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文华,1908年生于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青年时,在胞兄陈锦章的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26年,他由胞兄介绍在家乡加入共产党。1927年小学毕业后,他考入党直接影响下的汉中省立第五师范上学。这时,陕西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陈文华联络第五师范几位进步师生成立了一个“五人小组”,借以广泛联系和团结汉中一批进步青年学生,开展学生运动。
1931年11月,中共陕西省委为加强陕南地下工作,派贾拓夫来汉中,对中共陕南特委进行了改组,陈文华担任了特委委员。第二年6月,陈文华又担任特委代理书记,继而任组织部长,公开职务是第五师范附小教员。在特委的支持下,他领导第五师范和汉中其他学校进步师生组成的汉中教育界“十人团”,殴打了反动的公安局长淡西山、南郑县中学校长彭俊卿,捣毁国民党南郑县县党部,驱逐了南郑县县长,给当地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使进步学生组织在汉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学生运动得到广泛的发展。在一派大好形势下,陕南汉中地区的武装斗争之火开始点燃,几个县的数支游击队活跃在汉水两岸的秦巴山地。
为了加强对新生游击队的领导,特委派陈文华去红二十九军第三游击队任政委。他深入北山一带,身着便衣指挥作战。红二十九军失败后,汉中一带反动势力卷土重来,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血腥镇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特委决定派陈文华回家乡宁强活动。1935年2月,川陕苏区的红四方面军发动陕南战役,首先解放了宁强,一部驻扎在陈文华的家乡大安镇。此时,党号召党团员全力支援红军,陈文华的大哥陈锦章,便同陈文华一起带领60多岁的父亲,还有妻子、弟弟、妹妹和侄女等全家11口参加红军,走上了长征之路。陈文华在军中搞宣传工作,6月在长征途中光荣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