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9-06 11:09

▲聂荣臻(左一)送别日本孤女美穗子姐妹。

百团大战:

破袭利刃断囚笼

■左凡凡 陈愚 黄河

1940年8月21日,战地记者沙飞记录下聂荣臻送别日本孤女的感人场景:他委托老乡用担子挑着美穗子姐妹,还特别叮嘱筐里多放些梨给孩子在路上吃。临行前,聂荣臻亲笔撰写一封致“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的600余字信件。信中既痛陈日军侵略暴行,又彰显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特别强调要妥善安置这两个无辜儿童。这一发生在百团大战期间的义举,展现了八路军这支正义之师的凛然正气和人道主义光辉。

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活动,同时以主力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加紧推行“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

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投降派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机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

8月20日夜,战役正式打响。在随后的20天里,八路军各部对路轨、车站、桥梁、隧道、通信设施实施全面破击,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陷入瘫痪。

9月下旬,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八路军为扩大战果,重点攻击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的日军据点。晋察冀军区部队发起涞(源)灵(丘)战役,歼日伪军1000余人。第129师发起榆(社)辽(县)战役,歼日军近1000人。第120师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新的破击,再度切断该线交通。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发起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歼日伪军1500余人。在广大抗日群众积极配合下,八路军各部平毁了大量封锁沟、墙,沉重打击了伪政权组织,使很多被分割的根据地重新连成一片。

10月6日,战役进入第三阶段。为反击日伪军的大规模报复“扫荡”,八路军各部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坚持灵活多变的战术,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坚决消灭来犯之敌,最终迫敌撤退,收复被侵占的全部城镇,取得战役的最后胜利。

对侵略者不屈,对无辜者不弃,让世界看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中华民族挺立东方战场的真正脊梁。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到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蒋介石也给朱德、彭德怀发来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