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和:无所畏惧的工人阶级代表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高千一2018-05-24 15:32

王孝和,1924年2月4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鄞县泗江)一个船工家庭。父亲王福定初与祖辈一样以打鱼为生,后到上海太古轮船公司的船上当烧火工,终年四海为家。王福定生四子,王孝和排行第二,兄幼年因病夭亡。王孝和幼年入上海宁波同乡会小学就读,勤奋好学。八一三事变后,随母回乡避乱。

1938年,王孝和进上海励志英文专科学校学习。他不负父望,刻苦攻读,同窗好友约他课后活动一下,他总是一面摇头,一面端坐桌前,孜孜攻读,目不离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业余兼职学校杂工,拖地板、擦玻璃、刻蜡纸等。看到那些富家子弟戏弄女同学,瘦小的王孝和常常挺身而出,仗义执言。该校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一个重要阵地,中共党员许统权主动接近王孝和,并通过办读书会、出壁报、慰问被日本侵略者打伤的学生等活动,吸引他参加。在读书会里,王孝和阅读了很多进步书刊,看过美国记者斯诺的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等。许统权还经常与王孝和谈心,拉家常,启发他的阶级觉悟。1940年秋,王孝和的父亲因长年劳累而病倒,被老板借机开除,他因此愤而赶往太古公司论理,老板派人将他轰了出去。国仇、家恨一齐涌上心头,王孝和想起许统权的话:“要像革命根据地那样,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团结起来,向命运挑战!”

1941年5月,经地下党组织培养、考察,王孝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为了自勉,他曾作小诗一首:

“守纪律,组织利益第一。

D(共产党的代称)的秘密不得疏忽轻泄。

负责任,规定任务要完成。

多计划,养成独立的能力。

同志间,勤勉和批评相爱惜。”

朴实无华的诗句,闪烁着一个青年人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赤胆忠心。

为了替父亲挑起家庭的重担,王孝和在1943年1月进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简称上电)火力发电厂(今杨树浦发电厂)工作,在控制室当运行值班工。一个脱下长衫的青年学生,从此成了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一员。控制室是电厂的要害部门,王孝和牢记党组织的指示,要像一颗钉子,牢牢地拧在敌人的心脏里;要像一颗种子,在群众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在工作中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学习,利用歇息时间走访员工家庭,帮助同事搞些赖以弥补生活的副业,如挑黄鱼、种蔬菜等,很快就成了电厂运行部门工人的贴心人。

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孝和被选为控制室的工会总组长。1946年1月,在上电“九天八夜”大罢工中,他率领运行部门的工人提倡议、献捐款、腾住房,组织参加大罢工。罢工胜利后,王孝和当选为火力发电厂的工会干事,分管工会的组织、文化、文书等工作。王孝和业务时间埋头工会事务,把工会各类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还抽空为上电《工会月刊》写稿,挤出时间办起了工会图书馆。他常说:“干事,就是为工人干事的。我是工人选出来的,只要对工人有利的事,我就有责任去做。”

1946年7月,王孝和与家乡的农村姑娘忻玉瑛结婚。

1947年9月,国民党当局在“富通事件”后强行解散上电工会,并派员进驻公司“整理”工会。1948年1月,在原领导工运领袖被迫撤离后,王孝和当选为上电工会常务理事,专职脱产搞工会工作。上电党组织为了加强对工会的领导,将入选的五名党员理事组成党组织,王孝和任党团书记。23岁的王孝和成为上电2000余名员工的带头人。在首次党团会议上,王孝和在学习毛泽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时表示:“坚决不辜负群众的信赖、党的委托,在上电工会这个阵地上战斗到胜利的到来!”

国民党当局不甘心在上电工会选举中失败,变换花样派特务万一等以“指导员”、“秘书”等身份进驻上电工会。为了达到控制工会的目的,敌人企图把王孝和拉入国民党,并由上海工人福利委员会(国民党工运特务组织,简称工福会)副主任、沪东区办事处主任范才亲自出马当说客。王孝和以“我是上电工人选举出来的,只知道为他们办事。对你们的党派问题,我根本没有兴趣”,巧妙地加以拒绝。在首次工会理监事会议上,王孝和提议救济遭受国民党通缉而流亡的工人家属等议案。国民党派驻的“指导员”万一表示反对,王孝和机警地说:“万先生,你平常不是常说工会要为工人谋利益吗?”其他担任理事的地下党员一齐附和王孝和的提议。“指导员”无可奈何,救济工人家属的议案被通过。申新九厂惨案后,王孝和向工人代表报告了申新九厂工人遭军警镇压的经过,又提出向申九受害工人及家属捐款等议案并得到实施。他在工人中的威信越来越高。

1948年年初,国民党当局在工运、学潮等冲击下,为了巩固其统治,血腥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当年3月,中共上海工人运动委员会(简称工委)某成员未经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发起全市总罢工,布置上电、法电、机器业等地下党力量较强的工会带头。王孝和为此参与上述工会的数次讨论(即“虹镇会议”),接受了设法让上电停电、造成“罢工”局面的意见。不料,上电党团内出了叛徒,敌人为了扩大“战果”,把王孝和列为上电第一个打击目标。

4月21日清晨,王孝和在上班途中被国民党市党部、市警备大队、工福会等秘密逮捕。警备大队队长路鹏大喜过望,亲自进行审讯。一件件刑具轮番使用,尽管王孝和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审讯者的欲望却化成了泡影。万般无奈,敌人摊出了叛徒提供的大量材料。王孝和看了心中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叛徒将党内会议记录、工作计划等机密和盘托出。为了不再牵连其他人,阻止敌人扩大打击面的阴谋,王孝和承认了共产党员的身份及指认的某些活动。为了获取叛徒未掌握的材料,敌人在三天的预审中连连对王孝和施以酷刑,最终却一无所获。王孝和用鲜血和难以忍受的折磨维护了党的利益,保卫了战友的安全。

王孝和被捕后,地下党组织一面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营救,一面通过内线与王孝和取得联系。4月25日,王孝和被转押到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后,立即与关押在这里的严式伦、汤景延等老同志接上了头。严式伦、汤景延向王孝和传达了党组织的决定并与他一起分析案情,强调:在同狡猾的敌人斗争时,绝不能让敌人利用我们的失误。王孝和马上设法与上电的战友张世宝、吴国桢、吴世绅等统一口径,确定了在庭审时的斗争策略。5月1日,上海市特别刑事法庭进行首次庭审。王孝和利用这个特殊的战场,公开揭露警备大队酷刑逼供的胡作非为,一再声明不承认敌人预制的“笔录”(即所谓的“自白书”),并指出那是屈打成招。王孝和还当众解开衬衣,指着胸前血迹斑斑的伤痕,愤怒地指责法官掩盖警备大队暴行的伎俩。人们望着王孝和身上累累伤痕,法庭上下顿时一片喧哗。6月下旬,敌人内部在商讨处置此案时,工福会主任委员陆京士对部下说:“王孝和这种人搞掉算数,杀一儆百。”“借他的头,平工潮。”6月28日,上海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宣判王孝和、吴国桢死刑,上电另外10人也分别判刑。次日,各报登载上述判决,敌人妄图借此扑灭日益高涨的革命烈火。

上海地下党组织为了营救王孝和,采取了多项措施: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曾计划趁敌不备,协助王孝和逃出魔掌;许统权专程从北平赴沪,筹划方案,指定上电党组织派专人帮助忻玉瑛请律师,赴南京告状;狱中党组织与王孝和共商对策,草拟上诉书,等等。工委以上海工人协会名义在三个月中多次发表宣言,揭露国民党当局“企图用‘死’的恐怖来使具有光荣的民主传统的上海电力公司工人屈服,来镇压上海工人”,号召广大职工揭发、抗议、阻止这种暴行。各产业工会和各界人士纷纷向特刑庭投送抗议信,谴责当局谋杀无辜,要求释放王孝和等人。面对雪片般的抗议信和铃声不断的抗议电话,特刑庭长吓得连登门造访的记者都不敢接见,匆匆向南京司法行政部呈文,“深恐发生意外,亟待核准执行”,暴露了敌人色厉内荏的恐惧心态。

9月24日,中央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宣布维持对王孝和死刑的原判,吴国桢由死刑改判无期徒刑。面对最后的判决,战友吴国桢不知如何安慰王孝和。王孝和主动劝吴国桢不要为他悲伤,并说:“从我被捕第一天起,早就作好了这个准备。”“死无所惧,只要我活一天,就要同敌人斗争。我的武器是公开揭露敌人的残酷和对人民的仇视。”为了对付敌人随时可能下毒手,他先后写下三份感人肺腑的遗书,展示了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封是写给难友的血书:

“有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正义而继续斗争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在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奋斗!

王孝和血书”

第二封是写给父母的遗书:

“父母双亲大人:

好容易养到儿迄今,为了儿见到社会之不平,总算没有违背做人的目的,今天完成了我的一生!但愿双亲勿为此而悲痛,因儿虽遭奇冤而此还是光荣的,不能与那些汉奸走狗贪污官吏可比!瑛,她太苦了,盼双亲视若自己亲女儿,为她择个好的伴侣,只愿她不忘儿,那儿虽在黄泉路上也决不会忘恩的!琴女及未来的孩子佩民应告诉她们儿是怎样、为什么与世永别的!儿之亡,对儿个人虽是件大事,但对此时此地的社会说来,那又有什么呢!千千万万有良心有正义人士还活在世上,他们会为儿算这笔血账的。双亲啊!保重身体睁开慧眼等着吧!这不讲理的政府就要垮台了!到那时冤白得申,千万不要忘那杀人魔王,与他算账。

人亡之后,一切应越简越好,好在还有两个弟弟,盼他们也拿儿之事,刻在心头,视瑛如自己姐姐,视两个孩子如自己骨肉,好好地教导他们,为儿雪冤,为儿报血仇!

特刑庭不讲理,特刑庭乱杀人,特刑庭秘密开庭,看他横行到几时?冤枉啊冤枉冤枉!

你的不孝男

王孝和泣上

民卅七年九月廿七正午”

第三封是写给妻子的血书:

“我很感激你,很可怜你,你朝夕为我费尽心血,今天这心血虽不能获得全美,但总算是有收的!我的冤还未白,而不讲理的特刑庭就决定了我的命运,但愿你勿过悲痛,在这不讲理的世上不是有成千成万的人在为正义而死亡,为正义而子离妻散吗?不要伤心!应好好的保重身体!好好的抚导两个孩子!告诉他们:他们的父亲是被谁杀害的!嘱他们刻在心头,切不可忘!对我的双亲你得视自己亲父母一般,如有自己看得中的好人可作为你的伴侣,我决不怪你,而这样我才放心!但愿你分娩顺利!未来的孩子就唤他叫佩民!身体切切保重,不久就可为我伸冤、报仇!

各亲友请代候,并祈多多照应为感。

特刑庭不讲理,乱杀人,秘密开庭,看它横行到几时!?冤枉!冤枉!冤枉!冤枉!冤枉!

王孝和血书

卅七、九、廿九、一时”

王孝和牺牲前写下的这三封遗书,表达了他对为其献身的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表达了对亲属们的深切的眷恋和执着的爱,表达了对敌人的鄙视和仇恨,这些高尚的情操铸就了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9月30日上午,在提篮桥监狱刑场,王孝和大义凛然,英勇就义。

王孝和就义后,上海《大公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刊出王孝和就义前的照片,激起人们极大的义愤,纷纷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当局的暴行。中共上海工委、市委先后开展了向王孝和学习的革命气节教育,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鼓舞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斗志,进一步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哈尔滨召开记者招待会,揭露国民党镇压工人运动的真相,并为王孝和烈士牺牲通电全国及海外侨胞,号召广大职工从各方面给反动派以更有力的打击。中国劳动协会、人民民主保障会等人民团体在香港开展捐助王孝和亲属等活动。王孝和虽然牺牲了,但他的光辉形象鼓舞着正义的人们去战斗!“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正如王孝和在狱中所预言,“光明正在向大家招手呢!”王孝和牺牲仅七个月,国民党政府就垮台了!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人民政府批准王孝和为革命烈士。当年11月5日,上电工会和全市各业职工代表一万余人在逸园(今文化广场)隆重举行“王孝和烈士追悼大会”。市军管会、市人民政府敬献了“为工人阶级利益牺牲永垂不朽”的挽联。中共上海市委第三书记、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刘长胜致挽词:“我们踏着王孝和同志的血迹前进!为建设新上海而奋斗!”《劳动报》同时连载了柯蓝、赵自合著《不死的王孝和》。王孝和的血衣、遗书等先后在上海工人运动史料陈列室、市工人文化宫展出,其事迹通过书籍、报刊、电影、曲艺等多种形式广为传播,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来源:中华英烈网 作者:张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