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辈足迹,与英烈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责任编辑:王俊 2019-04-08 11:56

又是一年清明时,站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门槛,回望我军92年历史,第73集团军某炮兵旅与第79集团军某特战旅,不约而同地开展缅怀先烈、追寻先辈足迹的活动。

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清明,追寻先辈光荣的足迹

■本报通讯员 李东哲 陈坤丰

一南一北,两座军营。慎终怀远,鉴往知来。

又是一年清明时,站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门槛,回望我军92年历史,第73集团军某炮兵旅与第79集团军某特战旅,不约而同地开展缅怀先烈、追寻先辈足迹的活动。

许多青年官兵从家事国事天下事中,与英雄烈士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家四代兵  血性永传承

墓碑前的军礼

“太爷爷,我没当孬兵,您看看我的军功章!”去年清明当天,张政佩戴优秀士兵军功章,与爷爷一起来到曾祖父的墓前敬一个标准的军礼。

张政是第73集团军某炮兵旅下士,去年参加学习培训,地点恰在他的家乡,单位特批他回家一天,那天正好清明节。

“过来,给你太爷爷磕头!”参军前每年清明节,爷爷总会带上张政来到一个写着革命烈士之墓的墓碑前,给他讲曾祖父的故事:1939年,风华正茂的太爷爷张富贵参加八路军,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后来还参加了解放南京、解放厦门等战斗,从战士成长为团长,后来牺牲在战场。

张政说,听爷爷讲述,淮海战役后期,太爷爷负责粮草筹备征集。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曾祖母去看望太爷爷时,顺手拿走了一袋粮食。太爷爷发现后,骑了十几公里的马,硬是把那袋粮食要了回来,“公家的粮食一粒也不能少!”

张政的爷爷也是一名军人,在一次边疆重要军事行动中,爷爷受领侦察任务,200多人前出侦察,误入3000多敌人的包围圈。爷爷和战友们视死如归,拼死抢占敌碉堡,呼叫炮火支援。后来,爷爷因伤退出现役。

太爷爷战死沙场,爷爷战场受伤,父亲接过钢枪,曾孙选择军营……张政一家四代从军的故事,鼓舞了许多人。张政入伍3年来,先是被评为优秀新兵,后又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以前去祭奠太爷爷,我只是以一个曾孙辈的身份,而那天我骄傲地以一名现役军人的身份,在他墓碑前敬上一个光荣的军礼。”

英雄虽无名  大爱在心中

爷爷的三等功

当教导员把“优秀义务兵”奖章挂在下士何沛浩的胸前时,何沛浩敬礼的手微微颤抖。教导员清楚,他太想赶紧把这份喜悦分享给爷爷了!

何沛浩是第79集团军某特战旅的一名战士。

何沛浩说,爷爷总喜欢把儿时的他抱在怀里讲述自己的“戎马生涯”,何沛浩起初还觉得新鲜,后来听腻了,每次都从爷爷臂弯中挣脱出来。

现在不一样了,自打参军后,他给爷爷打电话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都缠着这位“老兵”讲一讲“想当年”。

“小浩,去了部队一定要加油干,拿个奖章回来爷爷给你做个相框裱起来,就放我屋摆着……”回想起入伍前夜,爷爷对他立功受奖的期盼,急于报喜的何沛浩借用指导员的手机拨通了爷爷的电话。

没想到,听筒里却传来了父亲的声音:“怎么了小浩?爷爷在休息,不方便听电话。”何沛浩将受表彰的喜讯告诉了父亲,兴奋的他并没听出父亲声音的异样。

后来他才知道,长期患病的爷爷当时已被下病危通知单了。

3天后的一个深夜。得知爷爷去世的噩耗时,何沛浩捂紧胸前口袋里的奖章,恨不得叫出声儿来:“爷爷,您不是说我得了奖章就要给我做个相框吗?我已经做到了,您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回到家后,何沛浩在爷爷坟前长跪不起。

“夜深寒重,别着凉了。”父亲将大衣披在何沛浩身上。“这是你爷爷留给你的,本来打算等你回部队的时候再给你。”打开父亲递过来的盒子,只见里面是一张起了褶皱的“三等功”登记表,还有一封由父亲执笔、爷爷口述的信。

“这个军功是爷爷的?为什么爷爷从来没提过?”他打开了信纸:“小浩,听你爸说你在部队受表彰了,好小子,干得不错……把你的那枚奖章放在这个‘三等功’上, 就当是爷爷亲手为你装裱荣誉的相框吧!”

爷爷以前从未曾提及自己的卓著战功,如今却用它来装裱孙子的奖章!何沛浩深知,这不仅是爷爷对孙子爱的呵护,更是战斗精神的一种特别传承。

感同离别苦  身受聚时甜

为烈士寻亲的兵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1953年部队奉命参加东山保卫战。一次进攻战斗中,战士刘大妹为保卫东山岛而壮烈牺牲。

时隔60余年后,他终于与家人“团圆”。近两年,每年清明期间,前往福建东山扫墓,已成为福建南安刘华新一家的大事。

刘华新说,这还要感谢驻闽某炮兵旅战士杨伟钦呢。

当年得知刘大妹牺牲后,他家里人曾去寻找他的墓碑,但一直没能找到。随着父辈们先后离开人世,刘华新一家寻找刘大妹墓地的愿望越发强烈。

201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华新的侄儿通过漳州籍战士杨伟钦,几经辗转联系到东山战斗烈士陵园的负责人。当确认陵园内有一名为刘大妹的烈士后,刘华新的侄儿迅速赶往东山确认。“墓碑上的名字与我叔叔一样,可家庭地址及部队所在连队却有些出入。”刘华新说,经杨伟钦联系有关部门反复确认,证实这一墓碑主人就是他们苦寻60年的亲人。

“尽管关于刘大妹的事迹只有只言片语,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杨伟钦说,今年清明休假时,他要同刘华新及其家人前往福建东山,到刘大妹烈士墓前祭扫。

英雄非天生 本色可锻造

升华的“求生欲”

去年秋冬之交,肆虐的火焰再次席卷辽宁建昌县,在此驻训的某旅勤务保障营在教导员洪继魁带领下,奔赴灾区组织灭火,“带水壶、毛巾,扎腰带紧急集合!”“同志们,森林再次发生火灾,上级命令我部立即前往,这次行动还是每三人组成一个扑火小组……”在救灾命令中,宋悦鑫按照防火演练流程疾步向烈焰扑去。

谁能想到,这个救火急先锋初次救火行动中竟然缩手缩脚、躲躲闪闪。

初次救火时,宋悦鑫一直不敢靠前,教导员洪继魁感到费解:宋悦鑫一家祖孙三代兵,他本人入伍后事事当先锋、作表率,战友有困难他总能伸出援手,为啥救灾行动中变成了一个“懦夫”?

几经了解,洪继魁得知,爷爷的牺牲让宋悦鑫从记事起就畏惧灾难的不可抗力: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回到地方矿务局工作,当地发生山体滑坡时参加救援,因遭遇二次滑坡,不幸壮烈牺牲。

洪继魁与宋悦鑫的家人协同用力,慢慢帮宋悦鑫克服恐惧。

宋悦鑫说,妈妈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他:“当年你爸刚退,有一次上街买菜,忽然听到有人喊‘救命’,你爸循声跑到一口井边,当时井边积雪特别厚,周围站着很多人,没人敢下去,是你爸第一个站出来呼喊并投入行动,‘不管怎么样,先把孩子救上来要紧’……”

那一晚,宋悦鑫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生命无价,人人都珍爱生命,但是作为军人,我们是阻隔在人民和灾难之间的一堵墙,如果我的牺牲可以换来万千人的生命,我愿意去牺牲!”

带兵讲奉献  诚信赛黄金

第8条“班长职责”

古有一诺千金,今有一诺千里。

两任班长跨越时空的承诺,催生出了一次护送英雄雕像的千里之行。

又是一年清明时,刘奇越深情地看着这尊熟悉的战斗雕像,敬上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犹记得两年前初次祭奠老班长时,罗亮泗班时任班长刘奇越向老班长罗亮泗许下承诺:将连史馆内罗老英雄的战斗雕像护送至其陵前。

罗亮泗是该旅战斗英雄,也是志愿军第一个打坦克的英雄,创造了用爆破筒打坦克的范例,荣立特等功,获“爆破英雄”荣誉称号。从朝鲜战场上退役返乡后,罗亮泗没有宣扬自己在战场上的英雄事迹,用自己三等甲级的伤残身躯默默躬耕在家乡的土地上。

第79集团军某特战旅党委领导得知这份承诺后,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清明前夕,一行两人辗转一千余公里,从辽宁省锦州市奔赴湖南省衡南县,终于将罗亮泗的战斗雕像护送至其陵前。

刘奇越说:“罗老班长的战斗精神作为连队的红色火种,一代又一代传承,自打我入伍以来,一直被老前辈的‘牺牲奉献’精神所感染。”

经刘奇越本人同意,我们翻开他的笔记本,第一页便是用工整的字迹抄录的“班长职责”。所不同的是,在《条令条例》规范的7条班长职责外,赫然写着“8.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我们都应该是奉献的一代。”自担任班长起,刘奇越便将这句话当作“罗亮泗班”的第8条班长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