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旭阳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2-13 11:32

温旭阳,字旭初,又朝阳,1890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洛宁县柴窑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在本村私塾学馆读书,后就读于洛宁县立高等学堂。在校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思想活跃,喜论国事,经常和同窗好友路连舒、郭永固、郭景阳等秘密约会,组织反清救国会,利用假期,到乡村宣传,抨击时弊,揭露官府腐败和列强侵略。县立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受聘到张窑村任教。

1918年春,28岁的温旭阳毅然放下三尺教鞭,辞别鬓发斑白的双亲,只身前往上海。到上海后,温旭阳进工棚,上茶馆,一边联络结识志同道合者,一边体察感受社会的变革。在一次与工友闲谈中,他得悉孙中山先生寓居上海的消息,便产生了拜谒孙先生的愿望。于是,他到处求亲告友,千方百计打听孙先生寓所,后在一位河南籍军官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温旭阳面对着这位仰慕已久的时代伟人谦陈己见,倾吐肺腑,论国势之衰败,言救国之志向,深得中山先生赏识。中山先生向他详细阐述了三民主义和“大同世界”的理想等,温旭阳听后深受启发,开始懂得:光有朦胧而单纯的打富济贫的良好愿望是难以获得事业成功的,必须联合志同道合的人,同心协力一齐干,才能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完成“大同世界”的宏伟事业。于是,他带着中山先生馈赠的毛笔和墨盒,满怀信心地踏上了归途。

从上海回洛宁,数千里的路程,温旭阳因无钱买票坐车,只得徒步跋涉,白天沿途乞讨,夜里和衣而眠,历时40余天,终于回到家乡。原本一个血气方刚、身强体壮的男子汉,一到家竟瘫倒在了床上,朋友们听说他回家纷纷前来看望,当看到他从口袋里掏出的仅是几把枯黄的豌豆苗和野菜苗时,无不为之泪下。

回县后,温旭阳虔诚地信奉三民主义,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集会结社,并根据中山先生“大同世界”的理想拟定了大同社章,组织大同社,团结广大劳苦大众,以反抗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1925年受大革命浪潮的鼓励,温旭阳以打富济贫、除暴安良为目的,在家乡组织建立农民自治会(俗称炮会),洛河南岸十几个村庄的青壮年踊跃参加,一时声势颇为浩大。此后,温旭阳领导炮会和当地的土豪劣绅进行了生死斗争。在斗争中,他注意团结社会进步力量,主动和当地名人张升初、杜已初联合(时称“三初”),搞统一战线,提出“打倒贪官污吏,铲除土豪劣绅”的口号,公开与反动县长程耀阶、当地恶霸张粹甫、雷应甫、李栋甫(号称“三甫”)抗争,戏称程耀阶为程叫街,并把其欺诈群众的罪恶事实写成布告,印成檄文,四处张贴散发,让洛宁人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温旭阳又亲赴省城告状,国民党河南省府在铁的事实面前,不得不顺从民意,罢了程耀阶的官。人们闻此无不举额相庆,拍手称快。一时间,“三初进了城,三甫不安宁”的歌谣不胫而走,传遍了县城乡村。

1927年春,冯玉祥率部东征,温旭阳以洛宁县农民代表的身份西上迎接,在潼关向冯玉祥面陈治理洛宁的大政方略,表明“打倒土豪劣绅”的决心和勇气,得到了冯玉祥的赞扬和赏识。国民党洛宁县长毛迪康、县财政局长张粹甫等人沆瀣一气、贪污钱财、坑害百姓,冯玉祥下令撤职严办,并委派梁炳麟就任洛宁县县长。梁炳麟一到职,即组建国民党洛宁县党部,由李宗白任主任,温旭阳任执行委员兼农工部长。

县党部成立后,温旭阳等人积极开办党务训练班、中山主义讲习班,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阐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主张,组织农民协会,团结广大贫苦民众,实行“二五减租”,倡导合理负担,并以告状、请愿等方式与反动土豪劣绅进行斗争,迫使地方当局取消了长期压在洛河两岸人民头上,吸吮人民膏血的“悬粮银子”,受到了广大贫苦群众的热烈拥护。

随着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终遭失败。此时坐镇河南的冯玉祥也随风转舵,由左而右,大肆进行清党反共活动。1928年春,冯玉祥下令要求所辖县府限期成立民团军,并明文责令洛宁、宜阳两县联合组建一个民团旅,委派廉朝臣任旅长。温旭阳、张升初等人以洛宁连年灾荒,群众无力负担民团费用为由,联名上书省府,恳请免建。可是急于登上旅座的廉朝臣却无视民众疾苦,连连指派副官到县催办,对温旭阳等人的陈述非但不听,反而态度骄横。温旭阳不畏权势,据理抗争,并于王范镇集日派人将廉朝臣的副官捆绑起来,戴上一顶写着“打倒军阀余孽”标语的纸糊高帽,进行游街示众。国民党河南省府听说后立即下令撤职查办梁炳麟,解散县党部,缉拿温旭阳。温旭阳只得离家出去,辗转到山西、河南等地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此后,他曾多次秘密回家,给父亲及亲朋好友讲述革命形势,谈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组织工农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情况,叮嘱家人“要坚强起来”,“我们总有一天会推翻反动统治势力,使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1932年2月,洛宁籍中共党员李宗白奉中共河南省委和豫西特委之命返回故里,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温旭阳见到日思夜想的战友,犹如久旱逢甘霖的禾苗。经过几天几夜的交谈,凝结在温旭阳心里多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他认识到:要真正解放劳苦大众,彻底推翻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黑暗统治,只有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经李宗白的介绍,温旭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此,温旭阳工作勤勉,与李宗白朝夕相处、苦乐与共,共商建立中共洛宁县党组织大计。他们深入贫苦群众之中,搞秘密串连,先后发展了马发科、王振纪等十余中共党员,组建了柴窑、中高村、上高村等五个中共党支部。温旭阳和李宗白分别任支部书记。正当革命活动日趋高涨之际,河南省互济会负责人张乔叛变投敌,李宗白遭通缉被迫离开洛宁,温旭阳忍受着与战友、师长生离死别的苦痛,毅然肩负起领导中共洛宁地下党组织的重任。

1932年冬,国民党洛宁县政府在政治上强化统治,在经济上搜刮民财,各地土豪劣绅也趁火打劫,涂炭百姓。洛南五区区长曹振范借县府摊派大烟捐之机,私自追加款额,强令农民交纳,闹得各村鸡犬不宁。温旭阳于是指派王振纪等人出面组织群众掀起抗烟捐运动。短短几天时间,参加抗烟捐的群众便由几十人猛增到近千人,他们举旗舞棒,一路上高喊“取消苛捐杂税”、“惩治贪官污吏”等口号。从区公所一直闹到县城,国民党县府见势不妙,慌忙下令关闭城门,派民团实行武装镇压,群众便以土炮、火枪还击,一场血战一触即发。县长张廷柱为避免事态恶化,只好下令收兵回城,被迫向围城的农民代表表示;只要大家不再闹事,县府一定认真查处,取消不合理税款。事后,国民党洛宁县政府不仅减轻了大烟捐,而且允许参加抗烟捐斗争的村庄单独成立一个景阳区,直归县府管辖。不再受曹振范等地霸的敲诈勒索。中共河南省工委对温旭阳等人领导、发动的这场抗大烟捐的斗争极为关注,曾三次派人到洛宁巡视指导工作,赞扬温旭阳“有干的决心”。

1934年,温旭阳根据豫西工委的指示,决定在本村兴办学校,以此为阵地,培养进步青年,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队伍。他以自家房院作校舍,发动其他中共党员、农会会员捐献桌凳,创办华族明耻小学,指定中共地下党员郭大儒做校董,自己任教员。为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才识,温旭阳利用闲余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具有反帝、反封建思想的进步书籍,如《水浒传》《三国演义》《阿Q正传》《子夜》《女神》等,并以苏武牧羊调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华族明耻小学校歌》:

华族明耻小学校,志在育英豪,抗除凶虎豹,彼倭奴逞残虐,迫我廿一条。朝鲜被夺取,台湾并吞了,琉球及冲绳,索款二百兆,奇耻大辱,热血溅洗,誓把倭奴剿。

最近更猖狂,鲸吞满热疆,侵沈阳,陷吉林,血染黑龙江,民众无组织,政府不抵抗,卖国求荣把我锦绣河山拱手送东洋。同胞齐奋起,万众一心,消灭野心狼。

中国地位下降,不齿于列强,丧权辱国臭名扬,法权不治外,关税被限量,租界如林立,外债如山岗,得陇又望蜀,欲壑实天涯。唤起民众,誓雪国耻,驱倭寇振兴我中华。

温旭阳在以学校为阵地,以教书为掩护,教育、培养进步青年参加中共党组织的同时,还积极到校外进行活动,发展党员。他经常怀揣一本圣经,以传经布道的名义到各村走家串户,进行革命宣传。经过他含辛茹苦地工作,短短几个月中共党员已发展到20余人,先后又组建起东南村、曲阳、苏村、黄村等党支部,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洛宁县第一个区级组织——南山区委,温旭阳任区委书记。

中共洛宁地下党组织的迅速发展,日益引起国民党势力的注意和敌视,尤其是为害一方的大地霸张粹甫之流更是百般仇恨,他们官匪勾结、狼狈为奸,经过一番密谋策划,终于向温旭阳伸出了罪恶的魔爪……

1936年4月5日,晨曦初露,在底张峪柴窑村村北的土路上,一队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匪兵正猫腰弓背,向村中的一户农家小院扑去,不一会儿便把院里院外围了个水泄不通,两挺机枪直对着油漆斑驳的窑门。几分钟过后温旭阳推门而出,立即被守候在外的国民党匪兵一拥而上,反手绑缚。

温旭阳被匪兵推搡着来到村外一个麦场,奉命搜捕的一个姓唐的中队长因没有抓到温旭阳是共产党的证据,便示意暂停执行,由他到东南村请示大队长徐吉生。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温旭阳没有忘记一个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他健步跳上场边一个碌碡上,深情地环视了下四周熟悉的村庄、河流,然后面对荷枪实弹的匪兵和闻讯前来的群众,神色自若地发表近两个小时的演说。他首先愤怒地斥责了国民党政府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欺压百姓、涂炭人民的滔天罪恶,然后说道:“父老兄弟姐妹们,我和乡亲们相处了一辈子,谁都知道我温旭阳是一个好人,平常没有犯过什么法,也没有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我有今天,完全是国民党反动派陷害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不怕死,我只要求乡亲们记住我是为什么死的。”说到这里,温旭阳把目光转向国民党士兵:“士兵弟兄们,你们这里面也有穷人,天下穷人是一家,为什么要替地主老财卖命,帮他们干坏事?今天我死,我并不记你们的仇,而是要提醒你们,跟着地主老财走,只有死路一条,赶快醒悟吧!”最后,温旭阳以诵读秋瑾的《感时》诗来作为他演说的结束语:

浊酒难消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当时聚集在麦场周围的群众不下数百人,听着温旭阳慷慨激昂的演讲,无不热泪盈眶,就连那些持枪弹压的士兵也有不少暗自流泪,人群开始骚动,你拥我挤,窃窃私语,从东南村匆匆赶来的敌保安团大队长徐吉生惟恐有变,慌忙下令枪杀了温旭阳。

1951年,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人民政府为温旭阳烈士树碑纪念。1986年,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在洛宁举行了温旭阳同志牺牲5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中共洛阳市委负责人高度赞扬了温旭阳高尚的革命品质,坚强的斗争意志,卓越的战略远见和领导才能,号召全市人民学习革命先烈,为建设美好的洛阳而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告慰烈士的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