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贻元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09 09:46

张贻元,1898年7月23日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张良宋由于长期在田间劳作,起早贪黑,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过早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因此,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大的张贻元,十几岁时就整天下地干活。因家境贫寒,他冬天从没有穿过棉衣,几乎常年光着脚。艰苦的岁月,经久的磨炼,使这个穷苦的孩子意志格外坚强,行动非常勇敢。

1929年5月6日,商南立夏节武装暴动成功了。5月9日,各路起义大军1000多人(绝大多数是农协会员)会师斑竹园朱氏祠,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徐其虚任党代表,漆海峰任参谋长,挑选精干起义士兵和部分农民自卫军150多人,组编第九十七、第九十八两个团。张贻元被编入红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第九十八团当战士,不久调入师特务连担任机枪手。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春,张贻元任第九十八团第二营第二连连长。一次,商城县伪县长李鹤鸣命令县民团大队长王济亚出兵到商南地区(系金寨县斑竹园、南溪等地)“清剿”红军,张贻元奉命率领第二连全体战士连夜赶到瓦屋基堵击民团。经1个小时的激战,歼敌30多人,缴获步枪48支。王济亚率残部逃回商城,被李鹤鸣撤了职。由于张贻元在战斗中英勇顽强,并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指挥才能,被提升为第二营副营长,不久又升为营长。同年秋,升任第九十八团团长。

1931年5月初,张贻元调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师任师长。下旬,红四军突破敌人“围剿”,向黄安南线转移。28日,张贻元率部围攻黄安、宋埠之间敌供应线上的桃花镇据点,歼敌1个团的大部,缴获长短枪150余支、机关枪80多挺、迫击炮1门。

红十师士气高涨,斗志昂扬,在鄂东一带迂回,采取运动战对敌进行突袭,打得敌人晕头转向。鉴于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张贻元带领红十师转战于东临皖西淠河,南达黄陂、罗田北部,北至潢川、固始南部,方圆达200公里范围,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做出了贡献。

1933年4月,张贻元率部从罗田转战金家寨,路过家乡斑竹园。因患严重痢疾,身体虚弱,行走相当困难,于是,他命令部属先走,自己暂住二弟张贻本家养病治疗。不料被坏人告密,张贻元不幸遭地方民团逮捕。

开始民团只知道张贻元是红军,后得知他是红军师长,顿时凶相毕露。敌人先是以高官厚禄进行引诱,要他说出红军的行军路线和作战意图,哪知张贻元守口如瓶,一句话不说。匪徒们见他毫不动摇,兽性大发,把他吊在桑树上,用尽酷刑。张贻元大义凛然,仍只字不吐。

面对钢铁般的红军,敌人狂叫地问:“你为什么没有眼泪?!”“为什么不怕疼?!”张贻元对残暴的敌人报以极端仇恨的眼光,慷慨地回答:“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愿将七尺躯,化为红杜鹃。”匪徒们听了暴跳如雷,疯狂地向张贻元头部连剁7刀,张贻元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