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锦斋:誓为人民灭豺狼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李东航2018-06-01 16:37

1928年1月29日,贺锦斋在监利县同从上海回到湘鄂西的贺龙、周逸群等会合。随后,根据中共湘西北特委指示,他将自己领导的游击队编入四十九路工农革命军。在以后十多天的战斗中,他率部攻克了上车湾、朱河、砖桥、长岗庙、调弦口等集镇,消灭了两股惯匪和一些团防武装,并镇压了一批土豪劣绅,有力地配合了南县、江陵、公安等县的年关暴动。

形势好转,以及全国各地革命武装暴动的兴起,特别是毛泽东在湘赣边境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和朱德、陈毅在湘南组织暴动的消息传来,使被战友们誉为“上马指挥下马诗”的贺锦斋不禁心潮澎湃,诗兴勃发,填了一首《浪淘沙》词:

花好正含苞,指日鲜桃。

自信春风遍吐娇,

香透全球其硕果,

并非期遥。

反革命难逃,挣扎徒劳。

革命巨浪比天高,

试看湘南与粤北,

滚滚波涛。

同年2月下旬,贺锦斋根据湘西北特委焦山河会议的决定,将部队交给了石首中心县委,自己随同贺龙、周逸群等回湘西开辟革命根据地。

3月下旬,贺锦斋协助贺龙举行了著名的桑植起义,树立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攻克桑植县,建立了中共桑植县委。但随即遭到强敌四十二军龙毓仁旅的进攻,新组建的革命军大部散失,而保存下来的力量不得不化整为零,分散活动。这时,周逸群转往鄂西,贺锦斋随贺龙来到桑植、鹤峰边界的谷罗山、红土坪一带,继续进行游击战争。他们住岩洞,钻树林,风餐露宿,生活极其艰苦。然而,他们却是那样豪情满怀,以苦为乐。贺锦斋挥笔写诗,生动地表述了当时的情景和他的坚强意志:

层层铁网逼周围,夜集深山雪满衣。

为党为民何惧死,宝刀应向贼头挥。

5月间,当龙毓仁旅准备撤回贵州时,贺锦斋根据贺龙的命令,立即集中三四百人枪,预先埋伏在龙旅撤退必经的澧水岸边葫芦壳地区。此处地势险要,重峦叠峰,古木参天,谷底是滚滚奔流的澧水。当敌军进入伏击圈时,他率部突起袭击,大获全胜,毙敌和缴获的武器弹药甚多,敌旅参谋长见到他时,曾跪地求饶,又为流弹所击毙。他有诗纪其事,诗曰:

万众一心山可排,战场从此向东开。

眼前军实皆充备,尽是光头远远来。

(注:光头,指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