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却非(1899—1932),湖南省炎陵县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驻唐山工运特派员、酃县党支部书记、酃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酃县县委书记等职。1932年牺牲。
唐山是旧中国北方最大的产业工人聚集地之一,这里有当时全国最大的开滦煤矿,有斜贯南北的京奉铁路交通线。1922年初,李却非受中共北方区委和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派遣,担任驻唐山工运特派员。
初春的北方,依然寒风凛冽,漫天雪花。李却非一到唐山,就满怀豪情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他不畏严寒,首先来到开滦煤矿,深入矿井,和工人一同采煤,促膝谈心,了解工人生活,宣传革命道理,启发工人斗争觉悟,并秘密组织地下工会。2月5日,他以“舒意”为笔名,为北方区委党报《工人周刊》上写了一篇题为《开滦矿局之实行包工制》的短文,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开滦矿务局动用保安警察野蛮恢复包工制的罪恶阴谋:“开滦矿务局,向来对待矿工是非常残酷的,简直比对待牛马还要过一百二十倍,各矿工的怨恨声气,已经直高云霄。”接着,他用饱蘸着情感的笔墨唤醒工人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矿工朋友们:你们还不团结起来抵抗,你们的人格已被辱欺尽了;你们的生存权被剥夺尽了,你们若甘心受下去,那么不但你们自己赚不到衣、食、住,你们的妻子也要饿死冻死了,你们的小孩也快要埋葬或做乞丐。”这些文章极大地唤起工人革命运动的激情。李却非深入发动和严密组织,给震动全国的十月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埋下了火种,奠定了基础。
1922年8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取得巨大胜利。李却非根据唐山地方委员会的决定,乘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东风,在南厂发动工人举行大规模的罢工斗争。9月1日,成立了以唐山南厂工人为主体的罢工委员会,起草了罢工宣言。罪恶的厂方老板无疑是不会轻易答应工人这些要求的。罢工委员会给厂方时间考虑,厂方迟迟不给答复,一直等了30天,全厂工人再也没有耐心等下去了,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罢工斗争开始了。
10月13日,罢工开始。全厂各门派人把守,纠察队近千人巡行维持秩序,工人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纪律严明。厂方见之,惊恐万状,请求警察厅派保安队逮捕了工人代表。罢工委员会当即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向厂方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立即释放被捕工人代表。接着,厂方又用大量的金钱雇买部分工人破坏罢工,同时呼请美国驻兵出面镇压。罢工委员会沉着应战,一面揭露厂方阴谋,规劝受蒙蔽的工人;一面致函美国兵营,质问他们是否明白国际法,如无视中国主权,一切责任由兵营长官负责。美国兵不敢轻举妄动,受蒙蔽的工人回到了罢工队伍。罢工一直坚持了8天。10月20日,厂方不得不答应罢工委员会提出的各项条件,罢工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李却非虽然不是罢工委员会成员,但他作为唐山工运特派员,协助南厂罢工委员会坚持8天大罢工,显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最终迫使厂方基本上接受所提各项要求。工人们获得胜利后欢欣鼓舞,更加团结在李却非等革命中坚分子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