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煌(1896—1931),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1919年,在县城东观小学任教时,得到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立即组织师生走上街头,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后进入江西省立第二中学读书。在南昌学习期间,于1919年夏与袁玉冰等发起组织江西第一个进步团体——“鄱阳湖社”(1920年底更名为“改造社”),共同创办江西第一份进步刊物《新江西》。次年在《新江西》发表《兴国的社会情形》,对黑暗的社会进行揭露,号召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1925年,黄家煌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9月,参与创建中共兴国支部干事会,任农运干事;参与组织兴国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当选为执行委员。同年11月,参加赣南工农运动训练班学习,回县后在长冈、江背一带开展革命活动。
大革命失败后,黄家煌坚持斗争。1927年10月,参加“羊山会议”。会后,改名换姓化装为和尚,跋山涉水往来于赣县和兴国县东各地,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同年冬至1928年2月任赣县农民协会主席,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桥头、东村,对“三点会”武装做宣传说服、争取改造的工作,使这支被反动势力控制利用的帮会武装调转枪口,成为革命武装。国民党地方政府对他恨之入骨,先后三次烧了他家的房子。
1929年4月后,黄家煌历任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财政部部长,中共兴国县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兴国县苏维埃政府总务处负责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材料厂副厂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等职。1931年秋,在“肃反”扩大化中遭诬陷,被错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家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