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廷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2-12 08:45

钟子廷,原名钟选佑,幼名钟沙,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廖家村乡丰岩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弟妹四人,他为老大。少时读过私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他曾任官坝农民赤卫队队长,带领赤卫队员与当地地主恶霸作斗争,深得劳苦人民好评。

1929年夏,钟子廷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他学习刻苦,思想进步很快,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贺龙部先后担任警卫员、班长、排长、连长、团长等职。他办事果敢,英勇善战,1931年担任红三军第二十一团团长,率部打垮国民政府军AB团向子应部后被称为“飞机团长”。

1934年在湖南龙家寨战斗中,为掩护大部队撤退,他率部顽强阻击敌人,不幸右肩夹骨受伤,转大云医治,还未痊愈,就赶回部队参加斗争。10月,红二、六军团在贵州南窑界会师后,钟子廷调任红四师第十二团团长,率部参加了永顺、十万坪大战,后又参加了浯溪河、溪口、鸡公垭、陈家河、板栗园等战斗。

在板栗园战斗中,钟子廷身负重伤,右腿骨被打断。在当时没有麻醉药物的困境下,随军医生贺彪采用凿子凿骨头的办法为他医治。钟子廷在手术中强忍疼痛,没有呻吟一声,还给在场的同志讲战斗故事。在他的配合下,贺彪很快地为他做完了手术。他的坚强毅力和革命精神在红军中广为传颂。

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点燃了黔西地区的革命烈火。继而甩开敌人,回旋于千里乌蒙山,准备创建滇黔边根据地,继续坚持江南斗争。11月9日,钟子廷也随部队开始长征。因他伤未痊愈,首长安排他坐担架。但他等伤情刚好一点,就要求改为骑马,把担架让给其他同志。

1936年3月20日,部队从贵州威宁县进入宣威县境。云南军阀对红军入滇早有防备,已在宣威来宾铺虎头山一线,以重兵布防,妄图阻止红军前进。团长钟子廷果敢地指挥全团主攻滇军阵地。面对数倍于我之敌,红军勇猛顽强,主动出击,反复冲杀。该团的第一、第二营经过多次激战、冲锋,终于占领了指挥所左前方的两个山头,而右边的紫灰山山头还被敌人控制着。敌人凭借有利地势,依仗机枪、迫击炮,拼命向红军阵地和中间开阔地带倾泻炮弹,对红军造成严重威胁。团指挥所设在紧靠阵地的海眼村的一个小土地庙里。钟子廷奋不顾身带着团部人员和特务连冲出指挥所,迂回到庙前一条沟里指挥战斗。根据敌众我寡的实际情况,他派身边警卫员周宗甲到前沿传达命令,命令攻上山头的部队继续进攻紫灰山。警卫员刚走,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但钟子廷仍不顾自己的安危,坚持指挥战斗。突然,一颗炮弹落在钟子廷身边爆炸,他和在场的几个战士不幸倒在血泊中。

钟团长牺牲的消息传到阵地,“为钟团长报仇”的怒吼声响彻整个战场,枪炮声同时迸发,一支支突击队含着满腔怒火冲向敌人,一颗颗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予敌以重大杀伤,毙俘敌近千人。是夜,由于敌人大量增援,战场形势突变,红军主动撤出战场,挥戈东指。红军指挥员钟子廷却离开了他的战友们,静静地长眠在宣威虎头山下。年仅29岁。

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代,1976年,中共宣威县委、宣威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虎头山战役的前沿指挥所所在地大坡山建立红军战斗纪念塔和红军烈士陵园。塔的正面刻有毛泽东书体“英勇奋斗的红军万岁”九个大字,背面镌刻毛泽东《长征》诗词。当年参加虎头山战斗的老红军原红六军团第十六师师长,后任海军副司令员的周仁杰中将;原红六军团第十六师政委,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晏福生中将,原红二军团四师第十二团团长,后任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的黄新亭中将等都曾前来凭吊。

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已成为乌蒙山区一个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钟子廷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鼓舞着乌蒙儿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