了,给反动派的只有一纸革命书,我将表白我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参加中国共产党,然后献出生命!”

6月上旬的一天,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探侦察到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所在地,当晚,大批反动军警包围了市委机关。杜式哲和市委机关的陈新宇、赖传尧、黄姐、王碧辉等5人不幸被捕。为了保护党组织,他在敌人面前没隐瞒自己的身份,大义凛然地对审问他的敌人说:“为人民干革命,乃自身之夙愿,夙愿已偿,抛头颅也在所不惜!”他勉励狱友继续和敌人展开斗争。1930年7月1日,无计可施的反动派终于对他下毒手了。敌人将杜式哲等押上汽车游行示众。杜式哲面无惧色,慷慨赴难,沿途高呼“打倒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年仅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