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佛宗:为革命耗尽最后一滴心血

来源:中共旬邑县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3-11-14 09:11

“人生一世,生命短暂,就要做一些为国为民有意义的事。只要能为阶级和民族解放做一些事情,即便流尽最后一滴血,我也死得其所。”

这是陕西旬邑党组织的奠基人王佛宗常说的一句话。在他临死之前,仍拖着瘦弱的病体为旬邑党组织的建立和营救被捕进步学生而奔走,终因心力交瘁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王佛宗,1899年8月生于陕西富平县窦村镇莲湖村,是陕西早期党员、中国共产党旬邑组织奠基人。王佛宗从小经历晚清的社会动荡,眼见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家国沧桑,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给苦难的人民找一条出路”。

1919年,王佛宗考入西安省立师范学校。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和爱国运动兴起,他在学校开始广泛接触马克思、列宁著作及《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深受启发,认定只有“马先生”(Marx)、“赛先生”(Science)、“德先生”(Democracy)才可以救中国。1924年,王佛宗在毕业前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年的学习和革命实践经历让王佛宗坚信,唯有教育可开启民智、唤醒民众觉醒。1925年春,他回到家乡富平,在县立第一高小任教,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共青团员和青年社员,因受反动势力排挤被撤职回家。

1926年春,王佛宗受好友蒲玉阶邀请,只身来到旬邑,在宝塔高小任教。宝塔高小浓厚的自由民主氛围让他感受到,旬邑一定会在共产主义革命的大潮中有所作为。当时,旬邑虽有大批青年外出求学,但并没有自己的党组织。为建立旬邑党组织,王佛宗扎根旬邑,以校为家,一面教授学生知识,一面向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培养和发展党员,为旬邑党组织建立奔走。他先后介绍进步教师王子健和进步学生马富珍、赵廷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于1926年4月领导成立了旬邑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旬邑宝塔高级小学小组,并被推选为组长,从此开创了旬邑党的发展新局面。

1926年4月,一年一度的古骡马大会隆重召开,旬邑县城街市人潮涌动、熙熙攘攘,几乎全县各户男女老幼都有人赶会,会上县外人士为数不少。当时驻在旬邑县城的意大利籍基督教神甫潘渡义(中国化名),借机伙同教主黄拐子、教徒赵燕燕等人,在县城搭棚设摊,向群众鼓吹基督教义,大肆宣扬唯心主义。王佛宗带领宝塔高小学生,与基督教传教士展开针锋相对的辩论。王佛宗等人从唯物论出发,驳斥了基督教所谓的“上帝创世论”“上帝造人说”,基督教师徒理屈词穷、瞠目结舌而无可置喙。王佛宗等人的讲演,得到在场群众的不断喝彩。大家群情激愤,纷纷大喊:“洋鬼子,不要在我们旬邑妖言惑众,蛊惑人心,你们骑在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不长了。”基督教徒们被迫仓皇拆棚收摊,灰头土脸地溜走了。

1926年秋,王佛宗的学生周廷贞准备发动底庙群众“交农”,以反对黄彦英团摊派粮款。为了支持学生的这次群众运动,王佛宗向此前与他要好的富平同乡黄彦英团驻军杨连长通气,希望他在群众“交农”时不要干涉。不料杨连长向国民党旬邑县政府告密,使周廷贞等学生被捕入狱。为营救周廷贞等被捕学生,王佛宗专程找到杨连长斡旋,遭其拒绝。受此刺激,本就身体孱弱、常年清瘦的王佛宗竟然一病不起,因懊恼营救受羁押革命群众和进步学生失败一事心情郁结,病情日益加重,1926年9月在旬邑县城文庙病逝,年仅27岁。

王佛宗用短暂的人生为追求革命真理,播撒革命火种,为革命冲开枷锁,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而上下求索,直至耗尽最后一滴心血,将革命实践、青春和生命无私献给这块革命热土。他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旬邑人民纪念。