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尧

来源:中华英烈网责任编辑:高千一2017-12-07 08:47

林心尧,1905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乡坑尾村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亲守着5亩薄田,3间破房,终年劳作,养家糊口,受尽了地主豪绅的敲榨和欺压。林心尧的童年是在苦难和不平中度过的。有一次,本村反动民团团总唆使别人半夜里在林家地里种上了罂粟苗,第二天诬陷林家种植毒品,要罚林家3000毫洋。林家不服,与民团团总打了一场官司,结果不但被贪官污吏榨去了一笔钱,还被罚了款。这件事在林心尧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林家发誓要送儿子上学堂,以识文断字,光宗耀祖,免受欺凌。后来,林心尧入本乡的“道山书院”读书。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他愈益渴望着走出大山,去寻找一条翻身求解放的光明之路。

1921年,林心尧以优异成绩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在反帝反封建思想十分活跃的集美学校,林心尧受进步师生的影响,开始大量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24年,他参加了由共青团广东区委蓝裕业和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杨匏安(中共党员)指导下成立的国民党左派组织“福建青年协进社”,成为国民党党员。不久,他又协助罗明、李觉民等人组织“星火社”,编印《星火周报》,在集美学校师生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福建青年协进社”和《星火周报》在当时的集美学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大革命时期西闽的国民革命运动和建党、建团的工作做了干部和思想方面的准备。

1926年4月,已成为中共党员的罗明作为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来到厦门,主持成立了中共厦门干事会和共青团厦门干事会,并着手在分散于闽西各地的福建青年协进社成员中发展中共党员。林心尧由罗扬才、邹纯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闽西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

中共厦门组织在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的同时,为准备广东国民革命军的北伐,积极帮助国民党左派人士筹建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同年春,蒋介石借口共产党“阴谋暴动”,在黄埔扣押中山舰,制造了“中山舰事件”,福建的国民党左、右两派势力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迎接5月初将在厦门召开的国民党福建省代表大会,中共厦门组织针对当时斗争的复杂情况,指派林心尧在闽西各县活动,争取各县能派出国民党左派代表到厦门参加大会,以掌握由大会产生的国民党省党部的领导权。林心尧在闽西各县到处奔忙,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重任。5月,国民党福建省代表大会在厦门如期召开,由于右派势力的捣乱,会议中断,左派代表愤然离开会场,一致决定“与反动派不合作”。随后,林心尧等召集闽西各县国民党左派代表商议对策,决定代表们回闽西打开各县国民革命运动的局面;立即将这次大会的斗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推选代表呈送广州国民党中央,揭露右派分子的不法行为,请求裁决。此后,林心尧经中共厦门干事会批准,于7月初,经汕头回到家乡。不久,他即与中共党员阮山在永定上湖雷发展农民党员,并成立了中共永定支部,同时还成立了国民党永定县党部。林心尧深入乡村,来往于高陂、合溪、汤湖、兰溪、丰稔、湖雷和永城之间,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工农群众。在他和阮山等人的努力下,永定县各区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各区国民党区党部也都掌握在左派人士的手中。

这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已在全国各地兴起。9月20日,林心尧主持召开了中共永定支部会议,着重讨论了“应付时局的办法”,并提出了解放永定县的问题。但由于中共永定支部刚建立不久,要组织武装群众自己起来解放永定,力量还很不够。同志们商量由林心尧起草致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请愿书,请求驻军闽粤边界的第一军给予支援。请愿书写好后,他与阮山前往潮汕,将请愿书面呈第一军政治部的何玉书。10月上旬,林心尧又根据中共永定支部的决定,再次给第一军发去“快邮代电”,要求其尽快挥师入闽。10月10日,北伐东路军进入闽西,解放了永定城。林心尧主持召开了欢迎大会和军民联欢会;协助北伐军颁布了取消债务的条令。广大劳苦群众第一次分享了胜利的果实,激发了参加国民革命的热情。

是年冬,上级党组织指派林心尧与刚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归来的温家福、王奎福(中共党员)一起到上杭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他们到上杭后,立即成立了中共上杭支部,由温家福任书记。中共党员很快发展到10多人,支部经过改选,由林心尧任支部书记,温家福改任“组织”。此后,林心尧率领全体党员,广泛发动群众,根据了解到的各派地方势力的情况,采取了团结国民党左派,争取中间势力,反对和打击国民党右派势力的策略。不久,又因陋就简创办了油印刊物《上杭评论》,宣传国民革命。他们还先后组织成立了上杭县各级工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县总工会和县临时农会还组织了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队。当时,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称霸一方,欺压百姓,搞得民怨沸腾,人民群众反对外国教会的斗争日益高涨。林心尧不失时机地领导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举行了反帝示威游行,驱逐了在上杭的帝国主义传教士卫英士,捣毁了洋教堂,斗争了一批土豪劣绅。这一切,大长了上杭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反动势力的威风。

当北伐军逼近福建时,由于党组织配合工作,福建敌军举行了起义,北伐军未遇抵抗就占领了福建。1927年1月,北伐东路军第十七军政治部委任林心尧为(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四县政治监察署秘书。不久,四县政治监察署扩大为“汀属八县政治监察署”,林心尧继任秘书。为了在汀属八县(长汀、上杭、连城、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林心尧以政治监察署的名义,召集八县国民党县党部和民众团体代表举行了联席会议。2月26日,联席会议在上杭召开,会议作出了大力开展农民运动等决议;同时,为了培养各县的农民运动骨干,林心尧提议开办“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并被推举为筹备委员会主任。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3月23日,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在上杭城关北门基督教礼拜堂内正式开办,来自各县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进步青年以及工农运动的积极分子160多人,参加了学习。养成所采用广州第六届农讲所的全部教材、讲义,仿照其办学方法,讲授政治、军事、文化知识等课程。林心尧为培养学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亲自为学员上课、作政治形势报告;为了锻炼学员们的实际能力,还带领他们深入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在农村,学员们亲眼目睹了广大人民群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惨状,对劳苦大众的苦难处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农村的社会现状,进一步开导学员们:“土豪劣绅人虽少,但他们有钱有枪势力大,官府都跟他们一鼻孔出气。所以,我们穷人要出头,便要组织起农会,合力与土豪劣绅斗!”学员们在养成所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并学到不少开展革命活动的本领,其中许多人都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各县革命斗争的领导人,如中共龙岩县委书记罗怀盛、中共长汀县委书记段奋夫、上杭县苏维埃政府主席李立民、武平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练宝桢、中共武平县委委员张涤心、城南13乡武装暴动领导人李云贵、中共宁化特区委书记徐赤生等都是养成所的学员。

随着汀属各县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革命左派势力与反革命右派势力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尖锐起来。为了打击右派势力的嚣张气焰,在林心尧和中共上杭支部的领导下,国民党上杭县党部组织城乡人民群众驱逐了勾结土豪劣绅、残害上杭人民的驻军部队(原北洋军阀部队改编的2个营)。反动军队被驱逐后,上杭的土豪劣绅失去了武力的支持,再也不敢猖狂活动了。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沉寂一时的上杭反动势力的反革命活动才又猖獗起来。基督教会的代理牧师葛敬洪打电报给被驱逐的洋教士卫英士,要他卷土重来;土豪劣绅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国民革命军东路第一游击司令部的参谋长刘秉坤、杭丰公安局局长葛新铭等行贿,要求他们以武力镇压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

5月7日晚,上杭反革命右派势力响应蒋介石的“清党”号召,公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上杭县总工会、农会、学联会、妇女会、汀属8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等被强行封闭,负责人被捕杀。林心尧当晚被迫避往武平县。但敌人侦知他的行踪后,便立即尾追而至。次日晚,林心尧不幸落入敌手,受到了种种毒刑的折磨,被打得体无完肤,血肉模糊。更可恶的,丧心病狂的敌人竟打折了林心尧的双腿,使他无法站立。然而,敌人打不折林心尧的革命气概。第二天,反革命右派分子用箩筐将林心尧抬往刑场。面对反动派的暴行,林心尧悲愤异常,他用最后的气力,沿途不断向群众揭露和痛斥国民党右派叛变国民革命的反动罪行,周围群众无不感动得潸然泪下。林心尧被杀害后,武平县城关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收殓了烈士的遗体,把他埋葬在夹子背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