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德:信仰指路、一往无前的铁路工人运动先驱

来源:《中华儿女》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4-04-16 10:28

中国铁路工人运动先驱司文德:信仰指路,一往无前

■杨松辰

郑州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纪念塔,简称“二七纪念塔”,是河南省省会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为纪念发生于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

说到二七纪念塔,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出身贫苦,但胸怀大义,为追求公平正义,为维护劳苦工人尊严、自由和人权挺身而出,英勇斗争。面对反动军阀的残酷迫害,他威武不屈;面对刽子手高高举起的屠刀,他视死如归。他把鲜血和生命奉献给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将自己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在郑州这块中原热土的革命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中国铁路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司文德。

揭开历史尘封的帷幕,重温那段为生命和民族尊严而血染大地的英雄史诗,仰视那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丰碑,一代代铁路人无数次在深切缅怀和敬仰中,为这壮丽的诗篇而感动、自豪。那就像一束划破夜空的流火,在那黑暗中国的夜空熠熠辉闪。

为生活投身铁路,为真理献身工运

司文德1896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城关小杜庄,一家人以种田为生。1904年前后,京汉铁路修到了他的家乡。其父司存孝成了一名铁路工人,这个家庭从此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

汤阴,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乡,行侠仗义之风颇盛,精忠爱国之心常存。生长于这样的热土,造就了司文德刚直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少年时,他就扶弱助困,每遇恃强凌弱之徒,总是挺身而出。其父常责怪他爱为人出头,早晚会伤及自身。但他不为所动,仍凭禀赋行事,其所为深得乡邻赞赏和钦佩。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被军阀混战致乱,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为了生活,1918年,司文德由其父引荐,考入京汉铁路郑州工务段,做了一名棚工。当时想要入铁路做工,第一关就是考工。那时,工人中流传这样一首歌谣:“考工难,考工难,入路难似上青天。压断筋骨累折腰,有的一命染黄泉。”

所谓考工,就是测试应考者身体是否强壮、体力如何。当局用的是一种重达百余公斤、叫“扁担簧”的机车配件。应考者必须扛起它走上100米,其间工头会冷不防往考工者腿窝里猛踢两脚,考工者要身不弯、腿不颤才算合格。不少人在参考时被压得口吐鲜血,落下终身残疾。这残忍的一幕给司文德以极大震撼。

1922年初,入路才三年的司文德担任了郑州工务段192棚(类似于现在车间工区)副棚首。虽是副棚首,但因为干活不惜力气、性格豪爽、为人公正,司文德很快赢得广大工友信赖和拥戴。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把组织工会、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铁路是当时工人最集中的领域,郑州因交通大动脉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在此交汇,成为当时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又恰好位居京汉铁路中心点,所以,党的早期工作者很早就来到郑州,通过创办工人夜校、启发工人觉悟,号召工人组织起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司文德自走入社会,耳闻目睹身边工人起早贪黑,卖苦力,任由工头、恶霸欺凌,忍辱偷生。可工人终年劳累,到头来仍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他愤怒,他无奈。但他不懂,不理解社会为什么如此不公。工人夜校让他懂得了一切不公正的根源是黑暗的社会制度;革命先驱者的言教身传,使他懂得人人生而平等,使他懂得了什么是公平、正义、自由、尊严,也使他最终明白,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腔热血 为工人争人权不避辛劳

党在铁路的活动,从创办工人夜校开始。当时,早期马列主义传播者通过给工人授课,用浅显易懂的道理播撒革命火种。罗章龙、包惠僧、李震瀛、赵子健等都先后到京汉铁路给工人授课。1920年,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先后两次到郑州京汉铁路工人夜校,通过与工友交谈,了解工人生活状况。

1921年秋,京汉铁路郑州工人俱乐部成立。在工人夜校时就是积极分子的司文德,积极参与工人俱乐部活动,为组织工会做准备。当年11月,陇海铁路法国总管若里肆意欺压工人,苛减工料,使工人工作难以为继,又随意扣减工人薪资,忍无可忍的陇海铁路工人愤而罢工。京汉铁路俱乐部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工人大力声援陇海铁路工人的行动。罢工最终以工人的胜利而结束。斗争的胜利,使大家看到团结的力量。司文德也从中看到更大希望,他积极鼓励身边工友参加俱乐部,壮大俱乐部的声势,仅郑州工务段先后就有二百多名工友加入了俱乐部。俱乐部作为工人自己的组织也日益受到工人拥戴,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工友的重要阵地。

1922年4月,京汉铁路郑州俱乐部改为京汉铁路郑州工会。根据工会章程,凡百名以上会员单位设立会员总代表。司文德因热心公益,积极投身工会活动,被推举为工务总代表。工人兄弟的信任和拥戴,促使司文德以更大热情,加倍努力投身到为工人谋福利的斗争中。到1922年底,京汉铁路全线已先后成立16个分工会,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的呼声日渐强烈。1923年初,各个分会代表经协商,决定于2月1日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当时把持京汉铁路大权的,是北洋军阀吴佩孚。吴佩孚一向以开明自居,声称“保护劳工”,支持工人运动,但骨子里却是一个仇视民主、视人民如草芥的凶徒。总工会在筹备期间,按照要求向当局报备,并得到了当局的允准。

司文德全身心投入成立大会的筹备工作中,协助组织培训工人纠察队,安排迎接各地代表和来宾食宿,为成立大会的顺利召开做好了准备。但是,反动当局在2月1日却突然宣布郑州戒严,在街头部署大量军警,禁止工人开会。当工会代表队伍浩浩荡荡向预定的会场普乐园(今郑州二七纪念堂)进发时,反动军警设置路障,公然拦截工人代表,妄图阻止大会召开。负责维持大会秩序和代表安全的司文德见此情形,在与反动军警交涉无果的情况下,率领工人纠察队队员奋力冲破敌人的封锁,冲入会场,使成立大会按时召开。大会在完成各项预定程序后,庄严宣布: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

反动军警不甘心失败,对总工会和工人代表展开疯狂报复。他们砸坏了社会各界赠送给大会的匾额,占领总工会会所,驱逐工会工作人员,查抄总工会的文件和资料,就连代表们的住处也被围困和监视。甚至严令街市旅馆不准接待工人代表,饭馆禁止向工人代表售卖食物。面对险恶的形势,总工会做出决定,将总工会办公地点迁至武汉;抗议当局对总工会成立大会的无理阻挠和破坏,要求严惩破坏工会成立、损坏工会财物的凶手,否则将于2月4日举行全路工人总罢工。

工人的要求没有得到反动当局任何回复,反动当局对工会和工人代表的迫害却变本加厉。2月4日,总工会下达罢工命令,至12时整,京汉铁路全线罢工,1200公里京汉铁路全线陷于瘫痪。

罢工持续了三天。三天里,全路工人整齐如一,紧紧团结在总工会的旗帜之下,面对反动军警的刺刀和威吓,绝不退缩。在百年后的今天,工人们当时与军阀抗争的精神,仍令人感到震撼和发自内心敬佩。他们很穷,衣不蔽体,甚至家无隔夜粮,但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手无寸铁,与手握钢枪的压迫者相搏毫无胜算,但他们义无反顾。

那三天,司文德很忙。他忙着为工友排忧解难,组织工友互助以共渡难关,因为反动的统治者切断了他们的生活供应;他忙着散发《郑州分工会告诫工友传单》,坚定工友罢工斗争的决心;他忙着查探形势,因为反动当局一直在用各种卑劣的手段,企图分化瓦解工人,破坏罢工。敌人甚至伪装成工人,生火开车,以证明罢工已失败,但一切都是徒劳,都被如铁一般团结在一起的工人们识破和化解。面对这样一支队伍,反动的统治者又能奈何?

图穷匕首现。对统治者而言,铁路是他们剥削工人、榨取财富的“大动脉”,僵卧的铁路是他们无法容忍的。当伪装的“文明”无法助其实现贪婪的目的时,“面纱”就被撕去。

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武汉的爪牙萧耀南,指挥其手下的军队包围了铁路工人聚居的江岸棚户区。全副武装的军警冲进工人家中,砸抢抓杀。与此同时,京汉铁路沿线反动军警几乎是同步动手,以武力镇压罢工工人。仅仅一天,近四十名铁路工人被杀,伤者数百人,二三十位工人领袖被抓。

血案发生在江岸、郑州、长辛店,发生在千里京汉铁路线。凶徒行凶的手段也如出一辙,他们把抓到的工人领袖绑在平日里工人为其做牛做马的车站。凛冽的寒风里,英雄们被绑在冰冷的电线杆上。刽子手的问话也几乎一样:“到底复不复工?”他们得到的回答也几乎一样:“没有总工会的命令,绝不复工!”屠刀落下,烈士的鲜血溅洒在白雪覆盖的大地上,举世震惊的“二七惨案”发生。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也因此被称为“二七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用大无畏革命精神,孕育出中国工人斗争史上宝贵的财富——二七精神。

郑州二七广场

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写下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悲壮的一页。反动军阀的暴行,不仅激怒国人,更让世界为其残虐的暴政感到愤怒,中外媒体纷纷予以谴责声讨。三万多名京汉铁路工人没有放弃抗争,在掩埋逝去的先烈后,他们继续以各种形式抗争,为死难战友报仇。

司文德在那场战斗中没有当场牺牲,他被捕了,被押往保定府直鲁豫巡阅使署军政执法处,每日背负七尺铁链,脚戴八斤镣铐。残暴的军警对他施尽酷刑,但司文德意志如铁、宁死不屈,敌人没能从他那里得到半点工会的秘密。

司文德的母亲因受惊吓,不久去世。在狱中半年后,当年8月,在工友帮助下,父亲司存孝步行数百里,到保定把司文德“赎”出。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公开表示支持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也利用刚形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营救革命人士。被关押在保定的“二七斗争”工人得以释放。在党组织的不断努力下,因参与“二七斗争”而失业的铁路工人陆续复业,司文德也得以重回郑州工务段工作。1925年7月,铁路工会恢复,司文德再次被推选为工务总代表,并负责领导工人纠察队的工作。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黄埔军校的建立培养出一大批能征善战、敢于为国拼命的将士。随着“北伐”日益临近,各地工人运动再次蓬勃展开。1925年8月,郑州豫丰纱厂工人为反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争取改善生活待遇,举行了罢工斗争。资本家雇佣地痞流氓袭击罢工工人,造成九人受重伤、两人当场牺牲的惨剧。司文德率领铁路工人纠察队前往支援。在上级组织和全国铁路总工会大力支持下,司文德作为铁路分工会代表,参与同资本家的谈判。经过反复斗争,他们终于迫使资本家答应复工条件,同意赔偿工人损失,惩办凶手,向被害工人发放抚恤金,对两位死难工友举行公祭、庄重安葬,并妥善安抚遗属。

北伐战争开始后,与吴佩孚有着深仇大恨的京汉铁路工人,以各种方式支持北伐军行动。他们割断敌人的电线,使敌人的指挥失灵;交通运输线的不畅,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无法送达前线,给吴佩孚军队以沉痛打击,使之腹背受敌,有力配合了北伐军。司文德还经常带人在夜间卸掉铁路线上连接钢轨的夹板,致使吴佩孚的军列多次脱轨,军运陷于瘫痪。

京汉铁路工人破坏军阀交通线

工友的行动,再次招致了吴佩孚疯狂报复。1926年9月17日,打了败仗的吴佩孚逃至郑州。当晚,恼羞成怒的他接连发出6道“严查赤化”的布告,开始疯狂抓捕。

1926年10月6日凌晨,由于叛徒出卖,司文德再次被捕。面对突然出现的反动军警,司文德泰然自若。反动军警知道他是重要人物,意欲捆绑。司文德镇静地说:“不劳你们动手。我不会跑。”然后,他在军警团团包围下,坦然而行。

1926年10月15日,司文德被捕十天后,敌人在无法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又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以“破坏黄河铁桥嫌疑”罪名,将司文德和另一工友汪胜友押至郑州城西稍门外的长春桥处(今郑州二七纪念塔所在地)杀害。

残暴的敌人将司文德的头颅砍下,悬挂在附近电线杆上示众。数日后,工友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凑钱买通地保,将烈士遗体领回,埋葬在郑州城西北郊外的义地。

1927年6月1日,北伐军占领郑州。京汉铁路郑州分工会得以恢复活动。不久,由工会组织出面,为烈士举行隆重的迁葬仪式和追悼活动。司文德的遗体被运回故土河南省汤阴县安葬。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这座英雄的城市浸染过无数先烈的鲜血,更培育过为民族自由而英勇献身的英雄。胜利的礼炮鸣响之时,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在司文德、汪胜友二烈士英勇就义的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二七广场,并在广场花园内修建了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对二七广场进行改造,将纪念塔改建为高63米的联体式双塔,以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革命斗争精神。

在司文德精神影响下,司文德的孙子司斌克也成为郑州铁路局郑州车辆段的一名工人,曾获“全国铁路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在爷爷战斗牺牲的热土上,一代代铁路人为中国铁路发展作出贡献。先辈的精神激励我们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