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爵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1-21 08:57

张培爵,字列五,1876年12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荣昌县荣隆场。张培爵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常跑到田间去捡稻谷,拾柴草,幼年勤劳养成了终生简朴,不忘民间疾苦的美德。稍长,从塾师王申甫就读,1899年考入隆昌县学。1903年他放弃科举仕途,考入成都高等学堂理科优级师范。

这时民主革命思想在四川广为传播,张培爵阅读了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革命著作和宣传“天赋人权”、“民主共和”等民主思想的西方名著,结识了杨庶堪、谢持等革命青年。他在留学归国教师的影响下,率先剪下作为民族耻辱象征的发辫,又发动同学组织“剪辫队”,在校内外发表演说,规劝人们剪去这条“猪尾巴”,洗雪奇耻。

张培爵回乡期间,向亲友广为宣传妇女缠足的危害,发起组织“女子放脚会”,影响遍及城乡。他还取得族长张贡才支持,在隆昌创办女子小学。

张培爵以自己的热情和才干被选为叙属旅省同乡会会长。他和同学李宗吾等奔走于叙属各州县,争取到从各地办学积谷中拨出3000两白银,于成都创办叙属旅省联立中学。这所学校后来成为同盟会在成都的重要据点。

1906年,同盟会会员黄复生、熊克武等奉孙中山之命回四川发展组织,张培爵经谢持介绍参加同盟会,立志献身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革命事业。他的知友杨庶堪成为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他们一起为宣传革命发展组织奔走操劳。

1907年初,同盟会发动四川江安、泸州起义失败。熊克武到成都,与同盟会张培爵、杨维、黄方等密商于草堂寺,计划在十月初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前夜,一举全歼聚集于万寿宫“朝贺”的四川总督等要员,占领成都。成都同盟会负责人林宾谷对此举犹豫不决,张培爵认为机不可失,坚决主张发动起义。大家公推张培爵前往永宁取得杨庶堪同意,回蓉后加紧准备起义。

当时成都革命力量已相当强大,各学校及凤凰山新军中都有大量同盟会会员,叙属联中高年级同盟会员达80%以上,各地会党来蓉的已达数千人。商定起义时,学界即由张培爵、黄金鳌等联系指挥。因奸细告密,杨维、黄方等六人被捕,起义未成。张培爵因未暴露,独留成都主持照料和营救狱中同志。他奔走求救于省垣耆老乡绅之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高等学堂监督胡峻为之感动,出面邀集在乡翰林伍嵩山等向督抚大员进言:“政治不良,青年谋求改革出于爱国热忱,若以大逆不道之罪加以杀戮,后患将不堪设想。”四川当局以众怒难犯,最后判处杨维等永远监禁,被捕六君子得以不死。

1910年夏,杨庶堪返渝任重庆府中学堂监督,请张培爵赴渝任本校学监,作自己革命活动的助手。此时同盟会已掌握了重庆及川东南等地许多教育阵地,他们加紧联络工商界和哥老会等组织,募集经费,购买储备武器弹药,反清革命浪潮迅速高涨。

1911年4月11日,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掠夺川汉铁路川人股权,这种“夺路于国人,卖路于外人”的做法,激起川人公愤,全川各地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掀起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4月28日,重庆召开有4000多人参加的川汉铁路股东大会,决定成立重庆保路同志协会,大会坚决表示“吾人拼死以争者,非仅股本之关系,亦非仅铁路之关系,直国家存亡之关系也”。“保卫路权,誓死必争”。同盟会重庆支部杨庶堪、张培爵等力主把保路运动转变为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7月7日、8月17日分别在万寿宫、禹王宫召开有万余人参加的保路群众大会。杨庶堪、张培爵、朱之洪等慷慨陈辞,痛斥清廷丧权卖国,强夺川民财产的罪行。说到痛切处,演说者往往声泪俱下,与会者义愤填膺。

9月7日,清四川总督赵尔丰在成都残杀保路请愿群众,全川各地纷纷组织保路同志军奋起武装抗争。同盟会重庆支部决定立即加强起义准备。杨庶堪统筹全局,张培爵负责与各地反清武装力量联络。编制起义计划,指挥各地同志军。

保路事起,清廷命端方为督办川粤、川汉铁路大臣,带领部分鄂军入川镇压。重庆同盟会立即派人去万县、夔府和鄂军中的革命党人联系,请他们在有利时机发动鄂军起义。

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3日端方到达重庆招募巡防军3营,同盟会趁机派大量革命党人入伍,控制巡防军各营。同盟会员又以时局不稳为由,商得重庆知府同意,商会办商团,坊厢士绅办民团,这些队伍都为革命党人掌握。会党中况春发等组织敢死队300人,又联络清军水师炮队、炮船、旧巡防营等准备起义。

在同盟会领导下,11月13日黔江成立军政府,18日长寿独立,20日涪陵独立,彭水、忠州、江津、南川、合江等州县相继响应。此时重庆起义时机已经成熟,起义勇士整装待发。

11月5日,成都新军中的同盟会会员夏之时在简阳龙泉驿率部起义,21日抵达磁器口,同盟会决定夏部抵渝即行动起义。22日晨夏部进重庆,杨庶堪、张培爵分头安排党人及学生分赴各坊厢宣传,拥护起义的军警团臂缠白布标记,一齐整队出动,沿途振臂高呼“民国万岁”口号,午后3时齐集朝天观前,各机关团体代表大会到会人员200余人,围观群众数千人,会场黄缎绣制“汉”字大旗迎风飘扬。况春发、石青阳率领威风凛凛的300敢死队簇拥杨庶堪、张培爵等到达会场。清重庆知府钮传善、巴县知县段荣嘉被饬令到会。这两个平时对老百姓作威作福的狗官,但求保住狗命,恭恭敬敬缴出府县印信,跪地剪去发辫,俯首投降。大会宣告蜀军政府成立,通电全国:“蜀军于本日午后三时由重庆举义,道府县及印委各官一体投诚,市面平靖,外人安堵。”全场鞭炮齐鸣,欢声雷动。会后押解钮传善、段荣嘉游街示众。山城大街小巷遍悬“汉”字白旗,群众扬眉吐气,大清帝国龙旗在重庆上空黯然坠落。

经同盟会支部讨论决定,11月23日组成蜀军政府,张培爵任都督,夏之时任副都督,杨庶堪、朱之洪任高等顾问。

重庆起义时,随端方入川鄂军中的革命党人代表田智亮参加了起义盛典。张培爵约见田智亮,拨给他士兵300人,炸弹80枚,活动经费银元5000元,请他回队组织鄂军起义,处死端方。11月27日鄂军在资中起义,处死端方及其弟端锦。田智亮携二人首级返渝,活动经费只用去500余元,余款全部交还。蜀军政府盛宴慰问鄂军起义将士,将端方等首级示众三天。

起义后,蜀军政府派出安抚使5人,分道巡行先后起义各州县,以宣讲政纲,安抚人心,排解争端,解决疑难,川东南57州县都接受蜀军政府领导,集聚于蜀军政府旗帜之下。

11月27日,清四川总督赵尔丰和立宪党人勾结,搞假独立骗局,在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蜀军政府决定分三路出兵西征,以夏之时为西征军总司令。西征令下,西征军北路支队长林绍泉与原清军标统舒伯渊、周维新、周少鸿及教练官汤维烈等密谋叛乱,以颠覆蜀军政府,由林任都督。阴谋暴露后,蜀军政府立即将以上诸人逮捕。张培爵请由荣县赴渝的同盟会元老吴玉章主持审判大会,列举大量罪证,判处舒伯渊等死刑,林绍泉亦在押解途中死亡。蜀军政府几次镇压叛乱,肃清两侧,巩固了起义成果。

12月初西征军进抵隆昌。12月10日成都兵变,尹昌衡、罗纶出任四川军政府正副都督,22日捕杀赵尔丰。张培爵命撤回西征军。

为联合各省起义军完成推翻帝制、统一全国大业,蜀军政府与入川滇黔军及四川军政府协商共组大军北伐。公推张培爵为北伐军总兵站官,夏之时为北伐军司令官。宣告“不日逾汉(水)出秦(岭),与我北伐南军会师中原,以扫穴庭,驱除鞑虏”。正当紧张筹备之际,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渝两军政府于2月2日商定合并。2月3日,张培爵、夏之时致电孙中山,建议取消与袁世凯的和议,联合各省起义军“直捣虏廷,擒斩袁贼,早定大局”。而孙中山南北和议之意已决,北伐之举未能实现。

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3月4日张培爵发表《成渝两军政府合并后意见书》,推尹昌衡为都督。

1912年3月11日,蜀军政府和成都四川军政府合并,统称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尹昌衡、张培爵分任正副都督。6月,袁世凯为排除异己,培植亲信,以“军民分治”为由,任张培爵为四川民政长,以剥夺其军权;又因护理都督胡景伊密报张培爵是革命党,10月,袁世凯即调培爵入京“咨询川政”。

11月中旬,张培爵经重庆、武昌绕道上海,晋见革命领袖孙中山。他在《与受乾两弟书》中写道:“并赴中山先生之约,与伟人一商国事也。抵沪晤孙及黄外,又为海内外同志及各机关迭次开会欢迎”。经多次晤谈,他对反袁斗争严峻形势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张培爵到北京后,即向袁世凯提出辞去四川民政长职务,出国考察政治。袁矫情挽留,以“总统府高等顾问”名义,将他长系北京,予以监视。

1913年7月,孙中山领导发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张培爵立即摆脱袁世凯鹰犬监视,潜赴上海,为讨袁军黄兴等部筹措军费。又和谢持、夏之时、黄复生等议定回川参加杨庶堪、熊克武等发动的讨袁军。因川江航运为战事阻隔,未能成行。不久传来熊、杨讨袁失败的不幸消息。张培爵为坚持反袁斗争,不愿出国以避迫害,毅然北上卜居天津租界福善里10号;并向北洋军阀政府坚辞四川民政长、总统府高等顾问等职;拒领600元大洋月俸;坚拒出任四川巡按使的诱惑。他在《与李寒友书》中写道:“不肖宁隐以求志”,“断不愿腐同群碎,争腥啄腐,以自贬其操也。”

张培爵在天津购织袜机三部以自给。他此时经济虽极为拮据,仍坚决支持留日返国青年反袁组织“血光团”,在经济上给以支持。

袁世凯为排除实现其皇帝梦的阻力,穷凶极恶镇压反袁力量,必欲杀张培爵而后快。1915年2月20日将张培爵从租界诱出拘捕;同时还拘捕了他的挚友邹杰,一起解送北京西郊宛平军政执法处监禁。而这个执法处的提调,竟是重庆起义被迫下跪投降游街示众的清重庆知府钮传善。

张培爵在被提审时怒目痛斥:“袁世凯妄图称帝,为国人所不容,血光团的宗旨就是为民除害,我支持这些血性男儿。”在京同志曾多方奔走营救,终难有成。

1915年4月17日凌晨,狱卒高呼张培爵、邹杰等人出监。这一天,京门刑场阴云密布,风卷尘沙,张培爵整饰衣衫,坐地不跪从容就义。在京友人曾道、李伯申、潘式斋等于乱葬岗中觅得培爵遗体,辗转南下,暂厝于上海宝山里公墓。1916年4月,袁世凯皇帝梦破暴亡,革命党人朱之洪集资将培爵遗体运回,归葬于荣昌荣隆场故里。

1982年,荣昌县人民政府重建张培爵烈士墓于城北海棠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