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希先,别号爱庐,1906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宛家大屋。少年就读于县高等小学时,就受《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的影响,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并初步立下改造社会,造福劳苦大众的志向。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职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军攻克武汉后,经堂兄宛希俨介绍,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班长、排长、连长等职。
1927年8月4日,宛希先随警卫团离武汉东下,准备参加南昌起义。因路途耽搁,未能参加南昌起义。警卫团随即开赴江西,寻找毛泽东。9月初,警卫团和平江、崇阳、通城的农民武装整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宛希先任第一团第一营党代表,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后,9月19日,部队撤到湖南平江、浏阳边界,在浏阳文家市的仁里中学。宛希先出席了前委会议。会上,宛希先极力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放弃攻打大城市,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月30日,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枫树坪,起义部队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后,宛希先仍任一营党代表,兼任团副党代表,并被增补为前委委员。
10月,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极大的恐慌。当部队经过酃县水口时。湖南军阀急忙派遣湘东保安司令罗定带领两个团从茶陵出发,分西、北两路,进犯酃县水口,妄图一口吞掉工农革命军。
10月下旬,毛泽东派宛希先率领两个连,绕袭茶陵,虚张声势,迫使罗定回兵。宛希先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乘虚打下了茶陵县城,活捉、枪毙了伪县长和书记官,同时打开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农运干部和无辜群众80多人。
一打茶陵的胜利,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保障了工农革命军主力进军井冈山。
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以后,为了扩大根据地,毛泽东决定派第一团团长陈浩和团政治部主任宛希先,率领部队二打茶陵。
11月18日拂晓,工农革命军抵达茶陵城郊。在农民的掩护下,宛希先选择部分精干战士,化装成茶农,分别从东门和文星门,经铁牛渡口潜入城内。这时,守城的“挨户团”尚在熟睡之中,工农革命军乘敌不备,里应外合,发动猛攻。宛希先率领主力,飞越浮桥,冲进东门,直捣县衙门,活捉了新上任的伪县长,占领了茶陵县城。
攻克茶陵后,宛希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协助当地党组织于11月下旬的一天,在江书院的操场上,举行了庆祝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由谭震林担任主席。这是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
不久,湘、桂军阀混战结束,湘敌纠集地方武装近20个连的兵力进攻茶陵。宛希先一面向毛泽东汇报情况,一面沉着应战,主张撤出茶陵,回师井冈山。
但投机革命、窃据团长职务的陈浩,在紧急关头却企图叛变投敌,要把部队拉到湘南敌军方鼎英那里。幸亏宛希先及时向毛泽东告急,毛泽东及时赶来,才挽救了这支革命队伍,保存了井冈山的武装力量。
1928年1月,在遂川县城五华高等小学的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一定要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宛希先极力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自告奋勇,前往九陇山(现名为九龙山)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通过不断深入群众,发展了23名党员,成立了党支部,并组成行动小分队,后改为赤卫队,经过数月工作之后,九陇山的党支部发展到七个,赤卫队员增加到200多人。
日益巩固和扩大的九陇山革命根据地,使敌人惶惶不安。3月中旬,永新西乡保安队团总龙镜泉纠集500多人,扬言要血洗九陇山。他自恃人多势众,一路大摇大摆,甚至把他的老婆也带来观战助兴。
宛希先沉着地指挥赤卫队,按照游击战术的要领与敌人周旋,诱敌深入。当把敌人引到九陇山腹地后,他派人到敌后拆去了峡谷中的大木桥,使敌人想跑难得跑掉;然后,利用九陇山的岭峻林深,到处伏击敌人,飞石和滚木,都成了杀伤敌人的武器。伏击战胜利结束,共歼敌200多人,缴枪200多支,连龙镜泉的老婆也当了俘虏。
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下辖三个师,宛希先任十师党代表(师长由朱德兼任)。5月,湘赣边界首次党代会在宁冈茨坪召开,宛希先当选为五人常委之一,分工主持全区党务工作。
同年7月,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趁毛泽东、宛希先率红三十一团远在永新县境之际,利用红二十九团的乡土观念,煽动二十九团向湘南前进,在郴州失败。这时,湘赣两省敌军趁虚而入,进逼永新,企图进犯井冈山。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毛泽东部队组成南、北、中三路行动委员会,统一领导反“围剿”斗争。
宛希先任北路行动委员会书记,率领三个连和地方武装,迎击北路敌胡文斗部。胡文斗部在宛希先率部的阻击下,虽然行动迟缓,但有着压倒的优势兵力,先后占领了黄门、花溪、高市等地,气焰十分嚣张,杀害革命干部和群众。
宛希先召开行动委员会会议,决定先干掉两个最凶恶的“挨户团”,挫伤他们的锐气。8月上旬一天晚上,宛希先率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出其不意地包围了黄门,一举歼灭了黄门“挨户团”及其头目旷志斌。接着,又获悉象形“挨户团”头目马奎士带领20多个团丁,驻在一个祠堂里,宛希先命令赤卫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祠堂,歼灭了敌人。北路行动委员会,接连干掉了两个“挨户团”,对敌人震慑很大。几天后,宛希先又和永新县委负责同志,指挥工农革命军和赤卫队,夜袭花溪,乘敌人熟睡之际,击毙十多人,缴枪30多支。8月中旬,宛希先再度夜袭高市,给胡文斗部以狠狠打击,使之士气低落,进退维艰。
1929年1月,为了粉碎敌人对井冈山地区的“会剿”,扩大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第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向赣南闽西进军,留下红四军的三十二团及红五军四、五纵队守卫井冈山,由宛希先协助彭德怀,继续坚持斗争。
1月30日,敌军攻下黄洋界,夺得八面山。彭德怀指挥红五军掩护数百名伤病员突出重围,转战赣南。接着,敌军以四个团的兵力,向九陇山发起围攻。防守九陇山的是永新、宁冈、茶陵三个县的赤卫队。宛希先和刘作述、龙超等指挥着赤卫队,与敌人对峙了三天三夜。敌我力量悬殊,宛希先决定由刘作述等领导各县赤卫队,冒着大雨,突出重围。他自己带着一部分机关人员,躲进深山。时值数九寒冬,大雪封山,忍冻受饿,历尽千辛万苦。
2月中旬,宛希先从山里出来后,迅即与边界特委刘真和朱昌偕等取得了联系,并主动召开了宁冈、永新、茶陵等三县县委联席会,组成了湘赣边界临时特委,以宛希先、刘真和朱昌偕为常委。临时特委成立的当天晚上,宛希先就组织人赶写了号召群众坚持斗争的布告,第二天派人贴到山下去。革命群众看到了布告,知道特委尚在,倍受鼓舞。敌人原以为边界共产党全被消灭了,没想到临时特委恢复得这么快,非常惶恐。
5月初,红五军自赣南返回湘赣边界,确定以永新为中心,稳步地向湘赣边界各县发展,建立更大的根据地。
1930年2月24日,中共湘赣边特委在未经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将宛希先打成“AB团”分子,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大湾村的河滩上错杀。1945年党的七大期间,经毛泽东提出,给宛希先平了反。建国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茶陵县历史陈列馆、黄梅县烈士陵园都将宛希先的主要业绩陈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