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广盛

来源:《延河丰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1-09-30 16:25

在陕西省子长县(原安定县)群众中,一直交口传颂着红军女英雄任志贞烈士的感人事迹。然而,人们在追溯女英雄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未曾忘记养育了她的父亲——任广盛。众口皆称:若无其父,必无其女。这是不无道理的。

任广盛,1870年出生,祖籍陕西安定玉家湾镇景家坪村,后迁居任家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陕北安定县早期党支部书记、县农民协会常委。1930年秋,被国民党的反动县政府迫害致死。

任广盛自幼家境贫寒,十几岁时念过两年冬学。由于他思想进步,刻苦好学,不耻下问,强识硬记,没几年功夫,文化水平有了很大长进,不仅能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而且练得一手好毛笔字。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助人为乐,既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又是深孚众望的有识之士,乡亲们尊敬地称他为“农秀才”。

为了本村和邻村穷人家的孩子能识字学文化,任广盛暗下决心,每年冬季农闲就一个人在大路边向阳坡上默默地打土窑。经过几个冬天的辛勤劳动,终于打成了三孔大土窑。为了办学,他将自己家里的桌凳都搬到学校。妻子不太愿意,他开导说:“怕什么,将来娃们有了出息,还没你用的?!”学校办起后,他亲自授课,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学文化。同时还给孩子们讲故事,用故事里英雄豪杰的高尚品格感染孩子。在教学的实践中,孩子们提出不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无法解释,由此意识到光看古书不行,还应当看些论事说理的新书。所以,他向郭朗亭等人借来了《新青年》《向导》《三民主义》《马列主义浅说》等新书。这些书刊中的新思想对他启发很大,使他的人生观有了根本改变。

1924年,谢子长回到安定。经共产党员郭朗亭引荐,任广盛结识了谢子长。通过和谢子长的多次交谈,他进一步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和拯救劳苦大众的根本出路。192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思想觉悟提高很快,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以教师的合法身份向学生和群众传播新思想,宣传革命道理,讲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平分土地、男女平等、翻身解放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和群众的革命热情。

1927年春,谢子长回陕北后,到任广盛家,指示任广盛要以任家砭为中心,尽快把北区的农民协会办起来。任广盛怀着激动的心情,谈了自己扩办村学的想法。谢子长当即给予热情支持。从此,任广盛以校董的公开身份,走乡串户,宣传马列主义,传播我党主张,广交农村进步青年,先后发展王士俊、强本直、景方等人入党。同时,他积极筹办农会,为唤起民众、壮大革命队伍四处活动。由于他的积极工作,任家砭十来户人家全都加入了农会。同时,我党在任家砭建立了第二个农村党支部,任广盛担任支部书记。

是年七八月间,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此失败。此时,陕北军阀井岳秀也开始残酷镇压革命。霎时间,陕北高原上空阴云密布,安定全县十四个区的农民协会全被摧垮,党的组织由公开转入秘密,到处一片白色恐怖。但任家砭党支部却没有遭到破坏,党的工作仍在秘密进行。1928年春,陕北特委在绥德成立。接着,在任家砭成立了中共安定区委,任广盛任书记。次年,为了积蓄力量,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经党组织决定,派任广盛到敌北区区公所任区长。从此,他以区长的合法身份,公开与反动官吏斗争。

1929年,陕北遭到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群众生活极度困难,多数人以野菜树皮充饥。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不顾穷人的死活,强迫农民交粮纳款。身为区长的任广盛,看到乡亲们的疾苦,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为了减轻群众负担,他指示下属将大部分税款摊派在大户富绅家,对穷人的税款则采取上顶、下拖的办法。1930年秋夏之交,反动县政府又给百姓摊派“剿共粮”“剿共款”,任广盛抗议说:“刚遭大年馑,老百姓还没有缓过气,原有的粮款税捐已使百姓们叫苦连天了,要是再增加,老百姓怎能受得了?”为此,反动县长大发雷霆,限定时间要北区将新加粮款和过去拖欠的粮款一并收齐上交,并派人到区公所对任广盛施加压力,扬言“宁要500元,不要任广盛”。在此情况下,任广盛没有屈服于反动派,他置生命危险于度外,一边公开与反动县政府斗争,一边与我党地下组织联系,发动群众掀起抗粮抗税运动。反动县长便指示爪牙,将任广盛害死了。

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倒下去了!中共安定县委当晚在任家砭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利用任广盛事件,发动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开展一场规模较大的群众斗争,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给任广盛开追悼大会,立纪念碑;二是严惩凶手;三是免去全县的“剿共粮”“剿共款”。会议决定:这场斗争由任志贞出面,党团员暗中配合。第二天一大早,立一川的群众纷纷在任家砭集中,押着凶手,浩浩荡荡来到反动政府县衙门。反动县长看到群情激愤的场面,乖乖地签字答应了全部条件。

在追悼任广盛的大会上,安定各界代表讲了话。人们悲喜交加,悲的是失去了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喜的是这场斗争既宣传鼓动了群众,揭露控诉了反动县政府的滔天罪行,又用胜利告慰了九泉之下的烈士。

常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