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炯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2-12 08:52

林炯,原名之炯,字甩岩,化名阿木林、阿表、马良、王德,1900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大岭乡上岙村一户普通农民家中。1916年9月,考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因反抗校方的贪污陋行而被开除学籍,但他并没有就此中断学业,而是自赁破屋寒舍,挑灯苦读,终于在三年后考入上海澄衷中学。

林炯在澄衷中学读书期间,正值反帝反封建和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使埋头读书的他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开始注意阅读书报,关心国事,并在课余潜心攻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研究马克思主义。他积极为校刊《每日新闻》写稿,发表自己的心得,阐述自己的见解。在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上海,林炯幸运地受到了革命的启蒙教育,不断地成长起来,澄衷中学成了他参加革命的起点。

1922年,林炯从上海澄衷中学毕业后,旋即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并于次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常与家乡同学以临海同乡会的形式聚集一起,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与进步学生一起积极开展各类进步活动,如发起工人运动、组织学生运动等。1925年初,林炯担任青年团南京地委宣传委员和训练委员会委员。

同年,林炯到上海,与一些临海籍旅沪进步学生一起,云集在上海大厦大学东侧的芝兰室里,酝酿建立“临海乙丑读书社”,并草拟读书社的社章,确定读书社的宗旨为“努力读书,改造社会”,规定“红、青、白”三色旗为社旗,“红”象征革命,“青”代表青年,“白”表示心底坦白。

是年暑假,作为读书社发起人之一的林炯,和旅沪旅宁的同学一起回到家乡临海,在城关敬一小学召开读书社成立会。他们举办消夏社,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研究,同国家主义派和无政府主义派开展了坚决的斗争,并且将从上海带回去的许多进步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向导》等,广泛向家乡的进步青年进行宣讲传播。他们还举办平民夜校,补习文化知识,在家乡掀起了一股读书救国、寻求真理的热潮。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就有40余名男女青年加入读书社组织。读书社在倡导努力读书的同时,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中国革命的思想教育,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使读书社成为培养临海革命青年的摇篮,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临海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暑假期满,林炯即返回海河工程专门学校,继续投身于革命活动。

1925年10月,林炯转为中共党员,并作为南京的代表,被派往莫斯科学习,就读于中山大学第一班(英语班),与张闻天、沈泽民、杨放之等同班。林炯在留苏的两年大学生涯中,学习刻苦,为人耿直。他明辨是非,坚持原则,与中共旅莫支部中的“左”倾机会主义的代表王明之流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1927年下半年,林炯毕业回国,在中共中央上海局担任翻译,同时还兼任与东方各国共产党的联系工作,后来又负责主编《中国工人通讯》。由于他精通英、俄两国语言,大部分译文和专电都需他动手翻译和起草,工作十分繁忙,时常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但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在这段时期中,他与瞿秋白、杨之华夫妇过从甚密。

1931年7月,因越南同志在上海法租界的住所遭破坏,林炯被误作越南人而同时被捕。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厉的审讯,多次实施电刑,他坚不吐实,使法租界捕房未获任何证据,无可奈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但经过这次铁窗生涯,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

1932年春,中共中央委派林炯到湘鄂西省委任宣传部长,同时执教于湘鄂西省列宁学校,主讲《财政经济》。在湘鄂西短短六个月左右时间,他几乎跑遍了整个湘鄂西地区,深入了解各个方面的情况。同年,由于湘鄂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国民党军队占据了洪湖革命根据地。林炯等来不及随军转移,被围在敌占区。他们历经艰辛,终于脱离虎口,回到上海。在上海,林炯先后在中央组织局和中央上海局工作。在此期间,他曾写下了《湘鄂西苏区的一般情形》的近万言报告,呈送党中央,以表自己真诚坦白的心迹。

林炯平时工作踏实持重,作风机智老练。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叛徒出卖而被捕,他的住所是当时中央局的秘密招待所。当林炯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到秘密招待所,通知其他同志迅速转移。果然,当晚敌人便到招待所搜捕,结果扑了个空。

1933年6月,林炯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哈尔滨,担任满洲省委宣传部长,化名马良。他秘密奔波于东北各地,在南满等地相继建立了抗日武装力量。

1933年10月,林炯担任满洲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任务十分繁重,但他照样“以全副精力投入工作”。12月,他代表省委起草了《满洲省委关于冬荒和年关斗争的决议》,明确指出:要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革命武装的主张。为了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建立所谓“满蒙国”的阴谋,1934年2月,林炯又率领满洲省委作出了《关于反对日本强盗“满蒙国”侵略运动和第二期“讨伐”反日游击战争的工作决议》,深刻揭露和强烈抨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强盗逻辑,表明了坚决抗日的决心。

林炯在满洲省委工作期间,曾在国际反战、反帝、反法西斯的“三反斗争日”这一天,和省委其他同志一起,精心组织了东北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日斗争,大批工农群众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同时出动,破坏了吉敦线近200公里铁路线,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934年上半年,共青团满洲省委书记和秘书被捕叛变,哈尔滨党团组织均遭严重破坏。在危急时刻,林炯以省委名义,将其他已暴露身份的同志调离哈尔滨,而他自己则仍驻留哈尔滨坚持斗争。他的这一举动,博得了同志们的广泛敬佩。

林炯平时不善言谈,但对同志总是真诚相待。所以,1934年9月,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王明之流不经中央批准,擅自将林炯强行调往苏联海参崴,曾引起上海中央局同志们的强烈不满,表示力争要把他要回来。

林炯与东北人民的抗日事业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被调离满洲省委后,仍念念不忘东北的抗日斗争。他曾多次写信给王明,表示“要求去部队的心思非常迫切和焦急”,但他那炽热的革命热情和强烈的抗日之心,却被王明一伙给强行压制了。

1935年夏,林炯被调往莫斯科,担任《救国时报》编辑,化名王德。由于报社事多人少,他经常不分昼夜地工作。他虽然不能回东北游击队去,却依然惦记着那里的抗日情况,并且经常撰文宣传东北的抗日斗争,在《救国时报》上时常可见署名“王德”的文章。他还积极参与《雪山草地行军记》《甘肃到陕西》等长篇通讯的编辑工作,其中有些篇章、段落是他亲手整理成稿的。在这里,他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创举,热情讴歌长征的辉煌业绩。他这样写道:“在中国史学者尚未发现的地方,或者探险家也未到过的草地,严格地说,在中国地图上尚未列入的地方,而数万北上抗日红军,以冒险的决心,作出惊奇的行动,渡过了草地,冲破了历史的记录。这惊天动地的创举,假如红军没有钢铁一般的政治坚定性,没有顽强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怎敢进行这种冒险的尝试?!”

林炯以他的行动,向人们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刚正的气质和豁达的胸怀。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会被王明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苏联塔干卡监狱,而后又被流放至西伯利亚,受尽了非人的待遇。此时,在历经无情的政治打击和无休止的刑讯、苦役之后,曾受过电刑摧残的林炯,身体再也挺不住了。1937年,林炯终于带着对党的前途命运的无限忧虑,对灾难深重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告别人间,长眠在这块远离祖国、荒凉的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新中国建立后,林炯的事迹在人们中间广泛传播,他的英名被人民所深切怀念。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他,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他,终于可以含笑瞑目于九泉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