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林

来源:中华英烈网 责任编辑:高千一 2018-01-09 09:41

刘伯林,又名刘沛霖,1900年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为了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地主豪绅的压迫,他的祖父在壮年时即离开家庭,参加了太平天国革命,跟随英王陈玉成南征北战,1861年8月壮烈牺牲。他的父亲为地主当长工,终年被繁重的劳动折磨,未及中年,百病缠身,在刘伯林刚满6岁那年去世。为了维持家庭生活,他的母亲只好给村中一户地主当佣工,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饱尝人间辛酸,受尽豪门凌辱。孤儿寡母的卑贱地位和痛苦境遇,与地主豪绅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社会的黑暗,世间的不平,在刘伯林幼小的心灵中激起无穷的悲愤,他立志要做一个像祖父那样的人。

母亲受尽生活的折磨,惟一的希望就是让刘伯林能够入学读书。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起早摸黑地给地主干活,省吃俭用,千方百计地为儿子入学积蓄一点钱。刘伯林9岁始得入校就读。在学校,他不负母亲的期望,奋发努力,学业猛进,深得师生的器重和赞誉。1919年,刘伯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安庆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

当时,安庆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里,刘伯林目睹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在长江航道上横冲直撞、耀武扬威的暴行,以及官僚、军阀的横征暴敛,激起了强烈的愤慨,从而立下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时值五四运动前夜,新思潮、新文化开始在安庆传播。刘伯林经常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进步书刊,吸收新思想,研究新问题,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安庆后,安庆各校学生于5月8日在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召开学生代表大会。会间,刘伯林等愤怒揭露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声援北京爱国师生的正义行动。5月10日,由刘伯林等发起、组织,各校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制日货,与日绝交”等口号,给军阀政府以沉重打击。刘伯林等还在各校秘密成立“工友夜校”、“工商夜校”和“读书会”等群众组织,传阅《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湘江评论》等革命书刊,使马列主义在安庆一带获得初步传播。

1921年,安徽反动当局扩军备战,需要增加军费,肆意挪用和削减教育经费,降低教职员薪金,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强烈不满。同年6月2日,安徽教育界人士和安庆市学生数百人,前往省议会请愿,要求增加教育经费,补发教职员薪金。皖系军阀倪道烺与马联甲命令反动军警对手无寸铁的师生进行了残酷的屠杀,致使50多人受伤,学生姜高琦、周肇基死亡,造成了震惊全省的六二惨案。

惨案发生后,刘伯林等深入工厂、商店、街道和学校,并派人奔赴全国各地,揭露事件真相,争取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并发动安庆工人、农民、学生和市民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市、罢课斗争。继之,芜湖、蚌埠、六安等地人民纷纷响应,上海、北京等地群众和师生也通电声援,募款支持。最终迫使反动当局允许教育经费独立使用,并补发了部分职员薪金,抚恤被害学生亲属,撤换了肇事首犯马联甲。

六二学潮期间,刘伯林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发挥了出色的组织和宣传才能,在学生中享有一定的威望。不久,省学联调整和充实领导机构,刘伯林被推选为省学联领导成员。此后,他又不遗余力地参加澄清省议会三届议员选举、驱逐倪系省长李兆珍和反对曹锟贿选总统的斗争,并在斗争中结识了王步文、王效亭、舒传贤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刘伯林认真阅读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孜孜不倦地探讨中国人民的解放道路,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1924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安徽反动当局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镇压革命运动,反革命的血雨腥风笼罩整个安庆。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党指示刘伯林离开安庆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次年1月,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赣东北的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等县农民举行武装起义,组成了80多个农民革命团,起义地区扩大到纵横百余里,开辟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消息传来,刘伯林兴奋异常,他说服母亲,不顾长途跋涉,于六七月间来到江西磨盘山区,加入了红军,并先后参加了攻克万年、清兴等地的战斗。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屡立战功。1929年下半年,根据党组织指示,刘伯林重返家乡潜山,开展建党工作和准备武装起义。

1930年农历正月,刘伯林和中共衙前中心区委负责人王效亭、陈履谦、王进等组织发动请水寨农民暴动,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王效亭任师长,严宽(凌霄)任副师长兼参谋长,下辖3个大队,刘伯林任第一大队中队长。独立师成立不久,即迅速攻克了大关、黄土关、栗树关3个重点据点。4月,潜山独立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王效亭任师长,储余任政委,刘伯林先后担任营、团级领导职务。

同年5月,根据中共安徽省临委指示,中共潜山县委和太湖、舒城两县临委在衙前召开扩大会议,成立了中共潜山中心县委。在立三路线的影响下,中共潜山中心县委制订了“先打梅城,后攻安庆”的“左”倾冒险军事计划。5月21日深夜,红三十四师1300余名指战员和参加攻击的赤卫队、扁担队共2000余人,分3路向梅城进发。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终因事前计划不周和敌我力量过度悬殊,红军遭受严重挫折,不得不撤回天堂。接着,国民党反动当局以正规军及地方民团6000余人,分三路向天堂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红三十四师伤亡很大,全师只剩100余人。为了保存革命骨干力量和迎接革命新高潮的到来,经研究,一部分同志坚持开展游击战争,一部分同志临时分散隐蔽,另一部分同志赴皖南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刘伯林即被派赴皖南。

1930年5月底,遵照党的指示,刘伯林肩挑货郎担,身穿黑布短褂裤,从硝烟弥漫的潜山风尘仆仆地来到皖赣两省的战略要冲黄山地区,发展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辟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了便于行动,刘伯林选择了歙县北乡的小练村作为落脚点,以投奔亲戚为名,借居在同乡农民陈家友家。白天,他化装成货郎,以卖雪花膏、毛巾、鞋袜等日用品,捎带看相、批八字为掩护,深入到小练村附近各地农村的田间和贫苦农民的茅屋草舍,调查农民的生活现状,了解农民的疾苦,宣传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道理。晚上,他经常邀集群众中的骨干分子,在陈家友家聚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性质和奋斗目标,介绍各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反动统治、进行革命斗争的大好形势和生动事迹,启发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在开展宣传鼓动工作的同时,刘伯林着手在骨干中建立党的组织,首先发展陈家友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又相继发展了陈家兴、董永良、凌年州等20多人入党。8月,成立了中共小练党支部,陈家友任党支部书记。12月,中共小练党支部改组为中共小练区委会,陈家兴任区委书记。

小练党支部建立后,刘伯林继续深入歙县各地,进行宣传鼓动,发展党的组织。他通过叶立青的关系,来到草市,以担任小学教师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先后发展党员71人,并在歙县西北的草市、罗田、岩寺、梅村、长镇、塘边、伊坑和歙县南乡的竹简坦、石美坑、金竹等地建立了11个党支部。次年7月,由他发起,在小练村召开了全县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歙县临时县委,刘伯林任书记,陈家兴任副书记。1932年上半年,正式成立了中共歙县县委,仍由刘伯林任书记,陈家兴任副书记。

1932年10月,中共徽州特委和部分县委机关相继遭到敌人破坏,特委书记鲁国储不幸被捕遇害。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特委决定将机关由秋浦迁至小练村,刘伯林任特委书记。在主持特委工作期间,他四处奔波,日夜操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迅速恢复和健全了特委和各县县委,扭转了局面,使徽州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高潮。

革命斗争的实践使刘伯林深刻认识到,要推翻反动统治,消灭黑暗社会,必须唤起民众,拿起武器,同敌人进行武装斗争。1930年,小练村党支部成立后,刘伯林曾分派党员深入各地,组织群众武装。为了宣传斗争的道理,刘伯林还编了许多革命歌曲,《红军歌》就是当时在小练村一带流传最广的歌曲。

随着群众反抗情绪的增长和思想觉悟的提高,1930年底,小练党支部发动30余名农民群众,集中了12支土枪、18把大刀、15支长矛,成立了小练苏区贫农团。根据小练地区四面环山,形势险要,交通闭塞,反动统治势力薄弱,群众思想基础较好等有利条件,小练村党支部充分发动和依靠贫苦农民,建立了以小练村为中心的歙西北革命根据地,并相继成立了农民协会、女救会、青年社和儿童团等革命组织,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皖南山区树起第一面革命大旗。

小练苏区贫农团诞生后,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1931年春,贫农团首先配合农民协会向土豪劣绅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在农民武装的威力面前,地主豪绅被迫接受农民的条件,将原来每亩二石租减为一石四斗。首次斗争的胜利,大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大灭了地主豪绅的威风,为全面掀起农民运动高潮奠定了基础。

同年冬,草市等地地主豪绅用抬高粮价和收回租地等毒辣手段对抗贫农团的抗租斗争。大土豪朱良清依仗反动势力,无视农民组织的多次警告,公然撕毁农民协会和贫农团的告示和标语,亲自带领狗腿子挨户催粮逼租,逼得许多户人家大年三十还藏在山里,不敢回家。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刘伯林带领10多名贫农团团员埋伏在朱良清外出逼租的途中,将朱良清和两名保丁抓获,当场杀死朱良清,教训了保丁,并将朱良清的头悬挂在草市祠堂门前的树上示众。随后,又发动群众分了朱良清的财产,将朱良清霸占佃户的地契付之一炬。贫农团这一革命行动,使草市等地的反动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地主豪绅再也不敢上门逼租和抬高粮价了。从此,贫农团的武装斗争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斗争的胜利,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团结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威力。许多群众积极要求参加贫农团,贫农团迅速发展到300余人。在一年多时间内,歙西北根据地迅速扩展到篁墩、小练、草市、罗田、岩寺、徽城等地,把歙城西北乡变成一块广阔的红色区域。歙南根据地发展到三阳、中村、叶村、石屋、燕窝、瓦上和浙江的淳安、洞泾等地。1932年初,根据赣东北省委指示,为了扰乱敌后方,牵制敌人的有生力量,配合江西中央苏区军民反“围剿”斗争,徽州特委于1月19日召开特委扩大会议,成立中共徽州特委军事委员会,由刘伯林任主席,领导徽州地区军民坚持以黄山为中心,以贫农团为骨干,开展游击战争。为了加强小练苏区武装斗争的领导工作,祁门红军某部派师长凌春发来到歙县协助刘伯林工作,并在各县成立了红军联络站,与附近红军部队保持密切联系。从此,贫农团在中共徽州特委的领导和各地红军的支持配合下,斗争锋芒直指统治阶级的反动武装。

当时,徽州地区祁门、屯溪两地的反动势力较强,反动气焰十分嚣张。敌祁门县警察百余人,有长短枪支80余支。屯溪驻扎有歙县、祁门、休宁、绩溪、黟县、婺源(现属江西省)六县敌保安团近200人枪。敌团长王金华绰号“王老虎”,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这些反动军警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经常流窜乡镇,抢劫物资,刺探红军和贫农团的情报,绑架和杀害革命群众。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人民的斗志,巩固和扩大红色革命根据地,徽州特委决定由贫农团和祁门红军游击队配合作战,除掉这两个祸根,并制定了先集中力量消灭祁门、屯溪两地附近零散的地主武装,后攻打祁门县警察局和屯溪敌六县保安团的作战方案。1932年春茶季节,在刘伯林的亲自指挥下,贫农团员化装为采茶农民,先后袭击了祁门东、西两乡和屯溪北部的岩寺等地的反动武装,歼敌100余人,打死岩寺敌镇长鲍老尉,并缴获各种枪支30余支,使祁门、屯溪两城外围的小股地主武装土崩瓦解,为攻打祁门县警察局和屯溪敌六县保安团清除了障碍。

1932年12月的一天晚上,月色朦胧,寒风飕飕。刘伯林和凌春发腰插驳壳枪,率领50余名全副武装的贫农团骨干分子,向祁门城进发。经过20多公里的急行军,他们按时到达预定的集结地点,与祁门红军游击队汇合。根据侦察员掌握的情况,首先由陈友交、凌春发、龙国标摸掉敌人的门岗,包围敌警察局,然后在陈友交和祁门红军侦察员老王的带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冲进了敌警察局。经过10分钟的战斗,击毙敌警察局长和敌警察60余人,缴获长短枪支50余支、子弹数千发。大批武器装备了贫农团和红军游击队,鼓舞了贫农团员和游击队员的斗志。

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徽州特委于1933年初召开了六县县委和地委书记会议,部署攻打屯溪和消灭敌六县保安团的战斗任务,并指派共产党员吴从周、戴天君通过关系分别打入敌保安团和屯溪敌警察局,负责搜集情报,组织保安队员哗变。3月10日,徽州特委从情报得知,敌保安团团长王金华于3月15日下午到屯溪仙人洞拜佛。刘伯林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突然袭击,并决定:由吴从周、戴天君和已争取过来的保安队员作内线;祁门红军游击队隐蔽在屯溪城下街,控制下街桥头,在王金华拜佛返回时予以袭击;部分兵力包围敌保安团团部,防止留守敌人增援;贫农团埋伏在观音山一带,控制主要交通路口,截击逃窜敌人。

3月15日清晨,贫农团员在刘伯林率领下,化装成赶集的群众,乘早市混入屯溪城,与祁门红军游击队以及吴从周、戴天君接上关系。王金华出城后,贫农团和红军游击队员迅速按计划进行隐蔽和埋伏,做好战斗准备。下午3时许,王金华带着数百个兵丁,前呼后拥,耀武扬威地从仙人洞回来。当走到下街桥头时,红军信号一发,顿时里应外合,枪声四起,杀声震天,30余名兵丁一起倒戈哗变。在红军游击队和起义士兵的猛烈攻击下,敌保安团被打得焦头烂额,乱成一团。王金华见势不妙,慌忙率残部60余人向观音山溃逃。当敌人进入贫农团的埋伏圈时,刘伯林一声令下,子弹雨点般地射向敌群,手榴弹、土地雷也纷纷在敌群中开了花,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溃不成军。前后受阻的王金华,为保住性命,命令士兵向观音山西侧逃窜,自己迅速化装,在两个兵丁的保护下,窜进小巷,潜入小老婆家中。刘伯林发现后,立即带领几名贫农团员跟踪追击。在王金华的小老婆家门前,两个士兵企图顽抗,被当场击毙。接着,几名贫民团员冲进屋内,将王金华从床底下拖出来。与此同时,红军游击队和贫农团攻克了敌保安团部。至此,敌六县保安团全部被歼。随后,部队乘胜占领屯溪县政府、警察局等反动机关,割断了电话线,烧毁了敌人大批车辆和物资,并打开银行,缴获银元20余万元。战斗结束后,中共徽州特委在屯溪召开了祝捷大会,公审敌保安团团长王金华,并在屯溪河边将这个作恶多端的“剿共”头目处以死刑。同时,发动红军战士和贫农团员在大街小巷进行宣传,扩大革命影响。3天后,为了防止敌人反扑,保存革命力量,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红军游击队和贫农团满载战利品,返回歙县、祁门两县革命根据地。

在刘伯林等人的努力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徽州地区越烧越旺,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武装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从根本上动摇了徽州地区的反动统治。敌人惊慌万分,千方百计地扶植和网罗反革命势力,集结反动军队,企图对红色苏区进行反革命报复。

1933年5月24日,徽州特委召集30多人在瑶里西坑农民汪金发家召开会议。不料被坏分子程建元得知,第二天便通过敌保长孙汉仁密报歙县伪县长石国柱、敌专员刘秉粹和敌保安团副司令汪汉。与此同时,汪汉从休宁敌保安团也得到了一些情报,并了解到他们几次受到沉重打击,都是小练村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和贫农团所为。于是,他们调集重兵,疯狂地向小练村扑来。

6月1日深夜,汪汉和石国柱带领200多名全副武装的敌军,从篁墩、草市、罗田分别向小练村包抄过来。这时,刘伯林和凌春发、陈友交等20余名同志正在凌年州家开会,准备在6月11日乘新调屯溪的敌军立足未稳,再次进攻屯溪城,并具体研究战斗实施方案,决定派谭同泉前往开化与红军取得联系,以便配合行动。会议快要结束时,村外突然响起枪声。刘伯林迅速抽出驳壳枪,命令陈友交带领特委其他领导迅速向山上转移,自己在后面掩护。但因敌人已将村庄团团围住,未能突围出去。为了保护领导同志的安全,陈友交强行将刘伯林等5人安置在一个只能容纳五六个人的秘密岩洞内,自己拿起一把大刀,率领其他同志及贫农团员冲向敌群。第二天黎明,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终因敌我力量极度悬殊,除凌春发、孙华生、谭同泉突围外,陈友交、曹万才、洪正民等特委负责同志及22名贫农团员壮烈牺牲。随后,敌人冲进村庄,疯狂地杀人、放火、抢劫,烧毁村中10多户住房,逮捕了20多名贫农团员,并到处搜查刘伯林等人。

中午时分,敌人将逮捕的20多名贫农团员和全村50多名群众赶到村前的空地上,四周架起了机关枪,敌保安团副司令汪汉站在空地一侧的土堆上大声嘶叫:“刘伯林在哪里?说出来重重有赏,不说统统枪毙!”面对敌人的枪口,被捕的贫农团员和全体群众没有一人吭声。汪汉无可奈何,命令敌军准备开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伯林走出岩洞,来到空地边,厉声高呼:“放下机枪!不许杀害无辜百姓!”听到喊声,敌人惊惶万分,当发现只有刘伯林一人时,便蜂拥而上,将他逮捕。下午,敌人将刘伯林和20多名贫农团员押往屯溪。到达屯溪车站时,敌人将20多名贫农团员集体枪杀,把刘伯林关进保安团司令部的监牢里。

敌人企图从刘伯林口中得到徽州特委和红军游击队、贫农团的情况,遂以高官厚禄进行引诱,但遭到刘伯林的严词拒绝。敌人恼羞成怒,对他进行严刑逼供。一天,敌人又把他提到法庭上,敌庭长连声追问红军的数字和下落。“闭起眼睛一个看不到,睁开眼睛到处都是!”刘伯林目光炯炯,坚决地回答道。敌人始终没有得到共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贫农团的情况。

7月19日,刘伯林和难友史稼璜、罗金元、王以元、郑西学被敌人押赴刑场。临刑前,刽子手对刘伯林说:“记住!明年的今天是你的周年!”刘伯林坚定地说:“20年后的今天,我又会成为你们的敌人!”接着,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苏维埃政府早早成立!”壮烈牺牲,时年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