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鼎昌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1-15 14:35

任鼎昌,字宜之,1899年4月出生于甘肃省宁县太昌镇任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大约10岁左右,进入本镇两等小学读书。任鼎昌读书刻苦,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他办事稳练,待人诚恳,品学兼优,加上练就一手好字,深受老师的好评和同学们的钦佩。

1917年,任鼎昌小学毕业,考入设在平凉的甘肃省立第二中学。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任鼎昌感到十分振奋。他关注着运动的发展,千方百计地从报纸上获得大量消息和评论。随着大量进步书刊不断传入,任鼎昌从中汲取了不少新思想和新观点,开始树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1921年6月,任鼎昌从省立二中毕业,开始在一所学校任教。面对腐败黑暗的社会现状和毫无生气的封建教育,任鼎昌感到压抑、苦闷,难以忍受。他不愿放弃自己的追求,决心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1923年任鼎昌毅然放下教鞭,前往北京,考入北京大学深造。在这个被许多青年学生视为接受新思潮的启迪,追求民主和真理的中心,任鼎昌的视野为之一新。他在勤修学业之余,大量阅读进步书籍和《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积极参加进步活动。

1924年初,西北大学在古城西安建立,任鼎昌即转入该校读书。在西大任教的老师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北京大学的共产党员。任鼎昌在与他们的接触中,受到不少教育,开始在党的领导下,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同校学习的还有同乡学友王孝锡、王彦圣、王之经等人,他们一起阅读进步书刊,交流和探讨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思想进步很快。1925年5月,陕西人民在共产党员魏野畴的领导下,掀起反对直系军阀陕西督军吴新田的“驱吴运动”。任鼎昌积极投入这一运动。他以自己在北大参加学生运动的阅历经验,组织指导同学们开展斗争。不久,五卅惨案发生,中国共产党及时领导群众,进行大规模的反对英、日帝国主义屠杀上海工人的斗争。西北大学作为这一运动的中心,斗争热潮更高。任鼎昌带领同学们走出校门,游行示威、书写标语、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揭露帝国主义列强制造五卅惨案的真相,激发了工农大众的爱国热情,声援了上海工人的斗争。这年暑假,党组织号召同学们利用回家机会,广泛宣传五卅运动,扩大革命影响。任鼎昌与王孝锡等几位同乡同学结伴从西安步行回家,一路逢村过镇,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宣传。回到家乡后,又利用走亲访友,乡邻相聚等机会,向大家介绍国内外大事,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引导大家改变陈规陋俗,动员男人剪发,女人放脚,劝导人们戒食大烟,读书识字。他还与王孝锡一起,在宁县太昌镇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进步青年组织——“青年社”,发展社员30多名,为宁县培养了一批革命的后备力量。

经过不懈追求和苦苦探索,任鼎昌在党组织的帮助教育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自觉向党靠拢,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各种活动。在1926年4月至11月,直系军阀刘镇华率八师之众围困西安的时候,他按照党的指示,积极向市民、学生和士兵开展宣传,鼓动大家克服一切困难,团结一致,全力支持杨虎城等守城斗争,坚持到最后胜利。在与城外断绝联系长达八个月之久的艰苦日子里,任鼎昌不辞辛苦,为稳定城内秩序,安定人心,鼓舞士气,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经受了锻炼与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杨虎城将军率部东出潼关,参加北伐。任鼎昌受该部政治部副部长、中共陕甘区委宣传部长魏野畴推荐,参加政治部前方慰劳宣传团工作,随军去商丘、徐州、皖北前线搞宣传慰问活动。他携带了大量宣传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及揭露不平等条约的宣传品,在官兵中大量散发,并与他们广交朋友,建立广泛联系。在魏野畴领导下,任鼎昌向前线官兵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部队保持了明确的革命目标和旺盛的士气。

7月中旬,国民军驻陕司令部按照冯玉祥的电令,开始限制共产党员在国民军内的活动,接着又加紧反共“清党”,搜捕共产党员。由于得到杨虎城将军的保护,任鼎昌等一批共产党员安全返回西安。不久,他又带着党组织的指示信,返回甘肃宁县太昌镇,与8月份回到家乡的共产党员王孝锡、胡廷珍、王彦圣、王之经等人会合。按照上级指示,他们一起研究了今后的行动方针和工作计划,决定胡廷珍回河州家乡,他与王孝锡等人留在宁县,分别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中共彬宁支部,王孝锡任书记,王彦圣任组织委员,任鼎昌任宣传委员,王之经任青年委员。同时,又整顿了1925年暑假期间建立起来的“青年社”,发展了一批新社员,以“读书会”形式为掩护,组织大家学习马列主义学说,进行革命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斗争,迫使当局撤去贪赃枉法的宁县县长索呈祥的职务,追回其任意摊派的一笔款子。这一斗争的胜利,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时震动了周围各县。

1927年11月,中共陕西省委作出“于11月派一积极同志,先整顿平凉工作,然后由平凉赴宁夏,即负宁夏工作责任”的工作计划,并指示中共彬宁支部负责落实。受支部负责人王孝锡委派,任鼎昌前往平凉,与地下党取得联系,决定以在平凉师范任教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2月5日,任鼎昌又一次来到平凉,担任平凉师范教师。他利用讲社会学的条件,自编教材,向学生讲授社会发展简史和唯物史观,传授进步思想,受到学生的尊敬。为了恢复地下党组织,任鼎昌在平凉郊区歇马殿一带与地下党员、共青团员及进步人士积极联络,进行地下活动,使中共平凉特支工作重新恢复起来。

1928年4月,甘肃省国民党清党委员会派人潜往陇东一带,与当地军政当局一起,大肆搜捕共产党员。王孝锡在宁县了解到敌人要搜捕任鼎昌的消息后,立即写了一封密信,派人连夜送往平凉,通知他立刻转移。不料敌人抢先一天,于4月17日下午将任鼎昌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共青团员韩庄。两天后,任鼎昌被囚车押解兰州,一些进步师生筹集了50多块银元,一起赶到西门外送别。任鼎昌谢绝了大家的好意,挥手离去。后来,这些银元经过关系,分几次送到他的手里。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任鼎昌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没有出卖同志,也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同年11月,王孝锡不幸被捕,审讯时,敌人让任鼎昌与王孝锡当堂对质,妄图一举突破,达到将陇东共产党一网打尽的目的。任鼎昌再次经受了揭背花、压杠子、老虎凳等酷刑,保护了自己的同志和战友。无数次的酷刑折磨,使他遍体鳞伤,双腿不能站立,但他仍以坚定的信念,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他在狱中坚持记日记,期望“风吹乌云散”后光明来临。由于溃烂的伤口发生严重感染,任鼎昌于1929年10月病逝于狱中,时年30岁。

新中国建立后,任鼎昌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受到褒奖。宁县人民没有忘记生长在自己土地上的优秀儿子,为任鼎昌修建了陵园,用他的事迹教育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