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饮弹自尽,以身殉国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8-11 08:57

李忠,原名郑树筠,1914年生于河北冀县(现衡水市冀州区)垒头村,1933年入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前期初中三班学习,1934年经冀枣工委书记李幼贤(后更名李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前后,曾在中共北平市委、平西特委、宛平县委、新河县政府、南宫县委和冀南四地委、二地委工作,历任党支部组织委员、支部书记、县委书记、地委宣传部长、地委书记等职。

1934年,直南特委指派李幼贤、冯化萱到冀县着手恢复六师党组织。当年3月,经李幼贤介绍,李忠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忠领导过有名的平西游击战争。1939年初,他跟参加过“一二·九”爱国运动的北平女大学生杨曼结婚后,经平西特委介绍,夫妻双双回到冀南抗日根据地。开始,李忠担任新河县政府秘书。由于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工作能力,很快被提升为南宫县委书记。1940年春调任冀南四地委宣传部长,1941年又调任二地委书记。此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他的亲密战友和伴侣杨曼就在这期间英勇牺牲在巨鹿县。

1943年4月14日晚,李忠为了到滏阳河以西各县去检查和布置工作,带领二十多人的武工队,从南宫县水牛屯出发,穿过敌人密布的据点,越过道道封锁沟,夜行百里,于15日拂晓赶到隆平县北阎庄。此时,正是隆平县抗日大队配合冀南军区二十五团在冯家寨、大王庄和舍落日三次大败日伪军之后,敌人恼羞成怒,正在组织力量报复。上午10点钟,搜寻我部的一股敌军也由何家寨回到北阎庄。11时许,因叛徒告密,敌人包抄我部队住所,李忠等当即被迫突围。他们用手枪作掩护,奋力冲出重围。敌人死命追赶。当他们退到白家寨桥下时,李忠腿部中弹,不能前进。敌人猛扑过来。当下,武工队长下达了坚决保护首长的命令,武工队员和警卫员李小波、王福林等轮流背着李忠,边撤退、边顽强抵抗。武工队员相继牺牲、负伤。突然,李忠身上又中一弹。他知道自己已难突围了,于是便多次要枪,准备自杀,以减轻青年战士的负担,使革命力量少受损失。然而,英勇的武工队员,个个都是只知保护首长、毫无贪生为己之心,他们坚定地回答:“我们坚决冲出去,有希望……”当继续撤至五里远的一坟土埝时,他们被凶恶的敌人从四面包围起来。在这生死关头,大家继续还击,一直战斗到每人剩下一粒子弹。为了不当俘虏,李忠带领8名战士一起饮弹自尽,光荣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