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安:“生为人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

来源:新华社责任编辑:王俊2018-06-29 16:38

陈毅安,名斌,1905年1月12日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金龙乡界头铺。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但出生不久,即过继给年轻守寡的二伯母为子。

陈毅安7岁时,就读于生父陈盘生执教的金山寺小学,12岁考入邻近的长沙县书堂山高级小学。15岁又考取了长沙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陈毅安学习勤奋,思想进步,是反帝爱国学生运动的积极参与者。1922年,陈毅安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年夏天,陈毅安从学校毕业,去湖北汉阳铁厂实习了半年,于年底回到湘阴家中,正好度过他的20周岁生日。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在1925年春相继病故,他不得不在家逗留了一些时日,入夏才来到长沙,奉党组织派遣,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由于交通不便,陈毅安只得由长沙至武汉,再乘轮船经上海到广州。一路颠簸,历时两个多月,到广州时已是初冬季节。

1926年2月,黄埔军校第四期招生,陈毅安被录取为特科学员。10月,陈毅安从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教导师第三团三营七连任党代表。

1927年4月19日,陈毅安所在部队由韶关北进。他随部队经郴州、衡阳、株洲,6月中上旬,部队到达武昌后,他所在的第三团改编为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建制),他被任命为团辎重队队长兼经理主任,管理全团后勤工作。

长沙马日事变后,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电令警卫团开赴江西九江集结,阴谋将其缴械。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卢德铭将计就计,于8月2日率全团官兵登船,途中在黄石港上岸,急速开赴南昌以响应起义。陈毅安一路上负责全团官兵的后勤供应,但沿途很难买到粮食,部队只好找瓜菜充饥。如果卖主不在,他吩咐士兵一定要把菜金系在瓜棚上。一次,他在武宁县县府后墙的草丛中,意外地发现了一大皮箱银元,加上打土豪、挖浮财筹集来的钱款,终于解决了部队行军生活的经费问题。

部队在修水县附近,与余贲民、潘心元领导的平浏工农义勇军相逢,得知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于是,两支部队在修水山口镇合编为江西省防军暂编第一师,后又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陈毅安担任经理处处长,随部队参加湘赣边的秋收起义,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

1927年9月20日,部队抵达浏阳文家市。经永新三湾村改编后,陈毅安被任命为第一营副营长。队伍到达井冈山后,陈毅安被安排兼管筹建各种后勤设施的工作。

同年12月,遵照毛泽东指示,陈毅安和营长员一民带领部队下山去收集报纸,以便了解形势,判断敌情。部队来到茶陵县的高陇时,正巧与谭延闿的一处庄园警备队狭路相逢。他们当机立断,设法将警备队引进伏击圈,然后带领部队从两侧发起猛攻。战斗快要结束时,营长员一民不幸中弹牺牲。陈毅安继续指挥战斗,终于取得全歼警备队的胜利。

1928年1月5日,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陈毅安率第一营攻占了遂川县城。此时,赣军第二十七师第七十九团正加紧进犯井冈山。军情火急,陈毅安又率营返回茅坪,与袁文才、王佐带领的第二团会合,于17日深夜向赣军七十九团一个营驻扎的宁冈县城突袭。18日,天刚蒙蒙亮,埋伏在南门外的工农革命军对出城操练的赣军发起突然攻击,而他则带领第一营负责攻打东门的战斗。东门攻破后,又与从南门和北门进城的工农革命军追歼向西门溃逃的守敌,终于将敌军逼入西门外的伏击圈内全部歼灭。战斗结束后,陈毅安被升任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5月,红四军成立,他被任命为红三十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

6月上旬,陈毅安率红三十一团随毛泽东进入酃县沔渡,与朱德率领的红二十八、二十九团在十都会合,打垮湘军一部,顺利占领酃县县城。接着,他又奉命急速返回宁冈,在新、老七溪岭阻击进犯的赣军。22日,当王尔琢率红二十八团在老七溪岭抗击杨如轩部并将其击溃后,他于23日率部与红二十九团向盘踞新七溪岭的李文彬团展开激战。最后,在龙源口将赣军团团围歼,取得了开创井冈山根据地以来战果辉煌的龙源口大捷。

8月中旬,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三营前去迎接在湘南失利的红军,陈毅安受命率一营驻守井冈山根据地。下旬,湘赣两省当局又纠集四个团的兵力进犯。陈毅安率领一、三连和大小五井的地方武装,在黄洋界严阵以待,并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0月,陈毅安率第一营北上,迎接彭德怀平江起义部队上井冈山。12月,他在永新县烟江的战斗中,在一条狭长的河床地段与敌增援部队遭遇,发生激战。在冲过一处开阔地带时,不幸小腿中弹,被送到后方红军医院治疗。

1929年1月,红四军决定向赣南、闽西进军,陈毅安因伤口没愈合,不能随军远征,被留在坚守井冈山的红五军里先后担任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务。

1927年3月初,陈毅安因腿伤回到了湘阴县界头铺老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伤逐渐好了起来,与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1930年7月初,陈毅安接到由红三军团联络参谋带来总指挥彭德怀的亲笔信,盼他尽快归队。接信后的第二天晚上,陈毅安在地方党组织人员的护送下,离家归队。

到达红三军团司令部驻地,他与彭德怀、滕代远、何长工、彭雪枫、黄克诚等老战友异地重逢,分外高兴。这时,红三军团正准备攻打长沙,他被任命为攻打长沙战役的总指挥。7月25日,红三军团由平江出发,经晋坑、金井,突破敌军防线,于27日晚直扑长沙。他指挥第一纵队的先头部队两个团从韭菜园、小吴门攻入长沙城,红军终于首次占领了省城长沙,给国民党当局以沉重的打击。

第二天,陈毅安在红三军团指挥部驻地圣经学院主持召开外事会议,约见各国驻长沙领事馆人员。他和红八军军长何长工代表红军,要求各国停泊在湘江的军舰于明日8点钟前撤离长沙,军舰撤走时必须相继鸣放礼炮;各国电台、报刊、杂志不得对红军有不尊重的称呼。指出以上各项如不依照执行,后果自负。事后,一家外国杂志社报道这一消息时,惊叹中国红军高级指挥员年轻、朴实、有才华。

1930年8月5日夜,国民党当局调集大量的兵力,向攻占长沙城已九天的红三军团发起了疯狂的反扑。陈毅安奉彭德怀的命令,率领第一纵队在新河、经武门、浏阳门等防线顽强地进行阻击。激战了一昼夜,红军逐渐退至城外。此时,军团政治部尚被包围在城内,按照彭德怀的部署,陈毅安义无反顾又率部向城里再次发动攻击。经过一番拼杀,终于打开缺口,接应军团政治部外撤,并护送彭德怀离开前线。此时,已是8月6日拂晓。陈毅安顾不上歇一口气,带着警卫排又朝着枪声密集的前沿阵地走去。不料敌军的一挺机枪突然从侧面扫射过来,他腰中四弹,一头倒在地上。当警卫员用担架护送他转往后方时,不幸在浏阳永安镇途中因流血过多而牺牲,时年25岁。

(来源:中华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