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树光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李东航 2024-02-27 09:10

曹树光,又名曹东曙,化名曹鹤年,湖北省阳新县寅功村(1953年划归大冶县管辖)人,出生于1909年。幼年读私塾,后因家庭困苦,跟伯父到安徽芜湖做工。1926年,曹树光返回阳新,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同年11月,阳新县总工会成立,他任县总工会秘书长。

阳新县农民协会、县总工会、县妇女协会、县学生联合会一成立,斗争的目标直指“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城里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从此,“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等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震撼着阳新大地。县城广大工人在党和工会的领导下,发动了痛打“十三行”“三庙”“三堂”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官僚豪绅、封建地主。

所谓“十三行”,即县城十三家最大的商行。而统管这十三行的是阳新城乡最大的劣绅、原厘金局的头子、极端反动的旧商会会长朱仲炘。这十三家商行老板,既是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豪绅地主,又是巧取豪夺、搜刮民脂民膏的反动资本家。所谓“三庙”,即“城隍庙”“华光庙”“东岳庙”。这些庙都是由官僚、豪绅、地主直接控制的,宣扬封建迷信,麻醉和统治人民的工具。所谓“三堂”,即“天主堂”“慈善堂”“福音堂”。这些“堂”,由帝国主义分子勾结中国的封建势力共同把持,是帝国主义奴化和欺压中国人民的反动据点。

斗争一开始,首先由小木业工会主席陈新友发动该会工人,针对该业高老板企图以不给饭吃相要挟,破坏工人参加工会话动而举行罢工斗争。小木业工会会员李发炬、邹有执等积极分子,与陈新友密切配合,当罢工令一下,全体工人立即停工。县总工会秘书长曹树光组织了胡占魁等几十名工人纠察队员,在街头巷口设卡放哨和巡逻,保卫罢工斗争的顺利进行。高老板气得干橙眼,急得团团转,慌忙去找朱仲炘密商。由于工人们紧密团结,顽强斗争,朱仲炘也无计可施。高老板被迫取消了“工人外出不供饭”的无理决定.还答应了减少工时和增加工资的要求。罢工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小木业工人罢工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其他行业工人的斗志。麻行工人在捆麻工会的领导下,对麻行老板阮星明进行了斗争。工人们拥进阮星明的店铺,当场揭发他大秤进、小秤出,重利盘剥农民、工人的罪行,和他算账、评理,他不得不在工人面前低头认罪。烟土行老板李金堂的烟土全部被工人没收,搬到县衙门口,一把火化为灰烬……这样,十三户反动资本家先后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广大工农大众无不欢天喜地,兴高采烈。

1926年12月25日,阳新的工人、农民、学生乘胜前进,在县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大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到达天主堂、福音堂、慈善堂附近时,帝国主义分子唆使教徒和他们收买的恶棍,谩骂示威群众,并持枪威胁,企图破坏示威游行。这就更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恨。他们冲进天主堂,砸毁了神龛;涌入福音堂,焚了“经书”;闯进慈善堂,收缴了他们的枪支。与此同时,有的示威群众捣毁了东岳庙、城隍庙、华光庙的菩萨,烧掉了迷信用品。

1927年初,正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之际,阳新县的国民党右翼势力在蒋介石反共气焰日趋嚣张的驱使下,经过密谋策划,疯狂地向阳新的革命者反扑过来。他们一方面大造反革命舆论,叫喊什么“共产党破坏国共合作”“农民协会的人要共产、共妻,挖祖坟、劈祖宗牌,火烧六十岁以上的女人”等等,企图混淆视听,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反对共产党,反对工农革命。另一方面,他们串通反动县长、公安局长,秘密收买土匪恶棍和流氓地痞充当打手,加紧准备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工农群众。

对于朱仲炘等的反革命阴谋活动,中共阳新县委和国民党县党部已有所察觉。2月26日,县委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27日上街宣传,进行辟谣;同时,决定由省里派来的北伐军军官石树荣第二天立即接替县警备队队长职务,掌握武装力量,以防万一。为把县委的决定付诸行动,县农协、县工会负责人成子英、曹树光、谭民治等立即召集了胡占魁、陈新友、邹有执、李发炬、程炎林等活动分子开会,具体落实任务,并连夜拟写标语传单和辟谣公告。

2月27日,由朱仲炘暗中操纵,伍修举、阮星明等直接指挥的百余名匪徒,手持各种凶器,按预定计划分成三伙,向革命者猛扑过来。他们捣毁县党部、工会、农会,到处捉拿共产党员和工运、农运领导人。匪徒对全城抢劫后,便对落入他们魔掌的省农协特派员成子英、县总工会秘书长曹树光、县农协执行委员兼秘书长谭民治、县警备队队长石树荣、县店员工会组长胡占魁、丰山区农协会长李发炬、五湖区农协会长王得水和工会会员邹有执、程炎林等九同志进行残害。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成子英等九同志威武不屈,大义凛然,怒目相视,最终被周身淋上煤油,一起抛入烈火之中。烈火渐渐地吞没了英雄们的身躯,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用尽最后的气力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共产党万岁!”……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阳新“二·二七”惨案。

(摘自《湖北英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