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燕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1-23 09:36

王经燕,字翼心,又名玉如,1902年生于江西省永修县淳湖玉村一个绅士家里。王经燕从小就很有个性,后来接受进步思想,敢于同旧势力抗争。在私塾读书时,她拒绝读《女儿经》,要求换成同男学生一样的《诗经》,老师不同意,她就罢课,直到老师同意了她的要求,她经常省吃俭用,接济周围的穷人。

王经燕与张朝燮青梅竹马,两小无猜。1919年,两人结为夫妻。婚后不久,张朝燮即投入爱国学生运动,王经燕积极支持丈夫的行动。为摒弃封建陋习,王经燕不仅放了脚,还把长辫子剪成齐耳短发,带动了周围妇女纷纷剪发放脚。不久,她在丈夫的鼓励下,割舍下两个孩子,于1923年进入南昌第一女子中学高中师范部学习。

外部世界拓宽了王经燕的视野,她如饥似渴地阅读丈夫推荐的进步书刊,从中汲取营养。她参与进步学生运动,组织“女青年社”,加入“江西青年学会”发动青年参加群众斗争,成为南昌学生界杰出的女青年。1924年,王经燕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秋天,王经燕受党组织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当时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要抛下丈夫和三个可爱的孩子远去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真是困难重重,但为革命的需要,她毅然服从组织决定去苏联学习。到苏联后,她非常刻苦,短时间内就掌握了俄语,积极钻研马列主义理论,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很快,被公认为高材生,深得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尊重。她经常与远在国内的丈夫通信互相勉励。张朝燮在1925年11月25日给王经燕的信中说:“我们应以被压迫民众的利益灾害为利害,不能以个人的利害为利害,个人的利益与民众的利益相冲突时,应该牺牲个人的利益。”王经燕在1927年2月20日给丈夫的信中写道:“我们共同携手把资本主义社会上的一切障碍物和所有的罪恶统统扫除,打开一条新的光明道路,引导人们向那伟大的路上前进!”

为了崇高的革命利益,王经燕和张朝燮这对革命夫妻把亲情“埋在深深的胸怀里”。张朝燮在一首《思念》的诗里,表达了他们之间深情的相思之情,他写道:

约看月,来书言,七月十五月团圆。

忧思两地煎。

寂寞夜,晚风前,玉臂寒念应谁怜。

飞梦到郎边。

1927年4月15日,张朝燮壮烈牺牲。当时,王经燕在苏联学习已满两年,正整装待发,准备返回祖国。噩耗传来,她心如刀绞,悲痛欲绝。党组织考虑到她的情况,劝她暂时先留下来,但她想到丈夫生前“学成归来杀贼”的嘱托,毅然决定回国完成亲人未竟的事业。

当年11月,王经燕辗转万里回到白色恐怖下的家乡。她不避艰险,积极协助任永修县委书记的党员王环心从事革命活动。不久,王环心被捕遇害。面对又一次打击,她深深地认识到:“一个革命者的死,只是加重了我们生者的责任!”她以“欲去伤心唯努力”,激励自己坚决战斗下去。

不久,中共江西省委任命王经燕为中共赣北特委委员、永修县委组织部长。她上任后,首先抓的头等大事是恢复遭到破坏的党团组织。她爬山过岭,走村串户,寻找同志接关系,发展新同志,使永修县的党团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在12月召开的一次县委紧急扩大会上,王经燕当选县委书记。她和省农协委员淦克鹤共同作出将革命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由平原转入山区;将活动方式由公开转入地下等重要决定。在他们的努力下,1928年1月恢复了南乡革命根据地,建立了革命武装。

同年2月,王经燕被调到省委机关工作,她化名贺落霞,以家庭教师身份为掩护,积极从事革命工作。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被任命为省委组织部代部长、部长。

5月,中共江西省委遭敌破坏,王经燕被捕,敌人得知她是留苏学生、张朝燮的妻子、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如获至宝,经过精心策划,进行开庭审理。在法庭上,王经燕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历数敌人的条条罪行,把法庭变成了揭露敌人、宣传革命的讲演台。敌人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又派她的胞兄王经来劝降,被她骂了个狗血淋头,灰溜溜地走了。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对她施用重刑,她依然坚强不屈。

6月的一天夜晚,敌人又来到牢房。王经燕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从容镇定地整理好衣服,一一与难友握别,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凶残的刽子手用铁块塞她的嘴,用刺刀割她的鼻子和舌头,最后残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